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建筑竣工测量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3-30 09:42:48 更新时间:2011-03-30 09:05:48
浅谈城市建筑竣工测量
高 冶
摘 要: 笔者阐述在厦门域市建筑竣工测量中为保证产品成果质量,根据厦门市有关竣工测量的技术要求及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从控制测量、地形现状数字化测图、建筑物面积测量、建筑高度测算等环节,对采用的技术措施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竣工测量 数字化测图 建筑面积测算 城市建筑
建筑设计论文,论文发表,论文网,职称论文,建筑设计
1.引言
城市建筑竣工测量指的是建筑工程竣工后,为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对已经完成的各项工程进行的一次全面量测。是城市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今后的城市改建、扩建、维修等提供基础资料依据和城市的规划、数字城市的建设、城市管理提供数据的更新、完善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有利于直观地对比建筑物在规划、建前、建成三个阶段的情况和提高基础测绘信息的现势性、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水平及工作效率。
测绘内容主要是地形现状图测量及计算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高度、面积等。地形现状图测量是对现有建筑物及周围已经变化了的地形、地物,采用数字全站仪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对外业采集的数据,采用CASS、清华山维等内外业一体化软件进行编辑,生成满足要求的图件数据。建筑面积测量主要采用手持测距仪结合全站仪进行量测,经内业编辑、面积计算形成建筑物分层平面图以及相关数据汇总表格。
笔者根据近年来福建省地质测绘院按照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有关要求,承担该市的城市建筑竣工测量工作中如何在保证建筑竣工测量的图件、数据资料更好地满足于厦门市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需要,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关建筑竣工测量措施。
2.主要依据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
2.1技术标准
为了保证建筑竣工测量质量,主要采用《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以及项目《合同书》等技术标准为依据。在测量过程中认真遵照技术标准和本院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作业和成果质量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2.2技术指标
竣工测量坐标系统根据厦门市统一要求,平面坐标系统采用92厦门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业中凡发现与此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均进行换算到规定的系统。测图比例尺一般按用户要求采用1∶500比例尺,图幅分幅及编号按厦门市已有规定执行,采用任意分幅图件,必须准确注明幅图四角坐标。地物点相对邻近控制点位置中误差应≤±5.0cm;地物点相对位置误差应≤±7.5cm;高程注记点精度相对于临近图根点高程中误差应≤±0.15m。
3.控制测量
厦门市已有控制网比较完善,除一些比较大的开发区以及旧城或市政工程改造地带点位受到一些破坏外,其他点位保护一般比较完好。针对这些情况,作业时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施测范围比较大的区域,主要采用传统GPS定位方式以较近的高等级点为依据,以同级越级发展形式直接布设首级GPS控制点,以此作为布设测图控制的依据;一些小范围区域则采用附近的高级控制点为起算点直接布设测图控制。控制测量根据实际情况有的采用GPS-RTK方式布设,或以全站仪测距导线方式布设,以保证控制测图范围为原则,控制精度要求:平面≤±3cm、高程≤±5cm。
3.1 GPS-RTK定位测量
以采用Trimble双频GPS接收机观测为例,其标称精度为,水平:±(10mm+1ppm×基线长度);垂直:±(20mm+1ppm×基线长度)。原则上在施测范围选择分布比较均匀的3个具有水准高程等级点为基准点,以方便坐标系的转换。流动站距基准站最大距离≤8km,最近距离50m,平均距离1.5km。结果精度为:平面≤±3cm、高程≤±5cm。严格按照有关操作规程开展作业,各类参数根据软件功能和技术要求进行设置。
3.2一级导线测量
主要在等级点基础上布设一级导线网或测图导线,导线网水平角采用Leica TC702全站仪观测,水平角观测测回数执行相应规定。高程网以测区附近的等级水准点为基准,布设成路线水准结点网,按四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的要求与水平角同时施测,垂直角中丝法往返观测三测回,边长往返观测一测回。精度要求按《规范》相应规定。
4.现状数字化测图
1:500现状数字化测图,目前普遍采用内外业一体化系统数字化成图。数据采集方法主要应用全站仪极坐标法,采集全部建筑物、构筑物细部的三维坐标后,经进一步转换到成图系统编辑成图。根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实地细部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为±5cm、建筑高度中误差±3cm。现状地形图细部测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是依据所布设的控制点为基础,采用全站仪+特制对中棱镜(若未配置特制对中棱镜,则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削弱建筑物角点的对点误差,确保定位精度)。
(2)数据采集过程中,为减少误差传递每天上午和下午的第一测站作业前必须检验仪器2c和i角一次,并重新设置于仪器中。同时始终注意对测站起算数据(核对测站坐标、高程、定向点坐标)的检查,并检核两点实测距离与计算距离是否一致。
(3)立尺过程,注意保持中心位置与图式符号的定位点或定位线严格一致。为了减少棱镜常数对细部点的误差影响,根据棱镜规格不同在全站仪加常数设置中考虑加入棱镜改正常数。当棱镜无法摆到点位(凹角)的情况下,则必须测到棱镜后侧至点位距离,同时保持水平方向要严格照准点位(凹角顶角线),距离改正数要记载在观测手簿中,并在草图上加上标记,以便图形编辑时予以纠正。
(4)数字测图的特点之一就是内业工作量大,且是决定图件质量的关键环节,应高度重视。工作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内、外业工作时间,坚持做到外业站站清,内业天天清,幅幅清,同时作好微机的目录变动记录本和外业草图记录的保存,以供检查核对。
5.建筑物高度测量
建筑高度测量主要是根据城市管理及建设数字城市的需要,要求测量建(构)筑物檐口或女儿墙顶到室外地坪的相对高度,对于平面屋顶的建(构)筑物,则要求测量屋顶楼面到室外地坪的相对高度;有女儿墙的,还应测量女儿墙顶到室外地坪的相对高度和女儿墙顶到屋顶楼面的相对高度,并按要求进行注记。该项测量我们一般以免棱镜全站仪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测定,现有仪器精度可以保证小于±3cm。为了增加测量的可靠性测,同一楼层的高度均由两个不同测站进行测定比较,当两较差符合后取中数采用。最后结果通过与设计高度进行对比后在工作报告中给于体现。
对于坡屋面或其它曲面屋顶的建(构)筑物,主要测量建(构)筑物外墙与屋面板交点至室外地坪的高度,突出屋面的水箱间、电梯间、亭台楼阁一般不测高度,对于阶梯式建筑则要求测定各楼层的高度,并按要求在立面图中分段标注。这部分测量通常采用手持测距仪或钢尺进行量测,每一高度一般量测两次,当两次测量值的较差于±10cm时,则取平均数使用。
6.建筑面积测算
建筑面积测算,目的是为了反映建设项目的布局与规划设计是否相符合,了解建设工程是否存在违规的问题,是城市管理时的重要依据。建筑的分布和面积的计算精度,涉及到规划监督、城市容积率的计算、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并且与周边百姓的切身利益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可以说该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依据相应法律、法规精心测绘,不可懈怠。有关测绘方面以上已经讨论,下面就面积测算谈几点做法。
(1)面积测算的内容主要依照《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规定执行,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走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米以上(含2.20米)的永久性建筑。
(2)房屋建筑面积测量按照房产测绘“双线图”的形式,详细测绘体现房屋分层平面布局、单元户型结构、楼梯、公共过道、公建(配套)设施用房、设备用房、管理用房、核心筒、停车泊位等内容,并形成分层平面图。
(3)竣工测量时,对于建筑物的外部装根据规范要求不计算面积,我们在1:500比例尺测图时,对于建筑物细部轮廓上图指标用户已有明确要求,因此面积测算中自然不包括这部分内容的面积,其他需要扣除和计入建筑物面积则按规范进行测算。
7.结语
由上述可知,城市建筑竣工测量,是城市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城市的改建、扩建、维修、城市的规划和日常管理、城市基础信息及数字城市建设数据的更新、完善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因此,对于建筑竣工测量从外业数据采集、图件编辑、面积测算等各环节的数据质量都应该进行严格把关。作为测绘生产单位,根据时展要求,努力建设服务型、创新型的测绘队伍,深入了解用户需要,使产品贴近用户,为社会公共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这对于测绘行业社会地位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资料:
1.《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
2.《房产测量规范与房地产测绘技术—房产测量规范有关技术说明》
3.《厦门市房产面积测算细则》(厦国土房[2003]277号文)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