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ack
月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期刊>>正文

《工程热物理学报》工程师论文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发布时间:2015-05-21


《工程热物理学报》简介

《工程热物理学报》工程师论文

期刊名称:《工程热物理学报》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11-2091/O4

国际标准刊号:0253-231X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获取相关优质资源      获取2023中科院分区


  【杂志简介】

  《工程热物理学报》创刊于1980年,双月刊,大16开,每期180页。它是技术科学学术性刊物, 其办刊宗旨是按照党的科技方针政策和出版方针反映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的科技成果, 传播科技信息, 积极开展国内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服务。

  本刊一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 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同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工作中认真贯"双百"方针,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条例、办法和有关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 遵守国家的有关科技保密的各项规定, 很好的执行了《工程热物理学报》的办刊宗旨。

  本刊只刊登首次发表的论文,强调独创性、先进性,能及时报导工程热物理学科范围内的重大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首先发表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项目成果的文章,如"八五"和"九五"攻关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973高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得奖项目的延续性文章。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

  【栏目设置】

  《工程热物理学报》主要刊登工程热力学与动力装置、热机气动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多相流、流体机械和工程热物理研究中的实验测试方法及技术等方面具有创造性的学术论文。

  期刊优秀范例参考:

  1 一种新型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发电系统 周鹏 刘启斌 彭烁 金红光 623-627

  2 一种新型PV/T/D透明盖板的实验研究 冯朝卿 郑宏飞 王瑞 苏跃红 俞旭 628-631

  3 脉冲管制冷机第三种直流敏感性实验研究 顾超 周远 季伟 王俊杰 朱文秀 632-635

  4 乙基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甲醇/乙醇+水三元工质溶液比热容的测量及关联 赵健华 于静 胡大鹏 636-640

  5 柴油机多品位余热回收低拥损跨临界联合循环 田华 张晶 舒歌群 卫海桥 梁兴雨 641-645

  6 不同制冷剂用于双回路耦合冰箱性能研究 沈燕 陈光明 周苏明 唐黎明 646-650

  7 孔型阻尼密封非定常气流激振特性的研究 晏鑫 李军 丰镇平 651-654

  8 S弯进气道出口畸变对风扇性能影响研究 刘雷 陈浮 陈焕龙 宋彦萍 655-658

  9 涡轮引气对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龚昊 王占学 周莉 张晓博 史经讳 659-662

  10 霜冰条件对翼型气动性能影响数值研究 任鹏飞 徐宇 宋娟娟 徐建中 663-668

  11 多翼离心风机气动噪声的数值分析 周水清 李辉 王军 蔡涛 669-672

  12 叶顶间隙对离心叶轮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刘正先 鲁寅 陈丽英 673-677

  13 自激脉冲喷嘴装置试验研究 王健 李江 云关凯 678-681

  14 基于遥测技术的风力机叶片动态应变特征实验研究 白叶飞 汪建文 赵元星 贺玲丽 侯亚丽 682-686

  15 方柱-弹性分隔板涡致振动数值研究 张力 李金生 杨仲卿 丁林 687-690

  16 液固两相流中固体颗粒对弯管冲烛破坏的位置预测 王凯 李秀峰 王跃社 陈彦霖 韩双 何仁洋 691-694

  17 水-胶凝原油两相流压降特性研究 刘晓燕 范伟 王忠华 武传燕 李福章 695-699

  18 太阳能腔式吸热器表面反射率的选择 屠楠 魏进家 方嘉宾 700-704

  19 含蜡原油管道恒压再启动失效概率研究 于鹏飞 张劲军 宇波 禹国军 黄金萍 705-709

  20 含水喷射器装置性能的实验研究 陈伟雄 道彤 严俊杰 王进仕 YannBartosiewicz 710-713

  化工论文发表:一种接触氧化滤柱沿程水质指标变化的研究

  摘要:接触氧化法对于去除水中铁、锰及氨氮效果显著,试验着重探讨成熟滤柱在改变滤速时对铁、锰及氨氮的沿层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滤柱高度低于 30cm时,出水总铁含量低于0.3mg/L,其中当滤柱高度低于150cm时,对铁的去除率达到75%;在滤柱高度低于30cm时,出水锰含量低于 0.1mg/L;当滤柱高度低于10cm时,出水氨氮浓度低于0.5mg/L。

  关键词:化工论文发表,接触氧化,沿程,铁,锰,氨氮

  接触氧化除铁锰[1-2]理论的发现对于地下水除铁、锰具有重大意义,八十年代初期在我国得到了迅速推广。滤速[3]是影响接触氧化法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通过改变滤速,探讨不同滤速下,一种成熟滤柱的沿程水质[4]指标的变化。

  相关阅读:《工程热物理学报》最快什么时候见刊?


热门问题解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