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期刊咨询网
首页
SCI论文
SCOPUS
SCI期刊
EI源刊/会议
期刊知识
职称评审
技巧指导
服务项目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论文
化工论文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杂志
2014-06-04
本刊创刊于1980年,原刊名为《山东化工学院学报》,1981年更名为《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 》,现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多年来,本刊一直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化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的来源期刊。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化学化工、高分子
功能高分子学报杂志
2014-06-04
《 功能高分子学报 》以反映我国功能高分子领域的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功能高分子和其它高分子领域具有创新内容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科研论文、科研简报、综述。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全国化工系统优秀期刊奖
高分子学报杂志
2014-06-04
《 高分子学报 》是1957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曾用名《高分子通讯》,月刊,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主要刊登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应用和高分子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基础研究和应用基
化工学报杂志
2014-06-04
《 化工学报 》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工学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共同主办、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我国化工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我国创刊较早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月刊,大16开本,272页,是我国载文量较大的科技期刊之一。 《化工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杂志
2014-06-04
在我国化学工程界老一辈专家的倡导下、在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的众多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家的支持下,1989年,经报请原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并获批复,《高校化学工程学报》得以正式出版。从此以后,学报就成了我国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向国内外化工界介绍最新研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2014-05-27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创刊于1985年,2002年公开发行。由北京化工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刊号CN11-4741/C,季刊,大16开,72页,季末月30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宗旨】 学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立足本校,联系理论战线的实际,开展哲学
高校地质学报期刊论文
2014-05-27
《高校地质学报》是全国高等地质院、校(系)联合创办的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由南京大学主办,其主管部门是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德滋教授任学报主编,副主编分别由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大学、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杂志
2014-05-27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由中科院地化所和中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荷兰VSP出版公司向世界各国发行,中外颇具影响的地学刊物,多次获全国及中科院优秀期刊奖,并被国外多家检索系统收录。特别关注应用地球化学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包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2014-05-24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中国商业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协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2-1644/Z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1-4806)。本刊坚持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
2014-05-24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是由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为季刊,96个页码。它创刊于2001年,2002年正式出版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3-1303/Z;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9596)。 学报办刊宗旨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探索高职教育改
497 条记录 16/50 页
上一页
第一页
上5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最新期刊
更多 »
《石油化工应用》化工工程师论文发表
期刊简介: 《石油化工应用》 (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宁夏石油学会主办。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石化类综合性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为石油化工行业的科研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新的科学技术新资讯,掌握国内外科技研发新动态,读者对象为石化及相
国际人才交流国家级职称评审条件
《国际人才交流》期刊简介: 《国际人才交流》(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主管的,本刊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优秀双效期刊之一。 办刊宗旨: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高起点、全方位、多
社会保障评论杂志征收论文对象
杂志是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来源期刊。以宏观视域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范式为学术风格,追求学术性、权威性,注重人文性和理论性、全球观和历史观,致力于促进中国社会保障理论学术繁荣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