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城市基础地形图建设模式分析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1-04-21 09:50:32 更新时间:2011-04-21 09:13:32
县级城市基础地形图建设模式分析
郭 荣
摘 要:数字化地形图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及国土,水利,农林等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开展数字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的最基础平台。通过分析宝应县目前基础地理数据生产、管理和应用的现状,提出了县级城市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思路、实施过程和特点。
关键词: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更新 1 地理数据生产、管理与应用问题分析 目前在基础地理数据生产、管理与应用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数据形式多样、标准不一 目前各基础地理数据管理一般拥有不同年代、不同方式获取的部分基础数据。这些数据格式不同、来源各异,有CAD格式的数据,也有MapInfo格式的数据,有经过编码的也有未经编码的数据等。数据存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采用传统的图纸保存,有的采用文件方式保存,有的以数据库表的方式保存等等。 宝应县基础地理数据主要有规划部门1/1000 1/2000 1/5000数字地形图,国土部门1/500数字地籍图,其他各乡镇,开发区,工业园区所有的1/1000数字地形图。这些图生产时间相差大,施测方法不一,精度不一,比例不一,系统不一,地理内容不一。
1.2生产模式并行、成果形式单一 当前数字化生产模式多采用“一体化并行生产模式”,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产品制作在同一个软件内完成。但由于当前数据采集软件大多只是从软件操作的方便性出发,而较少从数据使用的角度去考虑数据组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数据成果形式单一,要么只能满足建库,要么只能满足制图,导致生产过程的重复和浪费,限制了数据的应用范围。 例如宝应县国土部门的1/500数字地籍图,基础数字地形图地理信息不全,缺地面高程,杆线,阴井,通讯,电力,公共设施等地理要素。并只有地籍成果图而没保留基础地形图,图层混乱,复杂,无法和其他部门共享。1.3数据更新不力、现势性差 数据的现势性是数据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证数据的现势性必须采用有效的更新机制。以前所采用的数据更新方式往往比较零散,更新速度慢,难以保证数据的现势性。 1.4管理手段落后、数据安全性难以保证 由于多采用计算机硬盘管理空间图形数据,数据容易丢失、损坏和泄密,数据的安全得不到保证。
1.5分析手段单一、信息利用率低 城市规划部门对大量的基础数据的分析目前所采用的方法、手段较为单一。而随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新技术的应用,给空间分析带来了新的方法;特别是多种信息相结合,在地理信息的支撑下可采用各种专题图来表达和分析。 1.6难以深层次利用、社会化服务程度较低 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是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城市规划部门大量的规划和其它信息资源与基础地理信息还没有统一管理,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原始信息的提供阶段,没有进一步的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就难以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对城市信息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应能通过多信息的综合分析,为制定21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为城市制定社会、经济、科教等各项发展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1.7 资源共享差,重复劳动普遍。
数据资源共享差,各个单位职能不同,一个地区出现多次测绘,重复劳动,浪费人力,物力。增加投资,降低职能部门办事效率,增加建设项目流程时间,甚至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1.8目前勘测管理工作与国家要求的“五统一”原则有距离 即: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统一的高程系统,统一城市地形图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管理城市勘测基础资料。
2 城市数字化的总体目标 为了避免重复投资,统一测绘成果,实现数据共享,采取地形和地籍两图并测的方法。由政府统筹,根据县财政资金可以选择政府财政支出或由规划,国土等部门共同投资,数据共享原则建立城市规划区约100平方公里1/500, 1/1000空间数字地形图库。 2.1建立一套城市基础空间数据的采集、监理、转换、入库有效模式; 2.2建立数据分层、分类编码体系,实现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产; 2.3制定影像图生产、建库方案,满足城市DOM和DEM数据生产、建库和应用分析要求; 2.4建立开放、稳定、安全、共享、海量、连续无缝的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空间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系统; 2.5建立一套完整的数据更新机制。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3 城市数字化系统为实现建设全市范围的准确、动态、高效的共享型基础空间数据库的目标,针对目前基础空间数据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业务流程,分以下七个阶段来完成:
3.1 确定【城市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邀请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针对宝应基础数字地形图资源明确城市基础数字地形图建设技术路线与指标。
3.2 进行【城市空间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招标
确定数字地形图的测绘方法,技术标准。项目生产单位,监理单位。
3.3城市统一控制网的建立为适应国家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立覆盖全县的高等级平面,高程控制网。3.4已有数字地形图资源分析阶段根据避免重复投资,节约成本原则。由中标单位对已有数字地形图资源进行分析,保留在更新后能达到要求的地形图,确定新测范围。3.5数据生产阶段由招标单位组织生产,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地理数据采集,数字化成图,产品质检。
由政府委托江苏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项目成果质量鉴定。3.6动态更新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数据的修测、补测、监理、入库更新形成一整套实时更新管理办法。
此阶段是贯穿始终的,是长期存在的。只能由当地的测绘力量来完成。规划部门对地形图内容,要素要求最高,可由政府指令委托,定额拨给资金,基础地形图由规划部门测绘队伍承担,利用规划管理优势,结合规划放线,竣工测绘资源减少重复测绘,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达到数字地形图的时效性,地籍图由国土部门测绘队伍承担。3.7系统应用阶段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是基础空间数据建设社会化服务的终极目标,通过管理系统中的基础空间数据为政府提供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环保、水利、统计等决策支持的基础地理框架信息,为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整套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持平台。4 数字化的主要特点4.1数据共享,一次采集数据,地形、地籍共同利用。4.2两图并测,比分项施测节约经费约30%。4.3利用先进的测绘技术、严格的质量标准、优化的工作方案、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4.4一律实行全过程招投标制度,使各投标单位在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运作机制下,同等参与竞争,增加办事的透明度,并请两局纪检部门参加,对整个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地完成,对整个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理,在有效的监理机制下,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促进施工单位、监理、业主三方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成果的质量,按时完成任务。4.5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其它城市建立UGIS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套适合城市具体实际情况的数据信息规范化、标准化技术方案体系,建立一个全县统一数据规范的开放型的基础空间数据库。
小结城市数字化地形图、地籍图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是以空间数据库为核心,多种专业信息数据库相结合,各种应用子系统为支撑,融数据采集、系统管理与维护于一体的综合型信息系统。使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和高效化的基础数据为城市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地理资料,为城市各专题GIS应用系统提供标准化的现状基础信息,实现面向社会公众的网上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为城市其他专题信息系统提供标准化、权威性的多种比例尺的公共基础地理信息平台,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其系统的难点在于基础数字地形图的适时维护,更新,尤其在县级城市中。城市基础地形图更新时动态过程,往往只能由当地测绘力量来承担,由于县级测绘队伍少,力量薄,业务广难以达到动态更新要求,当更新积累到一定量时,县级测绘队伍水平,能力已不能承接任务造成几年后,投巨资建立的城市基础地形图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失去其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县级测绘队伍能力,水平是县级城市基础地形图建设的必要条件,也为县级测绘队伍的发展提供了时代机遇。
参考文献:转贴城市地形图绘制技术探析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