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发表论文
所属栏目:电力论文
发布时间:2011-05-31 08:21:56 更新时间:2011-05-31 08:54:55
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黄喜才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离不开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施必须通过调查和测量确定其面积和权属,准确的面积和土地权属是进行土地登记发证的先决条件。因此,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现就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谈谈测量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情况。
一、勘测定界的技术依据与勘测内容
1.勘测技术依据。为保证测绘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要求,并获得最佳的勘测成
果,采用的技术依据如下:参考《1:1000土地利用现状图》,执行《CJJ8-85》城市测量规范。执行《1:500~1:2000地形图图式》。
2. 勘测内容。在以往的地形测量中,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地物,即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一种是地貌,即把地面的高低起伏形状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出来。而土地开发整理的勘测内容不仅涵盖地形测量的两大要素,还需要表示地块的范围、面积、权属及地类等。
二、测量与成图方法
1.测量方法。土地开发整理所使用的勘测图,是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为完成这项工作,有条件的,需在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测区基本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密来满足测图需要。一般情况下,顾及到作业的方便、经济合理、条件的限制及其适用意义的考虑。近几年勘测的面积大多数在1000亩以下,所以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自开展这项业务以来均未联测国家控制网。只是采用“自由定位”的方法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布设一定数量的控制点,再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利用电子平板采集野外数据。
2. 关于坐标系。由于GPS的普及,在实施单位不作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测量单位一般都采用“自由定位”的方法来确定坐标。若今后根据需要被整理地块的“自由定位”点坐标换算到1954年北京坐标系,只需要在原来三个“自由定位”点上与国家网联测,计算出旋转角度、平移增量以及缩放比例,就可以实现全部点的换算。
3. 比例尺问题。近几年来,在土地开发整理地块勘测的过程中,比例尺一般不作
具体规定。只要不跨幅测量,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地块面积的大小,图幅的清晰程度以及图纸幅面,自行调整安排比例尺。从以往测量情况看,比例尺大致在1:500—1:3000之间,个别比例尺达到了1:5000。
4. 成图方法。近几年,由于计算机的大量普及,再加上测绘技术的不断升级,目前的成图方法高效、快速、美观,只要将野外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然后利用专业绘图软件进行编辑,就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在绘图仪中输出彩色或黑白图件。
5.上交成果资料。上交的成果需经有关部门核验,成果必须准确、清楚、齐全。上交资料包括以下各项:
(1) 待开发整理地块的勘测图。
(2) 平面及高程控制点成果表。
(3) 勘测技术报告。
三、 勘测与变更调查、土地登记相结合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举措,同时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由于土地地块改变和归并,势必会涉及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其他项权力的调整。因此,勘测与变更调查、土地登记如何结合起来,是我们完成开发整理任务后必须面对的问题。
勘测前,在一万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圈出开发整理地块的范围,再到实地找到其对应的位置。范围内如果有权属关系,还需要权属双方清晰界定每个土地所有者土地的位置和界线,才能进行勘测,最终得出详实面积和勘测图。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完成后,可以采用原权属界线,但当土地经过开发整理后,权属界线已不明显,这就要求测量人员将权属界线进行准确的放样。如果确实需要土地权属调整的,应实地进行划分,确定界线,按土地详查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相应的认界手续,编制符合土地详查规程的权属图,并及时确认土地权属,然后进行土地登记造册。
四、建议与体会
1.关于确权定界。测量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排头兵,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尤其是权属定界,当牵涉到多方利益时,必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在场指界。这不仅直接关系到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避免日后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2. 关于高程测量。廊坊市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中,同样没有引入1985国家高程基准,因此,勘测图中的高程大多是相对高程,即假定高程,它虽然对土方量的计算没有多大影响,但对排水灌溉的合理布置会产生一定的限制。
3. 关于地类的确定。地类的确定基本上是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准,但当实地地类、界线发生变化时,只能在万分之一土地详查变更图上截取其相对位置展绘到勘测图中,虽不可行,但也只能如此。
4.关于图斑面积。在土地开发整理的地块中,可能有数个图斑,在万分之一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每个图斑都有它固有的手工量算面积。同样的图斑经过仪器勘测后得出的是解析面积,精度相对较高,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两者面积不一致,如果两者面积之差超过允许范围或者更大,变更时只能采用其中的一个面积,究竟采用哪个面积合适,值得探讨。
5.关于测量联入国家控制网。建议在条件成熟、经济能力能承受的情况下,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将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联入国家控制网,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勘测图。
6.实践证明,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既增加了耕地、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又改善了农村社会环境,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深受群众欢迎的事业。作为测量工作者任重道远,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应提供最佳的规范化服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