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学报》北大核心科技期刊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发布时间:2015-05-27
《发光学报》简介
期刊名称:《发光学报》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22-1116/O4
国际标准刊号:1000-7032
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杂志简介】
《发光学报》创刊于1980年,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以发光学、凝聚态物质中的激发态过程为专业方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发光学报》由徐叙瑢院士和范希武研究员担任名誉主编,申德振研究员担任主编。编辑部拥有编辑3人,他们全部拥有大学毕业文凭和高级职称的人员。《发光学报》的任务是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科研和技术成就,及时报道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开展学术讨论和交流,提高从事本学科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为提高我国该学科的学术水平服务。本刊的读者对象是从事上述领域科研和生产的专业科技人员和相关大专院校师生。2009年《发光学报》的影响因子:1.12。
主要学术专题包括:激发态过程的一般问题;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辉光、阴极射线和等离子体发光;高能粒子和闪烁晶体;太阳能电池以及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生物材料的光学特性;非线性光学和集成光学;绿色照明工程等。本刊除设有“研究论文”栏目外,还开辟了“研究快报”和“研究简报”专栏,以供广大作者尽快刊登报道上述研究领域的最新结果和进展。本刊的读者对象是从事上述领域科研和生产的专业人员。
本刊除设有“研究论文”栏目外,还开辟了“研究快报”和“研究简报”专栏,供广大作者尽快刊登报道上述研究领域重要的最新结果和进展。欢迎广大研究人员光临我们的网站并投稿!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2000年获中科院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2001年首批进入期刊方阵
2004年被选入中国科技期刊精品库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研究快报、简讯。
2014年06期目录参考:
1. InAs 量子点引入应力对调制掺杂结构中二维电子气输运特性的影响田海涛,王 禄,温 才,石震武,孙庆灵,高怀举,王文新,陈 弘637-642
2. 煅烧温度对 Ba1. 2Ca0. 64SiO4∶ 0. 10Eu,0. 06Mn 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李湘祁,张 懿643-648
3. 量子点尺寸对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影响李晓坤,张友林,孔祥贵649-653
4. 纳米结构 ZnO 薄膜的制备及其疏水特性焦 杨,徐 旭,周晨露,詹晨迪,郭梦瑶,范海波,陈源清654-659
5. 1,1-二( 苯并咪唑-2-基) -2-( N-乙基咔唑-3-基) 乙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钱 永,王建军,张 蓉,徐燕梅660-665
6. 水热制备 Sr( MoO4)x( WO4)1 - x固溶体微晶及其发光性能钟 诚,吴 云,李 涛,周 婷,赖 欣,毕 剑,高道江666-671
7. 形貌依赖的 ZnO 阴极射线发光性质研究吕珊珊,楚学影,王记萍,方 芳,李金华,方 铉,魏志鹏,王晓华672-677
8. 不同 Ar/O2气压比例条件下立方 MgZnO 薄膜生长特性及紫外光吸收特性韩 舜,彭 赛,曹培江,柳文军,曾玉祥,贾 芳,朱德亮,吕有明684-688
9. N2流量对 N 掺杂 MgZnO 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高丽丽,李永峰,徐 莹,张 淼,姚 斌689-694
10. In2O3/ CuO 纳米异质结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质研究李晓梅,吕 娜,梁士利,李兴华695-700
11. 紫外发光增强的石墨烯-氧化锌纳米复合物吴春霞,张双鸽,何自娟,刘 栋,李金榜,张海君701-705
12. 水热法制备的荧光碳量子点王 莉,吕 婷,阮枫萍,邓德刚,徐时清706-709
13. 镀膜法改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陈云龙,郑加金,蒋宇宏710-716
14. 基于双极传输母体的高效有机磷光发光器件高 强,尹勇明,于 晶,纪永成,闻雪梅,刘士浩,谢文法717-721
15. Al 掺杂浓度对 ZnO 陶瓷释能电阻材料性能的影响杨胜辉,邓 宏,韦 敏,邓雪然722-726
16. AlN 缓冲层对 Si 基 GaN 外延薄膜性质的影响陈 翔,邢艳辉 ,韩 军,霍文娟,钟林健,崔 明,范亚明,张宝顺727-731
17. 溶剂热制备锂电池负极材料 CNT-ZnFe2O4及其电化学性能张天时,于小洲,王慧远,高 青732-736
18. MIM 结构的 SPP 模式理论与仿真计算研究陈佳音,刘国军,王江安737-741
19. 集成芯片LED 场地照明灯新型叠片散热器热分析何 凡,陈清华,刘娟芳,刘 娇,柴伟伟742-747
《发光学报》杂志编辑部投稿要求:
1.论文请按下述顺序撰写:题目,作者姓名,作者所在单位的对外名称,单位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以第三人称书写),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以第三人称书写)。
2.研究工作报告的正文格式包括:引言,实验工作,主要实验工作结果和分析讨论以及结论4大部分。“研究快报”的正文限3页,可不受上述格式的限制,但要给出中英文摘要。
3.摘要。中文摘要内容要求200~300个汉字的篇幅。英文摘要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形式),作者所在单位,摘要的正文和关键词。本刊要求英文摘要应有A4纸1页的篇幅。英文摘要正文部分大约需有300个英文单词。可不限于中文摘要的直译,其内容包括:论文工作的目的简述,即作者想要解决哪些学术或技术问题;主要实验内容简述;实验结果、分析和所得结论以及论文的创新和意义所在。
4.文中的插图、照片和表格要附在正文的相应位置,并应以中英文对照地给出图注和表注。5.文中所用外文字母或符号,都要清楚地给出(符合量与单位的国家标准)。不同文种的字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等,都应易于辨认,不可混淆,必要时可用另页标注清楚。
6.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附在文后。尚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刊登引文的刊名、卷、期和页码均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1)期刊:[编号]作者姓名(姓前名后).引文题名.刊名,年份,卷(期),起止页码。所有以中文发表的引文,请按上述顺序对照地译成英语,并在该引文的最后注明(inChinese)。
(2)书籍:[编号]作者姓名〖DK〗(姓前名后).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3)会议论文:[编号]作者姓名.引文题名.论文集名,会议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编号]作者姓名.学位论文题名,保存地点:保存者、年份。
(5)专利文献:[编号]专利申请者姓名.题名.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化工论文发表:一种接触氧化滤柱沿程水质指标变化的研究
摘要:接触氧化法对于去除水中铁、锰及氨氮效果显著,试验着重探讨成熟滤柱在改变滤速时对铁、锰及氨氮的沿层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滤柱高度低于 30cm时,出水总铁含量低于0.3mg/L,其中当滤柱高度低于150cm时,对铁的去除率达到75%;在滤柱高度低于30cm时,出水锰含量低于 0.1mg/L;当滤柱高度低于10cm时,出水氨氮浓度低于0.5mg/L。
关键词:化工论文发表,接触氧化,沿程,铁,锰,氨氮
接触氧化除铁锰[1-2]理论的发现对于地下水除铁、锰具有重大意义,八十年代初期在我国得到了迅速推广。滤速[3]是影响接触氧化法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验通过改变滤速,探讨不同滤速下,一种成熟滤柱的沿程水质[4]指标的变化。
相关阅读:《发光学报》杂志投稿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