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再发Nature,博士生一作引领科研新突破
所属栏目:学术前沿
发布时间:2024-09-28 11:36:40 更新时间:2024-09-28 11:36:40
9月25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张龙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AARS1 and AARS2 Sense L-Lactate to Regulate cGAS as Globally Lysine Lactyltransferases "的研究论文。
浙江大学博士生李赫羽为论文第一作者,张龙为论文通讯作者。
研究发现,丙氨酰-tRNA合酶1(AARS1)与丙氨酰-tRNA合酶2 (AAR S2) ,以及它们在大肠杆菌中的同源蛋白AlaRS能够感知L-乳酸积累,发挥介导蛋白组乳酸化的关键作用。
通过结合L-乳酸,AlaRS和AARS1/2均能够将一分子乳酸和一分子ATP直接催化产生一个位点的乳酸化修饰。 这是自酰化修饰发现半个多世纪以来首次报道不依赖辅酶A的催化反应过程 ,该反应实际上是将1分子葡萄糖的代谢产物(乳酸+ATP)完全利用,通过共价加成到蛋白上直接改变重要蛋白的功能。
一篇论文发表nature的含金量?一篇论文发表在《Nature》期刊上具有极高的含金量。首先,《Nature》是全球最知名的科学期刊之一。《Nature》作为顶级科学期刊,其发表的论文含金量远高于一般的SCI论文,是科研人员追求的最高学术成就之一。
《Nature》的审稿机制严格,要求论文必须具备原创性、重要性、及时性和跨学科兴趣等特质,这使得其发表的论文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因此,一篇《Nature》论文不仅代表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还能显著提升作者的学术地位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