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ack
月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农业期刊>>正文

《轮胎工业》工业设计期刊


所属栏目:农业期刊
发布时间:2015-01-09


《轮胎工业》简介

《轮胎工业》工业设计期刊

期刊名称:《轮胎工业》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11-3478/TQ

国际标准刊号:1006-8171

主办单位: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


获取相关优质资源      获取2023中科院分区


  【杂志简介】

  《轮胎工业》是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本刊品位高、专业性强,是轮胎行业广大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专业读物,也是轮胎原材料和橡胶行业、公交、汽车和农机、工程机械等相关行业的良师益友。

  《轮胎工业》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轮胎行业发行量最大的专业性技术期刊,是轮胎行业广大技术人员、干部和工人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必不可少的综合性专 业读物,是翻胎行业、轮胎原材料、橡胶机械以及汽车等相关行业的良师益友。杂志主要报道轮胎行业发展方向、科技研究成果、产品开发和生产经验以及市场信 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轮胎工业》英文文摘己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进入了国际文献库。2002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二等奖。

  【栏目设置】

  设有专论综述、结构设计、原材料配方、工艺设备、测试分析、讲座、企业管理、行业动态、相关行业、国内外消息栏目。

  2014年05期目录参考:

  反式聚环戊烯橡胶的研究进展 贺小进,韩书亮,李传清

  速度、充气压力和垂直负荷对子午线轮胎滚动阻力的影响研究 Hamid Taghavifar,Aref Mardani,肖大玲

  信息动态

  基于CAA-RADE的轮胎三维花纹参数化设计的实现 鲁军,董玉德,李廷照,张方亮,刘彦超,杨洋,LU Jun,DONG Yu-de,LI Ting-zhao,ZHANG Fang-liang,LIU Yan-chao,YANG Yang

  445/65R22.5 20PR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设计 王孝涛,张春革,李振波,韩志田,WANG Xiao-tao,ZHANG Chun-ge,LI Zhen-bo,HAN Zhi-tian

  225/65R17 102H轿车子午线轮胎的设计 杨齐,李贞延,张俊伟,陈键,朱万兵,李冬,YANG Qi,LI Zhen-yan,ZHANG Jun-wei,CHEN Jian,ZHU Wan-bing,LI Dong

  67×34.00-25 14PR HF-4无内胎半钢林业斜交轮胎的设计 宋国星,SONG Guo-xing

  白炭黑加工改质剂ATE-W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陈慧,刘燕平,CHEN Hui,LIU Yan-ping

  三元乙丙橡胶在斜交轮胎硫化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 董秀玲,张元赞,于信伟,程跃伟,刘娟,Dong Xiu-ling,ZHANG Yuan-zan,YU Xin-wei,CHENG Yue-wei,LIU Juan

  2×0.28ST钢丝帘线在半钢子午线轮胎带束层中的应用 王培滨,田兆菊,智俊献,张正裕,赵年鹏,WANG Pei-bin,TIAN Zhao-ju,ZHI Jun-xian,ZHANG Zheng-yu,ZHAO Nian-peng

  7×7×0.22+0.15HT钢丝帘线在巨型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胎体中的应用 黄振华,郭其焰,许志展,蔡文山

  恒温混炼工艺对白炭黑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罗崇,叶耿庆,LUO Chong,YE Geng-qing

  胎侧改造生产线可拆卸翅片辊机构的设计 高丽红,丁春雨,马巨龙

  化工论文范文基于显微共焦拉曼光谱的润滑油

  摘要:采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研究了7种润滑油及3种添加剂的化学指纹谱,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实现了样品的快速鉴别。选取532 nm激发光,提取同时包含样品的荧光以及拉曼特征的化学指纹谱,对比不同样品的光谱特征差异。每种润滑油及添加剂分别进行3个标样和1个盲样的指纹采集。 将采集的化学指纹谱归一化后,使用4阶明科夫斯基距离和最远邻元素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各润滑油及添加剂的盲样均得到准确鉴别。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润 滑油以及添加剂的化学指纹鉴别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化工论文范文,润滑油,添加剂,指纹鉴别,荧光,拉曼光谱,聚类分析

  0引言

  显微共焦拉曼光谱技术具有简捷方便、样品无损伤等特点,在疾病诊断[1]、药品识别[2]、文物艺术品鉴别[3]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拉曼光 谱在油指纹识别领域也取得进展。李晟采用785 nm 激光作为激发光,研究了不同炼油厂的成品汽油拉曼指纹差异[4]。包丽丽采用785 nm激发光,观测到汽油、柴油、航煤、石脑油的拉曼谱图互有不同[5]。娄婷婷使用632.8 nm激发光,对比93#汽油、97#汽油、5#柴油、0#柴油、飞机燃料油等成品油的拉曼光谱特征[6]。另一方面,润滑油指纹及相关鉴别研究也颇受关 注。欧阳爱国通过4478~8815 cm-1范围的近红外光谱,对7种不同品牌润滑油进行了区分[7]。徐继刚采用500~4000 cm-1的中红外光谱对齿轮油、内燃机油和液压油进行了聚类分析[8]。管亮利用油品的介电性质,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润滑油样品进行了特征提取和鉴别 [9]。

  相关阅读:怎么给《轮胎工业》杂志投稿?


热门问题解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