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绘技术及质量控制-发表论文网
所属栏目:工业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6-01 08:19:31 更新时间:2011-06-01 08:02:29
土地测绘技术及质量控制
陈洪峰 孙谦让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变更情况正在展开大规模的调查工作,所采用的调查手段主要有遥感技术、JX-4ADPW 技术和航空摄影测量,这三种调查手段有其各自的优势之处,在调查工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分析影响测绘质量的因素,提出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 遥感技术 航空摄影测量
日常土地测绘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土地测绘成果的使用需要。主要包括:地籍图测绘、日常宗地测绘、建设用地项目竣工复核验收测绘等。下面就日常土地测绘工作的质量控制谈一点笔者的认识,以供同行参考。
1 采用遥感技术实施测量
遥感技术(RS)是20 世纪60 年代初兴起的一门新技术,其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的。
1.1 解译标志的建立。找出遥感影像中土地利用变化的位置是遥感技术在动态监测中应用的关键。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方法主要有影像—影像对比判读等。在工作实践中需根据具体情况特点选择利用合适的方法,有时需要配合使用,才能准确发现变化区域,达到动态监测的目的。在通过实际调查和布设样方,到最后利用Mapgis 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计算机的套合,同时根据影像中相应位置的纹理、颜色,建立相关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标志。
1.2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在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前需对波段组合进行选择。目前,遥感影像的融合方法主要有基于贝叶斯法则的分类融合、基于小波理论的特征融合;以像元为基础的加权融合等。利用上述方法融合后的影像既融入了TM假彩色影像的波谱特征,又保留了原来SPOT 影像的清晰度,使SPOT 影像成为了一个包含丰富信息量的假色彩影像,从而提高了影像的解译精度,便于专题图的制作。主要方法有:光谱增强处理等。
2 采用航空摄影进行测量。
使用航空摄影资料可以非常便捷地依据影像对地类、地形以及权属界线进行外业调查和标绘,从而使外业权属双方进行指界、判断不同地类之间的界线。
2.1 收集整理资料:原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图幅接合表;原有的土地权属、行政界线图;明确各个镇、村、村民小组的行政代码;调查本县内河流、道路的等级划分;涉及更新调查的城镇初始和日常地籍已调查的成果资料;近期土地利用现状变更的批准文件及其附图;航摄资料及航摄基础数据。
2.2 地形调绘。地形调绘可将航片放大后在其上进行,放大比例尺通常在1:4000 以上较合适。能通过航测内业明确判读的可不调绘整饰,当在像片上同时表示地形调绘和地类调绘有冲突时,以地类为主表示;地类调绘又能同时放映地形调绘内容的,地形调绘则不表示。对于新增的地物,既要外业量取周围地物间距,同时在放大的调绘片上绘制示意图。与权属界线相关的地形地物,不论大小均予以调绘。
2.3 地类调绘:依据国家国土资源部新的分类标准,进行外业地类调绘须以1∶4000 的航片进行;土地利用类型以新标准规定的代码表示;所标注的地类界必须自成闭合或与其它线状地物一起形成闭合图形。
地类调查可通过室内判读和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4 获取土地变化调查矢量线划图。获取土地变化调查矢量线划图,应根据各个项目的具体要求,分别采用矢量化航空正射影像图件的调绘图形(扫描矢量化法)和航空摄影测量立测法(简称立测法)两种作法。
2.4.1 扫描矢量化法。扫描矢量化法,即对航空摄影正射影像图件进行扫描,经过角度纠正,对外业土地更新调查线划图进行矢量化的过程。在矢量化之前,须对调绘调绘正射影像图件与权属调查表等做图、属一致性的全面检查。在矢量化过程中,分点实体、线实体、面实体3 种类型来进行,其中面实体在矢量化时应做到面实体周界的封闭性。
2.4.2 立测法。立测法即在数字模型上进行地形测绘的同时,转绘中心投影放大航片的调绘图形,即以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为平台,实现土地利用地形图和现状图“二图合一”的采集。
3 影响质量的因素:人、仪器设备、方法手段和环境条件。
3.1 人的因素:人员的素质,将直接和间接地对设计、施测、数据处理和图件报告编写的质量产生影响。
3.2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外业的作业精度。
3.3 方法手段
在测绘施工中,施测方案是否合理,各项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是保证测绘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3.4 环境条件
测绘生产环境条件包括:测绘技术环境、测绘作业环境、测绘生产管理环境。这些都对测绘产品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4 质量控制措施
4.1 人的控制;应本着量才而用,扬长避短的原则来控制人的使用,测绘单位技术负
4.2 方法手段的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应力求方案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3 仪器设备的控制;仪器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用设备的依据,要能满足施测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并应当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在有效检验期限内使用。
4.4 环境因素的控制;要关注环境变化对测绘作业成果质量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5 结束语
质量控制应以事前控制为主,必须按规范、技术设计的要求对施测过程进行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操作,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验证纠正效果,把好检查验收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