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社科类论文发表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发布时间:2016-09-2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简介
期刊名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周期:双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0257-2834
国际标准刊号: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主管单位:教育部
期刊简介: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于1955年7月,双月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出版。以弘扬先进文化、繁荣学术研究为己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倡导学术观点创新、学术体系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努力为提出新理论、形成新学派、取得新成果搭建理论平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在办刊上注重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科学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既倾心探索学术理论,又密切把握时代脉搏,追踪学术热点,关注理论前沿,走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之路,刊发了一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力作,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以高雅的学术品位和严谨的学风,在学术界和期刊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期刊栏目: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开设'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边疆考古与华夏文明'、'数量经济理论及应用'等特色栏目和 '探索当代中国哲学的道路'、'法律全球化研究'、'政治文明与政府治理'等专题栏目,面向国内外学者征集优秀稿件,努力把特色专栏办成反映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前沿阵地,根据学术热点和时代特点不断推出专题栏目。学报遵循吉林大学'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倡导潜心钻研,实事求是,厚积薄发的严谨学风,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刊发了一批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术力作,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
社会学论文发表:慈善文化进社区:意义、挑战与路线图
〔摘要〕 慈善文化进社区是将慈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培养人们慈善习惯的重要举措,也是社区建设的应有之义。慈善文化进社区对弘扬慈善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实现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慈善文化进社区适应了我国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社会现实,能够起到连接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区、社区与社会的作用,从而促进普遍信任的建立、社会资本的提升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慈善文化进社区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包括社会原子化倾向、社区参与不足、社区教育不完善和慈善文化进社区实施方案欠缺等。通过组织慈善活动等非正式教学的方式、志愿储蓄银行、社区慈善超市、成立社区基金会、开展社区公益创投、发展社区学院和出台详细的慈善文化进社区实施方案等途径,多管齐下促进慈善文化真正进入社区、深入人心。
〔关键词〕 慈善文化,社区建设,现代慈善
从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转型是当前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影响我国慈善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与传统慈善的救济模式不同,现代慈善强调慈善的专业化发展和全民平等参与。实现慈善的现代转型、达到全民慈善的目标,必须营造人人慈善的文化氛围。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知识、重塑慈善观念是营造慈善文化氛围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现代慈善转型的重要因素。慈善文化氛围的营造总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展开,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营造慈善文化氛围的重要场所。2014年11月24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要着力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1〕这是以中央政府的名义第一次提出要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凸显了社区在营造慈善文化氛围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