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转民》杂志须知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5-06-12
《中国军转民》简介
期刊名称:《中国军转民》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周期: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11-4014/N
国际标准刊号:1008-5874
主办单位: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主管单位: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杂志简介】
《中国军转民》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级期刊。杂志是我国目前唯一带有“中国”字头的军工行业综合性期刊,具有独有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办刊目标是把杂志打造成展示、交流、服务的全新平台。这里将成为展示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平台。将密切关注、配合有关政策,紧密跟踪和深入报道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大力宣传国防科技战线精英人士的感人故事;深入剖析成功企业的壮丽风采,揭密知名产品的巨大魅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奏响主旋律。将成为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集理论探讨、工作研究、思想交流的平台。这里既有军工各行业之间的交流,也有军工行业与国民经济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将全力推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政方针的实施,努力促进军民企业良性互动,推动先进技术共享发展,努力为中国的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将把握主题,服务大局,精益求精。坚持“一个主线、两个贴近、三个突出”的工作原则。即:紧紧抓住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主线。贴近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与时代同步;贴近军工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以人为本,认真策划,坚持重点文章突出;典型案例突出;行业特点突出。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万方,维普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①卷首语
用精辟的文字介绍本期最重要的内容,高屋建瓴,画龙点睛。
②封面故事
做到构图精美,文字简捷,让读者透视其精彩,了解其背景。
③风云人物
展示国防工业战线举足轻重的成功人士,介绍其成功故事、感人的个性特点,美谈励志。
④企业风采
展示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迎风击浪的壮丽风采,探寻其成功路径和经验,介绍其拳头产品。
⑤军工论坛
围绕当前国防工业关注的话题,请各方面专业人士结合实际,发表高论,进行思想交锋。
⑥国际视野
重点阐述国际军工发展的动态、趋势,规模、地位和重要产品,分析点评,洋为中用。
⑦研究探讨
发表有关军工发展、军转民的研究成果和思考建议,研究探讨,为政府和科研院、所、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⑧文化天地
探索文化与发展相互关系,讲述军转民的故事等等,生动,活泼,百花齐放,增加杂志的可读性。
2014年04期目录参考:
1 纳米分散技术应用交流会在京举办 邹晓霞 范红梅 11
2 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情况及启示(一) 金一南 12-15
3 在军民融合式发展实践中实现互促共进 高成贵 16-19
4 习近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思想初探 赵淑珍 19-21
5 打造特色品牌工程 唱响军工国企“好声音” 李晓义 计方胜 22-24
6 创新升级调结构 科学谋划夺先机——中船风帆股份有限公司发展侧记 杨建峰 25-27
7 江南公司将出台投入产出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成莉 27
8 江南电子测控技术将用于某型运载火箭 刘凡 27
9 四驱发力 奔向兵器灿烂的春天 魏军 28-30
10 解决问题是大事 余建华 30-31
11 七〇五所荣获西安高新区“军民融合示范企业” 杜兴民 32
12 大气 灵气 虎气——记江南公司标兵黄冬元 方钢 33
13 巧解难题创佳绩——记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侯根兴 王艳萍 于萍 34
14 论型号装备“六性”管理组织及职责 刘安定 胡勇 王子田 35-37
15 浅谈信息化装备大型综合试验质量监督 朱彩云 牛少红 38-39
16 型号装备“六性”评审内容探讨 魏志鹏 王欣 严鸿瑞 40-42
17 七二二所 SVC 无功补偿设备顺利交付铁路运行 宋泽宇 43
18 中航工业昌飞生产的直 8 某型机参与搜救马航失联航班 江非 43
19 新型电磁屏蔽工艺技术研究 苌军红 44-46
论文发表代理机构投稿:试论当代中国政治整合机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带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阶层间和群体间的冲突和矛盾,如何通过政治整合机制协调社会各群体和各阶层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议题。然而,当前我国政治整合机制呈现出政府间过度竞争、政治整合方式缺乏与时俱进、政治整合路径互动性不足、政治整合机制缺乏对道德建设的投入以及政治整合与政治分化发展不均衡等局限性,阻碍政治整合机制发挥其应有的优势。针对以上不足,当前党和政府应在提升政府行政行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探索政治整合资源与途径、加快政治参与机制建设、构建新型文化道德体系以及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提高政治整合机制的运转效率,推动我国政治发展。
〔关键词〕 论文发表代理机构,中国政治,政治整合,政治分化,改善民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11JZD030)
〔作者简介〕杨渊浩,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 1300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个体意识、所有权意识逐渐成熟,使得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自身的生活状况紧密联系起来。公民对生活状况需求的内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不断丰富,从而推动政治整合机制建设、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成为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讲,政治分化与政治整合的有机统一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政治分化与政治整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过度强调政治分化将会导致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凝聚力较低、政治秩序混乱,而过度强调政治整合则会降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积极性、导致经济资源匮乏、政治生活单调乏味、社会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在打破原有社会结构的过程中,利益群体的重组和新利益群体的形成使得各利益群体在寻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通过政治整合机制协调各利益群体和各阶层间的矛盾与冲突、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议题。
相关阅读:《中国军转民》杂志版面费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