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化学学报》化工期刊论文发表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发布时间:2015-05-23
《燃料化学学报》简介
期刊名称:《燃料化学学报》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14-1140/TQ
国际标准刊号:0253-2409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杂志简介】
《燃料化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类刊物(双月刊)。主要刊载燃料化学、燃料化工及其基础研究的前瞻性、原始性、首创性研究成果、科技成就和进展,涵盖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和生物质转化等与燃料化学相关学科的内容。
是燃料化学和能源转化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类刊物。所设栏目有研究论文、研究快报、述评及研究简报。本刊自2007年起与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合作,从每期出版的论文中选出6~8篇较好论文,出版到本刊英文电子版《JournalofFuelChemistryandTechnology》上。
英文电子版期刊与印刷版期刊同步出版,英文电子版的版权归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有,由爱思唯尔负责其全球出版发行,通过ScienceDirect在线全文出版平台,向全世界相关的科研院所、大学、图书馆、公司及个人用户提供浏览和订阅。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并连续入选《CA》千种表)、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CoalAbstracts》,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矿业文摘》等收录。
本刊在多次期刊评比中分别获国家优秀期刊三等奖,中科院优秀期刊二等奖,华北优秀期刊奖,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资料规范》优秀奖,2001年度获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等。本刊主要面向从事与燃料化学、能源化学研究、应用、教学有关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科院优秀期刊二等奖
国家优秀期刊三等奖
华北优秀期刊奖和山西省一级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家评述、研究快报、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知识介绍、研究所动态、国际会议介绍。
2014年05期目录参考:
1 Combination of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and electro-reduction—A novel method for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GUO Bing-feng,LIU Yan-lan,CHAI Rui-jie,LIU Zhao-min,ZHOU Wei,YIN Ren-he 513-518
2 酸洗脱矿对胜利褐煤热解过程中 N 迁移转化的影响 王永刚,郑盼盼,杨萨莎,张 书,白艳萍,贾晓路 519-526
3 神府煤煤岩显微组分的浮选分离及富集物的低温热解产物特性研究 赵 伟,张晓欠,周安宁,杨志远 527-533
4 氧化钙对流化床燃煤飞灰中砷的淋滤特性影响 焦发存,周博涵,闫玉乐,周玉辉,董众兵 534-538
5 双电层电容器用新型无灰煤( HyperCoal) 基活性炭的制备 黄珊珊,赵小燕,谢凤梅,曹景沛,魏贤勇,宝田恭之 539-544
6 黑液与石油焦共热解及其产物特性研究 王贵金,郭大亮,袁洪友,周肇秋,阴秀丽,吴创之 545-551
7 生物质高级再燃脱硝的影响因素与元素释放特性 郝江涛,于 伟,卢 平,王秦超,何 楠,祝秀明,徐森荣 552-559
8 电石渣在煅烧/氯化反应中的 HCl 脱除特性研究 谢 辛,李英杰 560-566
9 甘油酯化降酸反应过程研究 孔 蓉,马 莹,姚志龙,孙培永,张胜红 567-572
10 Effects of oxidation pretreatment temperature on Kovar used as CO2reforming catalyst Sharon Rose de la Rama,Hiroshi Yamada,Tomohiko Tagaw a 573-581
11 Distribution of Al and adsorption of NH3in mordenite: A computational study GUO Hai-yan,REN Jun,FENG Gang,LI Chang-sheng,PENG Xing,CAO Duan-lin 582-590
12 Highly dispersed Ni / SBA-15 catalysts prepared w ith different nickel salts as nickel precursors: Effects of activation atmospheres REN Shi-biao,SHEN Zhou,ZHANG Ping,WANG Zhi-cai,LEI Zhi-ping,PAN Chun-xiu,KANG Shi-gang,SHUI Heng-fu 591-596
13 焙烧温度对 Pd-Cu/凹凸棒土 CO 常温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王永钊,程慧敏,范莉渊,石 晶,赵永祥 597-602
14 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 CeO2/ CuO 催化剂用于富氢气氛中 CO 优先氧化 樊祺源,白 雪,曾尚红 603-608
15 吡啶甲磺酸盐离子液体的固载化及其在聚甲醛二甲醚合成中的催化作用 张朝峰,张海新,陈树伟,李瑞丰 609-615
16 含硼杂原子 Na-B-ZSM-5 分子筛对甲醇脱氢制甲醛反应的催化性能 汪青松,李 工,郭剑桥,黄敏建 616-624
科技核心期刊征稿:三门核电一期工程二回路pH控制方案研究
摘要:文章以三门核电一期工程AP1000机组为例,分别对采用氨水和乙醇胺(ETA)为控制剂的两种常用pH控制方案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三门一期最终选用氨水pH控制剂的高AVT方案的原因;说明了pH控制方案应根据电厂实际配置和经济性来选择,对后续核电项目二回路pH控制方案选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AP1000机组,全挥发处理,pH控制方案,氨水,乙醇胺
1 概述
压水堆核电站中,对二回路的水质要求比常规火电更加严格,这是因为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是一回路压力边界最薄弱的部位,而其腐蚀主要是二回路侧的各种腐蚀。二回路系统其他设备如受到腐蚀,大量的腐蚀产物将会随着给水进入到蒸汽发生器,使得蒸汽发生器内腐蚀沉积物增加,腐蚀性环境形成,加速腐蚀的发生,威胁到整个核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营,因此,二回路水质需严格控制。研究发现,合理控制二回路的pH值能显著减少腐蚀产物的形成和沉积,保证二回路系统设备特别是蒸汽发生器结构材料的完整性,提高核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和可利用率,因此,对二回路pH控制方案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