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4-13 09:17:07 更新时间:2011-04-13 09:03:07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吴光旗
摘要: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安全。因此,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通病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1 引言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选择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当,造成质量问题,为日后的使用和维修带来隐患。笔者以为只要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认真审查施工方案,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对相应的质量问题是能起到预防作用的。
2 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方法
(1) 主体预埋的铁制接线盒,强度不足、变形严重。 金属导管进箱、盒长短不一,跨接接地线焊接不牢固,盒内填充物锈蚀线盒。
防治办法:施工采用镀锌良好、铁板厚度大于1.2mm 的优质铁制接线盒。 根据金属导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 1) 钢管敷设:钢管套丝与铁盒、箱之间采用内外两片锁母固定牢固,铁管露出锁母2~3 扣,管与箱、盒之间杜绝点焊固定方式。 跨接接地线可采用Φ6 圆钢煨制,跨接地线与铁管、箱盒焊接牢固,焊接长度不小于40mm ,双面施焊。 铁盒内及焊点要及时补刷防锈漆两道(暗敷于混凝土内的焊点不作防腐) 。 2) 镀锌钢管敷设:镀锌钢管间采用丝扣或专用卡扣连接,管与铁盒、箱之间采用内外两片锁母固定牢固,铁管露出锁母2~3 扣。 采用抱箍式跨接地线,严禁焊接。 3) 薄壁电线管(壁厚小于2mm) 敷设: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循薄壁管施工工艺,电线管连接及管与箱、盒连接必须采用配套的、定型连接件、端头和跨接地线。 由于电线管管壁厚度不同且差距较大,厚壁管施工时,严禁采用薄壁电线管连接件和端头,可定做厚壁管连接件。 将盒内填充物如湿锯沫、报纸等装于塑料袋内再塞入线盒内,这样避免了湿锯末或报纸等填充物污染和锈蚀铁盒又为日后清理线盒带来方便。
(2) 硬质塑料管敷设入箱、盒不美观、不规范。
防治办法:1) 硬质塑料管与箱、线盒连接采用配套的锁母固定。 2) 硬质塑料管与接头、端头连接必须采用合格的PVC 胶粘接牢固,防止脱落。 3) 吊顶内和明敷的塑料管管线,如采用抱式管卡时,管卡内应垫管卡垫,防止损坏线管。
(3) 室内各种箱盒标高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防治办法:砌筑墙体时要弹500mm高的线,各种箱盒标高控制以该线为基准线,上尺定位。 箱、盒稳固必须用沙灰,盒底部填灰密实;同一高度的线盒尽量赶砖层,减少工作量,对于粗装修地面交工的工程要预留30~40mm 装饰地面高度,同一工程室内各种电器具标高应一致。
(4) 户内暗装配电箱位置不合理,箱门面漆颜色与室内装修不协调。
防治办法:住宅户内配电箱应设置在走廊、餐厅等隐蔽干燥场所,不应设置在客厅、厨房等处,高度宜为底边距地1.5m ,箱门面漆颜色应与墙壁装修颜色相协调,建议采用定型箱。
(5) 主体预埋避雷卡子厚度不足、强度差,在屋面施工时卡子污染、损坏、返锈严重。
防治办法:施工选用25 ×4mm 镀锌良好的避雷卡子,在屋面工程(主要是防水工程) 施工结束后,再进行屋面避雷系统的施工。 沿避雷线敷设位置弹线确定卡子位置,电锤打孔,也可在主体结构上预留安装孔洞,用C1O 水泥砂浆将避雷卡子固定牢固。
(6) 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场所设置分线盒,电器具使用普通型产品。
防治办法:1 厨房、卫生间内严禁设置分线盒,所安装的开关、插座、灯具等电器具必须选用防水防潮型产品。 2) 厨房、卫生间内如设置开关应采用防潮型产品,否则应设置在外面,以防止潮湿墙面和湿手操作造成电击事故。 防溅插座安装高度不应小于1.5m ,厨房宜为1.6m左右,不宜过高, (排烟机电源插座除外) 。 3) 防溅插座的造型必须满足安装质量要求。
(7) 建筑物四角及女儿墙外侧未在避雷网有效保护范围之内。
防治办法:当女儿墙宽度大于370mm 时。 应将避雷线沿距女儿墙外侧120mm 之处敷设,建筑物四角最远端距避雷线应在120mm 之内。
(8) 防雷接地测试点不设暗箱,设置高度随意;测试扁钢不设测试用螺栓。
防治办法:测试点设250 ×180 ×160 箱墙内暗装高度应统一,当设计无要求时,底边距室外地坪500mm ,面漆应与建筑外装相协调,测试扁钢头打Φ10 孔配Φ8 螺栓或蝶形螺母平垫弹簧垫齐全,箱门有明显接地标记。
(9) 工程配线使用的导线的颜色混乱,不符合规范要求。
防治办法:工程配线的线色应符合:相线A —黄色,B —绿色,C —红色:中性线N —淡兰色;保护接地线PE —黄绿双色;闭火线线色应为相线颜色。主要质量问题是黑色、深蓝色、用于零线,黄绿双色线用于零、火。
(10) 混凝土楼板沿电线管敷设方向裂纹。
防治办法:同一灯位盒进出线管不能超过3 根,混凝土板内水平敷设的管线敷设于梁内和负弯矩筋下,线管交叉点设置在在梁内和负弯矩筋下,同一节点交叉线管数量不能超过两根。
(11) 住宅室内插座设置数量、位置不合理,影响臂线敷设及用户使用。
防治办法:住宅工程每居室内插座宜设置3 组,插座距最近内墙距离为600~1000mm 之间且同一工程上下层插座位置保持一致(上尺定位) ,避免管线横穿或斜穿混凝土板中部。
(12) 上下层同一轴线上的电器具(如阳台灯、插座等) ,位置偏差大、不美观。
防治办法:主体施工时选定一层阳台电器具垂直于阳台板外边线处划线定位,作为一固定参照点,各层参照点垂直方向使用线坠确定,各电器具以该参照点上尺定位,使上下层同一轴线上的电器具位置控制在50mm 之内。
(13) 配电箱内不设置零线(N) 、保护接地线(PE) 汇流排。 开关接线端子导线压接不牢。
防治办法:配电箱内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接地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接地线分别由汇流排引出,汇流排接线孔与导线截面相匹配。 同一接线柱上导线压接根数不超过两根,不能使用开口线鼻压接导线。注意:住宅用户内漏电开关与上一级漏电开关,动作应有选择性。 设计文件中应标明具体的漏电电流和动作时间。 工程交工之前应进行模拟漏电实验,实验结果应合格。
(14) 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做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防治办法: 1) 加强对电缆头的监视和管理; 2) 选用阻燃或者耐火电缆;3) 在隧道或重要回路的电缆沟的重要部位设置防火墙。4) 防止其他设备引燃电缆; 5) 设置电缆火灾自动检测报警和自动灭火消防装置。
(15)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配管走向不规则,线路歪斜,高低起伏;吊支架设置不对称,距离过大。
防治办法:要求施工人员在顶棚内配管应按明配管工艺要求施工,尽量做到“横平竖直”,少走斜道少交叉;镀锌管或黑铁管跨接接地线仍按明管暗管中的规定去做。黑铁管和各焊接处应除锈、去渣、刷防锈漆和面漆;吊架、支架、管卡的设置按规定施工,并除锈、刷防锈漆和面漆。
3 结束语
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除部分属技术因素外,较多的还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建筑业企业内部管理,加强内部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才是解决好电气质量通病的关键。 另外,在电气工程领域,加大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推广力度,广泛采用环保、节能的新型材料,提高工程产品产量的科技含量,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高发亮.杨瑞霞.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J] . 煤矿现代化,2005 , (6) .
[2] 肖明海.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预防[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6 , (9) .
[3] 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