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创新模式探讨-发表职称论文网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5-26 08:57:48 更新时间:2011-05-26 08:41:47
安全管理创新模式探讨
周巍
摘要:安全生产无小事。本文就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在安全管理创新模式下,坚持安全管理方法的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控制生产安全事故、取得良好的安全生产绩效的客观需要。针对企业改制工作的初步完成,确立安全管理由经验型向技术型转变、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变、由事故处理型向事前预防型转变的基本思路和创新安全管理方法。
1企业安全管理创新的方法
1.1实现动态的全面安全管理
(1)开展动态的安全目标管理
目标可以告诉员工需要做的事情以及为此需要付出的努力。安全指标任务作为目标分解到本系统各个部门和个人,各个部门和个人严格地自觉地按照所订目标,采取一系列保证措施,把目标层层分解,落到实处。管理人员则围绕自己的目标和下级目标,进行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应用戴明管理原理(PDCA循环),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建立一个动态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2)全员安全管理
就一个生产企业而言,所谓全员安全管理,就是从公司总经理、车间主任、班组长到安技人员,党委、党支部和党小组,人事、教育、技术、劳资、基建、财务、卫生、行政等各部门,工会和团组织的各级领导直到每一个工人全都参加安全管理。全员安全管理必须注意的是:各级领导参加安全管理,是全员安全管理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安全工作将寸步难行,一切安全工作都将无法实施。实行广大职工都参加安全管理的群众路线,是全员安全管理的基础,一旦基础动摇了,全员安全管理就必定落空。国家一再要求“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全过程安全管理
全过程安全管理是指抓好一个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的安全管理。即一个产品从工程的酝酿、选址、设计、施工、试车、投产、检验、销售、服务、运输等等,一直到更新、报废、扩大再生产的全过程,都要进行安全管理。国家颁发的“三同时”规定就是全过程安全管理的一个范例。
(4)全方位安全管理
在安全工作中,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各级组织要统筹兼顾、合理分工、协同作战,纵向上互相监督,横向上互相保证。切实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营造一个齐抓共管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各把其关,实现各路出击抓安全。
1.2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制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及其实施办法,注重实效、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不凑数量。减少人为失误和违章现象,创造一个安全、文明、舒适的作业环境,达到群防、群治、群控的目的。改变多年沿袭而成的不良作业习惯,把安全、操作、技术三大规程按作业程序和安全要求紧密衔接起来,做到上上下下明确责任,层层严格控制,时时刻刻检查防范,大小事故无一发生。作业有程序,管理有标准,动作有规范,从而使企业的传统安全管理真正转到现代安全管理的轨道上来。
1.3开展“6S”管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良好的现场作业环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为了改善现场安全作业环境,提高现场本质安全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一方面应树立“企业内部顾客就是下一道工序的员工”的观念,把安全问题堵在本生产厂、本车间、本班组内解决,给下游厂、车间、班组、工号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和秩序;另一方面企业可推行定置管理,促进基层深化自主管理、自我约束的力度,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在一定劳动空间内,合理的安排好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间的关系,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不但可以节省劳动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可以保障使职工在方便、高效的条件下,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1.4构建应急处理机制
安全管理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是企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机制;同时,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在当前也正变得越发必要。按照传统的方式仅仅对死亡和重伤的数据进行统计,而是要按照国际通行的《GB-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实行新的统计,反映真实情况并提高资料的可比性,以利于横向协作和为政策制订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调研、开展评价的基础上,也须协同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以确保重大社会性灾害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2实施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凡重大的检修、安装拆除项目,坚持一个工程一个安全措施制度,遇有问题,安全人员必须到场监护。危险工作实行审批制,在实施危险作业前,都必须制订可靠的安全措施以及应急措施,向安全、消防等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作业。
3加强对工程的安全管理
首先,坚持“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根据相关规定,督促安全管理,实施必要的检查、监督。安排生产作业任务、召开安全生产调度会、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等均要求对方参加。
其次,在安全管理上加强相互协作,对相互间的交叉作业,明确规定作业中要相互交底,互相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相互对在各自作业区域的人员安全负责。
4重视安全技术的创新
安全技术的创新就是针对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及特点,积极依靠技术进步,研究推广应用新的先进技术,这是实现生产过程本质安全化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从有限的资金中筹措费用用于安全技术和新的生产工艺研究,进行安全技术攻关,努力提高安全技术的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工作,每年年初确定企业重点安全措施项目,确定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并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考核,确保各项重大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石少华,乌卜燕云.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2】刘铁民,李克荣.安全生产管理知识[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3】刘德辉.建设务实高效的企业安全文化[J].现代职业安全,20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