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天津市园林绿化工程投资分析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4-20 09:20:52 更新时间:2011-04-20 09:00:52
浅谈天津市园林绿化工程投资分析
王华雯 张宇
摘 要:在本文中通过天津市与其他城市在绿化投资以及绿化成果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然后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趋势及发展模式预测。
关键词: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投资;模式
一、天津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状况以及问题提出
1、发展状况
九十年代至今天津市园林绿化有了较大发展。市中心区结合危陋平房改造和道路拓宽建设调整绿地布局,兴建大型广场绿地,不断完善城市绿网,改造充实公园、游园和街景绿地,提高绿化景观水平;滨海新区、环城四区和五县城市绿化建设坚持高起步,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设计新,成规模,见大绿,生态与景观兼顾,形成点线片连接贯通,城乡一体大园林的格局。
以下就以1993至2003年为基础,比较几项主要数据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充分看出天津市与其他城市的比较。
表1.1 全国历年城市园林绿化情况
指标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公顷) 公共绿地 面积(公顷)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建成区园林绿地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1993 354127 73052 2.16 21.3
1994 396595 82060 2.29 22.1
1995 461319 93985 2.49 23.9
1996 493915 99945 2.76 19.05 24.43
1997 530877 107800 2.93 20.57 25.53
1998 567837 120326 3.22 21.81 26.56
1999 593698 131930 3.51 23.03 27.58
2000 631767 143146 3.69 23.67 28.15
2001 681914 163023 4.56 24.26 28.38
2002 772749 188826 5.36 25.8 29.75
2003 881675 219514 6049 27026 31.15
注:以上数据取自《中国城市统计年报》
由表1.1可以看出我国在1993年至2003年这10年期间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建设是有所成效的。但是从图中显示的另一个现象也是应该注意的,就是在10年来的建设当中公共绿地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两大指标增长幅度并不算大,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绿化建设成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指标。究其原因,投资还是一个不应该忽视的大问题
下面我们就提取2001年全国综合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各方面的指标相比较的数据来进行分析研究。(见下表1.2)
表1.2 2001年综合水平排名前十位城市绿化水平比较
城市名称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 建成区绿地率(%)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上海 4.58(9) 23.34(9) 25.8(10)
深圳 14.7(1) 39.2(3) 45(1)
广州 8.05(4) 30.67(7) 34.59(7)
北京 8.21(3) 39.27(2) 38.5(4)
厦门 5.05(7) 33.97(5) 34.94(6)
无锡 4.57(10) 26.53(8) 29.69(8)
天津 4.92(8) 17.82(10) 26.05(9)
大连 7.05(5) 40.23(1) 41(2)
杭州 6.04(6) 31.94(6) 35.12(5)
南京 9.25(2) 38.05(4) 40(3)
注:以上数据取自《中国城市统计年报》
由图所示天津市首先在建设的园林绿化面积上在直辖市里要排到最后,低于平均水平,天津市的建成区在所建设的(包括建成和建设中的)园林绿地中所占比例是比较大的,而且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就这方面而言,天津做的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就纵向比较而言,天津市的形势并不很好。因此,我们应该依据分析来加强天津市园林绿化的建设。
2、问题的提出
一个良好的园林绿地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天津市的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天津市在城市建设上的投资虽然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的投资与运用有明显不足。
(2)投资比例不当, 绿化养护配套设施不健全。这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也是造成天津市绿化面积总量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3)小区和单位附属绿地发展不平衡。
(4)城郊点、线、面、圈相结合, 城郊一体化的绿地系统还很不完善。
经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天津市在园林绿化建设方面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投资是直接影响园林绿化投资的因素,下面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分析来提出投资对策,以及发展趋势。
二、天津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1、天津市市政公用事业发展分析
1993-2003年10年期间天津市市城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名列第五,依次慢于杭州、无锡、苏州、重庆等四城市。由此可以看出天津市市城公用设施建设起步较晚,投资速度相对慢些。(天津市市政公用事业“十一五”投资计划)
表2.1 按1990年可比价格九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率(%)
1993-2003 “八五” “九五” “十五”前三年
上海 22.25 天津 22.65 上海 5.9 广州 2.28
广州 30.27 成都 26.96 北京 9.75 上海 14.25
北京 32.26 杭州 33.36 无锡 11.84 北京 31.52
成都 34.51 无锡 39.45 广州 25.73 天津 45.83
天津 38.56 上海 43.39 苏州 26.31 成都 51.08
杭州 40.84 广州 50.7 成都 32.12 杭州 51.08
无锡 43.53 北京 55.21 杭州 34.74 重庆 76.33
苏州 60.1 重庆 56.14 天津 50.12 无锡 103.21
重庆 65.38 苏州 64.02 重庆 68.05 苏州 109.88
注:以上数据取自:《天津市市政公用事业“十一五”投资计划》
如图可见,广州和上海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额约为天津4.0倍。
2、对策分析
(1)投资方面:
①要在现今社会的大环境下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投资活动的调节作用,拓宽投资渠道,构建新的投资结构,利用可用资源,发展绿化工程。
②严格按照天津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各种园林绿地的实施方法,给予充足投资,配给足额经费,增加苗圃地,注重培育植物的质量,要坚持听取群众的意见,以改善生存环境为主要目的。
③要注意适当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应以树木为主, 不能盲目泛建草坪。城市园林绿化不能以草代木, 泛建草坪, 应选择多种种植形式, 多栽生态效益高的乔木。
④园林绿化属于非经营性的市政设施建设,可以实行竞争招标制度,对于园林绿化的日常养护可以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
(2)领导方面:
①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领导, 挖掘当地植物资源优势, 建立相应的法规体系, 依法治绿,实现管理方式由过去粗放管理向规范化管理的转变。
②规范事业职能。要对各单位绿化建设、养护管理、行政执法、资产管理等管理职能进行规范,对自己的辖区范围要实行监督,承担自己的责任,负责辖区内的园林绿化建设与维护。
③剥离企业职能。即将可由企业来做的绿化建设、绿化养护、花苗木生产、其他经营职能剥离出来,推向市场。
④培育**职能。在建设园林绿化的同时要加强监督措施,因此要发挥**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开展检查、监督工作,起到推动城市绿化、促进科技兴绿等方面的作用。
(3)植物种植园艺美化方面:
①选择植物科学化, 种植植物形式多样化。城市园林绿化在植物的选择上要做到科学搭配, 尽量减少形成单一植物种类的群落。注意常绿和落叶树种的搭配, 使具有不同生物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
②美化居住环境, 提高行道树的绿化质量。城市小区绿化要因地制宜, 既要考虑遮荫, 同时要考虑到采光。行道树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不仅要符合人们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 更应考虑环保效益, 力争形成生物廊道。
③园林发展的好坏不仅标志着城市的活力和文明, 城市环境的好坏还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状况和人们素质水平的高低。而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综上所述,树立整体统一的观念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又要依据园林绿地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和服务对象, 结合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加大园林绿化的长期投入。做到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形成点、线、面三者相结合的绿化建设体系。天津市园林绿地的建设还应根据本地的土壤质地和酸碱度、地下水位及气候条件来选择, 以乡土树种为主, 既要能反映地方特色,又要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还要注意研究中国城市自然、人文及历史, 植物的选择利用要和当地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