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房屋建筑漏水通病及防治措施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4-12 09:00:47 更新时间:2011-04-12 09:11:46
论述房屋建筑漏水通病及防治措施
张克楠
【摘要】房屋建筑时有发生渗漏水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各种渗漏出现的原因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关键词】外墙 烟道 地下室 渗水 建筑设计,论文网,发表论文
房屋建筑渗漏水防治,贯穿于设计、施工、监督管理、检查验收和回访保修的全过程中,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和克服此类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1地下室变形缝
现象:地下室的变形缝漏渗水。
原因分析:变形缝中的中置式橡胶止水带,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极易偏位,甚至脱落,接长时对接焊口密封不严,造成渗水。地下室顶板的变形缝的做法设计深度不够,加之地下室的顶板多为层顶花园,长期有水存在,造成渗水。
防治措施:地下室底板、侧墙的变形缝,宜在设置中埋式止水带的同时,另增加一道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以多道设防的措施减少渗漏。地下室顶板及楼面变形缝材料,应采用标准图集的定型产品,以提高变形缝处防止漏水的保证率。
2 地下室底板:
现象:地下室地板局部有渗水、返碱。
原因分析:因设计不当,或施工时修改设计,地下室底板迎水面设有做柔性防水层,只体系刚性内防水。地下室底板尽管设计为抗渗混凝土自防水,但底板混凝土结构不可避免地存在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沉降变形,以及应力集中导致的裂缝,未作柔性外防水设防时,易引起渗漏水。
防治措施:地下室底板、外墙都应按国家标准和防水等级设计,为保证地下室基础结构的耐久性,必须设置全包式的柔性外防水体系,施工过程中不得修改设计,地下室底板、侧墙和顶板应分三个阶段进行专项防水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
3外墙空调机板
现象:外墙空调机板与外墙交接处渗水,空调机外的百页窗下坎拦水,造成排水不畅,内部集水导致渗漏。
原因分析:空调机板在大风雨的环境下,相当于一个小屋面,设计时未作屋面构造和防水设计,只按墙面标准设防,但工况条件是水平面的,不能采用等同外墙垂直面的防水设防要求,由于无节点构造要求,造成空调板边与砌体交界处渗水。
防治措施:空调机板上应按屋面的防水要求设防,要有节点的防水构造要求,特别当空调机板与砌体交界处,应有上翻的挡水坎,明确泛水高度和泛水坡度。
4外墙凸窗双飘板
现象:外墙的凸窗,当上、下窗台的底、顶飘板之间,设计要求用砌体填充,保持建筑外立面竖向线条通顺,上、下双层飘板之间的内侧板易出现渗水现象。
原因分析:飘板内无防水设防,无防水措施,上、上飘板之间距离一般只500--600mm,填充的砌体无法斜砌顶紧,不同材料交界处应力集中,极易开裂、渗水。水进入双飘板的空腔内,无法排水,造成渗水。
防治措施:双飘板内侧应有防水措施,并有排水坡度,必要时宜有向外的泄水孔,飘板之间的砌体,与上、下飘板之间,应另增加附加防水层,设计时要给出设防节点详图和技术要求。
5外墙面
现象:外墙面局部渗水,饰面层表面龟裂,局部开裂,抹灰层局部空鼓,偶见条砖脱落。
原因分析:施工现场抹灰层普遍超厚、装饰面层分隔长度偏大、或分隔缝深度不足,大面积抹灰前未设钢丝网。
防治措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等规定“抹灰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应有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应有加强措施”。广东省标准《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DBJ15‐19‐2006,更严格要求“外墙不同材料交接处,应在找平层中附加金属网,网的每侧宽度为100—150mm”,“超过 9 层的住宅,24m 以上的公共建筑或防水有特殊要求的部分外墙,找平层抹灰前应满挂金属网”。深圳市工程建筑技术规范《非承重砌体及饰面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SJG14‐2004,不仅规定了各种部位应挂加强网的要求,同时强调“高度24m以上的外墙,找平抹灰时基体上应满挂加强网”,设计必须严格落实上述规范要求,施工时必须严格监管不得变更或减少加强网。
6外墙门窗
现象:外墙窗洞口、窗周边渗漏,窗台下口渗水。
原因分析:设计上为追求采光通风,窗户面积设计越来越大,周边的轻质墙体与窗框之间的温度变形,造成局部开裂;施工中塞缝不密实;二次装修时,在外窗台上贴石材或安装木窗台板,若设计时外窗台未预留出一定高度,造成窗台口外高内低,引起向内渗水。
防治措施:窗下口应设计混凝土窗台板;当窗口宽度大于 600 时,应设窗过梁、板;当洞口尺寸高度大于1200mm时,两侧应设构造柱,形成稳定的窗框结构;设计应考虑毛坯房交楼的特点,深化节点构造设计,确保窗台内高外低;采用发泡胶塞缝的窗洞周围时,仍应在外侧留出20mm厚的聚合物防水砂浆的塞缝位置,并打胶密封。
7设备层
现象:超高层建筑一般都设计有避难层和设备层,这些层次一般只设有百页窗或为敞开空洞,不作密封,大风大雨天气,雨水浸入设备层,造成天棚、墙面涂料剥落,挂污,地面水排水不畅而涌入下层。
原因分析:不设围护密封的窗口层次,狂风暴雨时,环境近似于户外,内墙涂料遇水分解,起皮挂污,避难层和设备层室内只设置地漏,没有按屋面要求设置雨水口,排水不畅时,会渗漏到下层或涌入户内。
防治措施: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和设备层,当不完全封闭时,户内墙涂料面应选用外墙防水涂料进行饰面,地面应按排水楼地面要求进行防水设计,明确排水坡度,按汇水面积设计雨水口,与墙面交界处按屋面的要求作细部处理,周边窗洞口窗台,应向内设排水坡度,以防污染外墙。
8厨房间烟道
现象:厨房间烟道侧出现渗漏水现象
原因分析:厨房的排烟道,一般为预制的成品,由专业厂家现场安装,厂家一般只能保证烟道的垂直度和定位准确,而烟道与墙体之间还有1—3cm间隙,在楼面上烟道的背面无法吊模进行封堵,当冲洗灶台或地面时水会顺着烟道的背面渗到下一层。
防治措施:烟道穿过楼面板,外侧可吊模部位用细石混凝土封堵,并刷防水涂膜;与墙体交界处存在的空隙。应在烟道与天棚下口交界处及楼面标高位置,填充预制弹性的密封材料,以便灌浆;应在板下烟道周边密封后,再施工上一级烟道。
9下沉式卫生间
现象:下沉式卫生间,目的是方便日后维修、改造时,上、下层之间相互不干扰。目前常见的是:下沉卫生间在本层与相邻的室内墙脚处渗水。
原因分析:下沉或卫生间的填充材料多为陶粒?混凝土,配合比一般都为水泥:陶粒 1:8,振捣后陶粒易上浮,水泥砂浆会下沉,密实度不易均匀,陶粒混凝土上层的找平层,设计多为20 mm 1:3水泥砂浆,刚度不足,如作为防水层的基层,极易造成其第二道防水层提前破坏和失效,精装房卫生间的饰面地砖,若采用干硬水泥砂浆干法施工,由于粘贴层不密实,又成就了一道渗水通道。坐便器、地漏口与干铺的砂浆层交界处,若不做密封处理,当排水时,水又会溢入砂浆层内,向四周串水。
防治措施:下沉式卫生间,在做防水施工前宜先做蓄水试验,提前检验发现楼板结构及管道口的防水效果和缺陷位置。做好附加防水处理,然后再施工大面积防水层。1:8的陶粒混凝土,宜改为1:3:5的水泥、沙、陶粒混凝土,在略增加容重的情况下提高了陶粒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找平层宜采用 40厚C25细石混凝土,以此作为第二道防水层的基层。卫生间排液楼地面的饰面砖,要求采用水泥砂浆或素水泥浆实贴,以保证不串水。地漏口,坐便器的管道周围应预先密封后,才能安装,以防止坐便器和地漏,当冲水时,由于涌水量过急,而渗到填充层或粘贴层内。
10管道井
现象:与水表井、水管井相邻的户内、墙根部分渗水。
原因分析:水表井、水管井未设地漏,无防水设计要求,管井周边相邻的砌体未作混凝土下坎,检修或设备有滴水造成集水时,而向周边渗水。
防治措施:高层建筑的水表井、水管井应设置排水地漏,地面应设排水坡度,预防水管,水表在维修时漏水,而无法及时排出,相邻的砌体不仅应有混凝土下坎,而且应设计有防水涂料和防水设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