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选择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17 11:38:02 更新时间:2011-03-17 11:38:02
摘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要结合实际、针对问题,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系统构建的角度,立足于可操作性,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思路和新方法,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现状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适应新形势、进行新探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但是,由于中国社会正处在深刻的变革和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与建设文明和谐校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完成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1、建章立制,初步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各高职院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5年1号)文件精神,相继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主管干部,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备了各种软硬件设备,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和办法,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2、完善师资,初步培养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
各高职院校按照一定比例配备了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还从社会有关单位聘请了部分专家担任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队伍,并有计划地安排心理咨询教师参加全国、全省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或学术研讨会;加强了对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培训,尤其是对新任班主任和辅导员进行岗前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提高了应急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
3、大胆实践,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各高职院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常年监测制度,对新生普遍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建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和诊疗活动,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辅导讲座、面对面咨询、书信咨询、电话咨询、手机短信咨询和校园网上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咨询服务,有效地梳理、疏通了学生的思想情绪。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一考定终生”的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挥之不去,重文化成绩轻思想教育的观念“涛声依旧”,加上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的无限降低,导致部分学生人文素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艰苦奋斗精神、开拓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弱,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行为方式上存在一定偏差,20%以上的学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发展、就业、婚恋、学习、贫困以及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调查显示,现代大学生呈现“三多”、“三大”的特点。“三多”即独身子女多、困难学生多、有心理问题学生多,“三大”即学习压力大、经济压力大、就业压力大。特殊群体、问题学生数量的居高不下,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
2、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浮出水面
据报道,在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在南京召开的有大陆、香港、台湾三地学者参加的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有报告披露,在我国,80年代中期,23.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已达到30%,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后也显示,超过25%的被访者曾有过自杀念头!有22.5%的被访者承认自己有过心理疾病!2005年前5个月,媒体公开报道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是54起,2007年5月中旬,北大、清华等高校,三天内就有四位大学生(其中一名博士生)自杀身亡。据某高职院校提供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数据,2003年,心理障碍在中等以上程度的新生占该校新生总数的28.08%,其中问题比较严重的占该校新生总数的11.63%;2006年,这两个数据分别变成了25.03%和10.5%。这组数据充分说明,新生的心理问题在中学阶段就已形成,他们是带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走进大学校园的,其主要表现为“交往问题、适应不良、认知偏差、情感挫折、学习问题、就业问题”等。
3、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一方面表现为缺乏科学规范。当前一些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途径很多,形式也很多,但大都尚未形成一个有效运行的系统,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运行系统及其支持系统的运作都有待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表现为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的匮乏。尽管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狠抓了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化师资等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工作,但目前已有的心理辅导教师来源单一,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仍需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培训。据相关统计表明,高职院校现有在岗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中,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比例并不高。
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路径
1、健全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体系
一是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加强咨询工作室软硬件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宣传普及活动。二是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机构。建立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系(部)心理健康辅导站、班级心理健康宣传员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预警机制,对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有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有效的预警和干预,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三是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进网络工作。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善于运用这一新阵地、新平台,建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立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制度,让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受学生关注、为学生喜爱的重要媒体,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2、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要按照每周1-2学时的标准开设好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选修课,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倡导积极的大学生主体自我教育;在课外教育指导中,辅导员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不断得到增强,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3、配齐配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项编制,建议按照生师比1000:2的标准配备心理健康教师专项编制,尽快建立健全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
4、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以及评估指标的研究与建构,努力建立起一套符合我国学校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落实。省一级教育行政机构应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统一协调专业机构、社团组织开展师资培训,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
5、培育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蕴涵着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校风、教风、行为准则等,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创建一个和谐、优美、宽松、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要以校园精神的提炼和弘扬为核心,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大力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积极构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以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为支撑,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波、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心的生态教育环境。
6、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是新形势下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高职院校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对贫困学生、毕业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等群体给予更多关注,探索构建小学、中学、大学相互联动,学校、政府、社会、家庭相互结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面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蔡雨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
[2]陈汉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7,(16).
[3]马向真.关于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3,(2).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