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
所属栏目:电子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18 10:01:23 更新时间:2011-03-18 10:01:23
[摘要]电子文献传递是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共享的新型模式。本文从自身工作环境及其联系单位的情况出发对电子文献传递产生的因素分析到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图书馆电子文献服务提出了浅薄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电子文献传递,产生因素,存在问题,建议对策
在图书馆中存在各种文献的传递方式。早期的文献传递服务主要是图书馆的馆际合作。在整个文献的发展过程中,文献传递一般有4种方式:①传真:速度快,但费用高,一般不采用。②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协议(FTP)等网络传递方式因价格低廉,速度快捷而成文文献传递的主导方式。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文献传递方式,比如借助于腾讯QQ、MSN和实时咨询可以及时和对方馆的工作人员联系,这是一种交流方式更直接、传递速度更快捷的传递方式,对身处校园网中的广大馆员来说值得推广。④远程文献传递平台,通过表单回复或实时传递等方式进行电子文献传递服务,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加强馆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和学科结构优势互补,同时也比较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我馆自建馆以来,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检索从传统的手工卡片检索到计算机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不断进取、发展完善,在多年的办馆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办馆特点:具有丰富的馆藏典籍,以地方文献为特色;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积极的文献开发,以建立地区文献信息中心为方向等特色。而图书馆一向的办馆目标,服务目的都是不断的满足读者的对书籍阅读的需求。但随着读者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发现我馆在电子文献传递方面存在了一定的瓶颈。以下我将就我的工作联合参考咨询与文献传递网的服务针对电子文献传递方面反映一定的问题,提出个人的解决建议。
1、什么是电子文献传递服务。
电子文献传递服务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电子出版物、网络信息和网络数据库的迅速增长而发展起来的文献服务术语,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及信息机构为满足用户对文献资料的实时需求、提高工作效率而采用的服务手段,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传统馆际互借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随着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将逐步成为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电子文献传递服务产生的动因
电子文献应运而生有它一定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技术条件和图书馆本身需求所致的。在经济发达、教育普及、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知识的快速积累交互影响下造成“信息爆炸”,人们跟需要看到新观念的提出、新技术的产生、新市场的占领以及新文化的拓展的全面、准确、快速地信息知识。同时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不仅仅局限于了解某一领域或某一局部的信息,,了解全球知识信息更多的看清世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与共求。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因而,学习知识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一次性努力所能解决的,一劳永逸的在校学习也已成为历史。无论什么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在不断学习与不断工作的良性循环中,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地更新知识变得越来越广泛而强烈。因此,图书馆若不能与现代信息社会同步发展,大力提高文献保障力,其地位和作用必将被其他行业所代替。这就要求图书馆不能局限于传统,墨守成规,它必须敢于承担风险,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科技的力量不断的开发各种不同的文献信息传递方式,以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3、电子文献传递的国内现状及我馆现状。
我国图书馆的电子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发展十分的迅速,已建立了全国性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国家科技信息保障体系和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启动,标志着在资源建设方面进行集团采购、资源共享、电子文献传递等工作迅速开展,并由此涌现出一批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核心单位。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文献传递服务开展得较好,除此之外,还有如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期刊网、重庆维普等商业性的电子文献传递机构。电子文献传递由于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文献提供,满足了用户对文献资料袋实时需求,成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传统馆际互借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吉林大学图书馆所实行的馆际互借也充分的利用了电子文献传递的服务开拓了图书馆服务的新天地。因此,国内许多图书馆加大了对电子文献传递服务人才的高档设备的配置,有自馆开发的电子文献传递系统,也有的引进适合通过扫描方式进行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美国Ariel软件,促进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迅速发展。
在我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是我国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拥有着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中文数字化资源库群:电子图书90万种,期刊论文1500多万篇,博硕士论文23万篇,会议论文17万篇,外文期刊论文500多万篇,博硕士论文23万篇,会议论文17万篇,外文期刊论文500万篇,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万件,专利说明书86万件,以及全国公共图书馆建立的规模庞大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和特色资源库,提供网上咨询、短信咨询、电话咨询和OICQ实时在线咨询等四种方式的文献咨询服务。
4、影响电子文献传递开展的因素
我馆的文献提供采用原版提供,外文的书籍并没有中文的翻译,或只提供外文的网址,在很多程度上给英文水平较低的读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这样是我馆发挥周到服务的一块新土地。
文献互借不常用。由于知识版权的问题,我馆的文献互借功能并不常用,而文献互借却已成为了未来图书馆扩宽咨询,周到服务的一种发展趋势。让读者满意才是我馆工作不断追求的目标。
我馆所使用的数据库更新慢。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领域及人们的思想也不断的更新换代。在21世纪,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各种观念的碰撞,让期刊及其讨论性著作的出版越来月频繁。而广大读者对图书馆检索库的更新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馆内数据库的跟新。数据库的更新也渐渐的成为一个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文献传递工作问题的解决建议
5.1呼吁制定新的图书馆评估体系内容革新,以评估来导向图书馆开展文献传递工作。
我国现行的图书馆评估体系大体上还是偏向于重藏轻用,导致整个图书馆的经营效率低下,读者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为此我认为应该通过图书馆专业协会的专家或管理者,呼吁制定新的图书馆评估体系,来导向图书馆的文献传递工作,将文献传递的费用联系起来,真正地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为读者尽快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资料而服务。
5.2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服务设施
提高对文献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冲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传统观念上的束缚。图书馆只有认识到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在整个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做好文献传递服务工作才能更好的体现图书馆的服务读者的目标和价值。
同时,配备先进的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各种设备和软件,如高档电脑、扫描仪、扫描专用电脑、传真机和各种电子文献传递软件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资源,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设备无论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还是在图书馆实际工作中,都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古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说,试想离开了设备,何谈图书馆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因此图书馆的设备配置也是不容小觑的。
5.3提高馆内工作人员的素质
网络环境下,电子文献的传递与咨询在网络过程中传递,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工作的效率及服务的质量。而文献传递服务工作涉及的环节众多,要求馆员既要熟悉馆藏,了解各类信息源的特点,能够熟练地检索数据库;相当熟练地运用信息检索技术,并且发挥信息分析功能;又要能使用传真机、扫描仪及Ariel等文献传递软硬件工具;同时具备一定的外文能力,对外文书籍的查找能够准确而及时,因此馆内工作人员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对于快速、有效地传递文献资源信息显得十分重要。
6.结论
图书馆要利用数字化和远程通信技术为文献传递服务发展创造的机会,一方面应加快我国印刷型文献数字化转换计划的实施,建设各种各样的特色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收集和利用国外的电子出版物和联机服务系统,为文献传递服务准备充分的数字化资源,并利用电子型资料的优点,实现快速低价的打印输出,依靠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率的电子文献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 刘泳洁、刘喜球.图书馆电子文献传递服务的发展及对策[J]电子技术及信息科技——《图书馆》2005(4)23-27
【2】 张静、杜传丽.图书馆文献传递障碍及对策[J]<<济南大学>>2006(3)32-35
【3】 胡俊荣电子文献传递服务产生动因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