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图书馆学报》图书馆期刊版面费多少钱
所属栏目:文学期刊
发布时间:2017-01-03
《四川图书馆学报》简介
期刊名称:《四川图书馆学报》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期刊周期:双月刊
国内统一刊号:51-1073/G2
国际标准刊号:1003-7136
主办单位:四川省图书馆学会
主管单位:四川省文化厅
【杂志简介】
《四川图书馆学报》是由四川图书馆学会主办,四川省文化厅主管的双月刊。它创刊于1979年,为16开。它是ASPT来源刊和中国期刊网来源刊,出版地为四川省成都市。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会、四川省科协优秀期刊奖
四川省社会科学质量一级期刊
被载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被收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获“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证书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等本刊
【栏目设置】
理论与事业研究、现代技术、资源建设、读者工作、参考咨询、院校图书室、文献研究、图情史苑等。
2014年01期目录参考:
1 破解体制迷局 推进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中国图书馆年会第20分会场专家点评 周晓红;陈绍红;杜柳; 2-5
2 试论《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条例》对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刘效;冉格;李庆军; 6-9
3 公共图书馆立法再探 宋建军; 10-12
4 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 麦淑平;黄思玉;梁映雄;梁晖;张材鸿;吴赛娥; 13-16
5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绩效评估的初步探讨 叶云;唐晓平; 17-19
6 民族地区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思考 贺媛南; 20-23
7 浅论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 赵学军; 24-27
8 针对读者的公共图书馆推广活动研究 马崴;程莹;李迎; 28-30
9 中国公共图书馆学前儿童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李佳; 31-34
10 浅析公共图书馆与儿童阅读推广 王楠;李彧; 35-38
11 论“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深服务 庄云勇; 39-42
12 浅谈手机图书馆的服务 张娟婷; 43-45
13 流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对策 王荣立; 46-48
14 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实例研究——以邓小平图书馆为例 向媛; 49-52
15 浅议地方馆文献资源建设——以四川省图书馆为例 付玉贞; 53-55
16 浅析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与利用 樊克兰; 56-58
17 试论图书馆期刊工作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林岫; 59-64
18 高职图书馆编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菅红; 65-67
19 公共图书馆开展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思考 陈翔; 68-71
20 十六国旧史存亡探析 魏俊杰; 72-75
21 十卷宋本《金石录》递藏源流辨正——兼考明代藏书家朱大韶生平 林卫东; 76-79
《四川图书馆学报》杂志编辑部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社科论文发表:“助学超市”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摘 要】高校资助工作既要求解决贫困学生暂时的经济困难,顺利走上求学之路,又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资助是手段,育人才是最终目标。“助学超市”能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解决学生困难问题,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各高校重视。本文将从“助学超市”的定位、管理、运行等方面阐述如何发挥“助学超市”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助学超市,高校,资助育人
高校“助学超市”最根本的目的是资助育人,保障困难学生群体的最低生活需求。建立高校资助育人一体的救助平台、实现社会剩余资源的转变是帮扶育人困难学生群体的核心内容。高校“助学超市”的建立无疑具有经济、助学和社会方面的意义,更具有文化价值观方面的深远意义,一方面能达到帮扶困难学生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起到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