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ack
月期刊咨询网
当前位置:首页>>科技期刊>>正文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科技期刊论文


所属栏目:科技期刊
发布时间:2016-05-31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科技期刊论文

期刊名称:《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周期:季刊

国内统一刊号:51-1640/N

国际标准刊号:1671-8755

主办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主管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获取相关优质资源      获取2023中科院分区


  期刊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其前身《四川建材学院学报》于1991年经国家科委(国科发情字[91]211号)批准成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刊物。1994年更名为《西南工学院学报》(国科函[1994]117号),2002年更名为《西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川新出办[2002]23号)。

  本刊是西南科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季刊)。办刊宗旨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为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术交流、推进我校的教学科研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培养人才服务。

  本刊以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它有关人员为读者对象。主要刊载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论文、技术报告,大量吸收校外作者的优秀科技论文。主要栏目有: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制造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等。

  本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哥白尼索引(IC)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期刊栏目:

  信息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制造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与工程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哥白尼索引(波兰)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BMI/E-51/DDS/纳米 SiO2 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陈永龙,胡程耀,霍冀川,马红芳,邓超月,CHEN Yong-long,HU Cheng-yao,HUO Ji-chuan,MA Hong-fang,DENG Chao-yue

  新型二茂铁基聚合物对低密度聚乙烯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徐启奎,缪飞,蔡靖,张全通,王鹏吉,胡小平,XU Qi-kui,MIAO Fei,CAI Jing,ZHANG Quan-tong,WANG Peng-ji,HU Xiao-ping

  TMPTMA 对 γ射线交联三元乙丙橡胶性能的影响 赵文,许云书,徐乐,徐光亮,ZHAO Wen,XU Yun-shu,XU Le,XU Guang-liang

  压力对掺氮纳米金刚石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许立,熊鹰,王兵,袁稳,XU Li,XIONG Ying,WANG Bing,YUAN Wen

  三维激光成型固化光敏树脂的力学性能研究 伍璧超,卢玉斌,WU Bi-chao,LU Yu-bin

  锕系核素烧绿石模拟固化体化学稳定性研究 王烈林,谢华,文清云,邓超,张可心,WANG Lie-lin,XIE Hua,WEN Qing-yun,DENG Chao,ZHANG Ke-xin

  某矿山尾矿库坝体隐患分析及治理研究 刘加冬,邱宇,路洪斌,LIU Jia-dong,QIU Yu,LU Hong-bin

  康定县炉城镇郭达后山危岩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吕锦雄,刘岁海,郭晓宏,LV Jin-xiong,LIU Sui-hai,GUO Xiao-hong

  局部带方钢管交叉支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郭永祥,雷劲松,GUO Yong-xiang,LEI Jin-song

  考虑填充墙作用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王红红,雷劲松,WANG Hong-hong,LEI Jin-song

  成都某超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可行性分析 蒋媛,刘开强,JIANG Yuan,LIU Kai-qiang

  城市环境多样性地图在教育建筑布局设计中的应用 罗丹妮,薛哲益,LUO Dan-ni,XUE Zhe-yi

  工业工程与管理论文:电能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建设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摘 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生产生活以及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长,而当前我国社会比较有限的电力资源与持续增长的需求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电力公司在持续扩大发电容量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加强智能化电网的建设与优化自身的营销管理,而在这一过程中便涉及到电能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建设工作。在新形势下,电能信息采集及监控系统需要在传统负荷统计的基础上扩大采集对象,努力实现对中小电力用户及居民用电信息的全覆盖采集,从而加强对用电力应用的监控管理。众所周知,电能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电能采监系统)的建设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对此,文章在阐述电能采监相关技术重要作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几种主要的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电能信息采集与监控,相关技术,问题研究

  当前,资源配置中市场越来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持续推向深入,电力市场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而电能信息的采集与监控的主要工作已经从传统的符合控制转成为用电服务,并因此拓展了电能数据采集、远程抄表、计量异常监测等功能。电能采监中的相关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收集各种信息,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及时发现企业用电服务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并给予及时处理解决。具体而言,电能采监中的多种技术包括电能计量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多种,是电能采监系统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核心技术。


热门问题解答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