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论文发表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时间:2011-05-26 08:32:45 更新时间:2011-05-26 08:41:44
浅论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
刘静
[摘要]艺术的创造,是建立在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知识涉猎、丰富的生活阅历基础上的。因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要想培育出成功的学生,就必须在裴亚光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本文阐述了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原因剖析,进一步提出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
艺术设计,指的是建立在科学与艺术基础上,对形式、色彩、结构的设计与实施。艺术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设计者对知识的涉猎非常广泛,比如科学、艺术、生活、文化、政治、自然环境、经济等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艺术创作和设计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意境。艺术设计专业其根本任务就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使人们获得情感和审美上的享受,艺术设计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的重任。
一、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很久以来,人们往往重视专业能力忽略素质,甚至认为掌握了几个常用的设计软件就可以走遍天下。近几年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招生质量有所下滑,学生进校后加强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视觉观察力和感受力,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及成因
(一)现状近年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课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没有充分考虑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安排,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课程和其他专业一样要求,致使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效果差;少数文化课教师认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学中不注意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方法简单,一刀切,导致教学效果较差等。
(二)成因分析
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扩招后存在的普遍现象面对我国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新形势,扩招后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以往呈现下滑趋势,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状态。专业素养和素质的底蕴都不够,再加之艺术设计专业的文化考试录取分数线比其他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一般要低得多,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素质不让人乐观。
2.受到艺术设计教育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艺术教育的结构和培养方式是通过吸收前苏联和日本的设计理念、管理方式逐步转型而形成体系的。近年来全国很多综合性大学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而教育模式基本上采用一些艺术类院校的培养体系,开设相应的专业及文化课程,在实践中重视基本技法训练,重视设计软件运用,而对学生理论基础学习、创新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塑造等方面显得较为缺乏,因此在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失去了提高素质的机会。
3.社会因素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部分学生生活条件优越,致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容易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左右;另一方面由于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思潮的渗入,社会上普遍形成了一种“实用主义”思潮,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不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积累,急于求成,心态浮躁,不动脑筋,借鉴抄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三、加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1.分年度进行专业市场调研,据此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合理制定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发展很快、走在时代前沿的学科,需要每年在修订教学计划之前进行全面的专业市场调研。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由教研室成员共同协商、讨论,制定出紧跟专业发展、市场发展的合理的教学计划。
2.基础课教学强调针对性、联系性,以全面、够用为原则
实际上,基础课对设计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基础作用,扎实、全面的基础课功底是做好专业设计的稳固基石。但由于高校院校学制较短,因此,基础课教学必须强调专业针对性,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联系,以全面、够用为原则。
3.加强学生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教育
除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以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技能是设计师的“另一只手”。包豪斯时期已开设有材料学、物理学等科技课程与簿记、合同、承包等经济类课程。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世界成功的职业教育业已证明:职业教育的师资与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犹如“水与舟”的关系,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强调教师是一种必须经过严格的、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而获得专门知识和技术的职业,强调教师的就职前教育与就职后进修的连贯性。另外,也应有一定数量的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和科研机构的高级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建立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三) 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采用量化评分标准,就是将整个实践教学过程量化,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设定考核项目与分数。量化评分标准对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正确反映学生学习成绩,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实践教学过程正常进行的有力手段。
(四) 坚持教学的开放性
艺术需要创新,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对艺术创新十分重要,它能够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及设计的热情,从而增强师生们的成功感,充分开掘人的潜能。学校应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例如聘请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的设计比赛,加强与兄弟院校及其他相关专业领域的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具有浓厚设计氛围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黄超. 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与设计创新思维关系的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5).
[2]万学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素质教育与就业分析[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