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风险与防范-发表论文网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6-15 08:39:17 更新时间:2011-06-15 08:51:10
浅谈建筑工程的风险与防范
翟少敏1 黄国庆2
【摘要】:建筑工程的周期与特点,特别是建筑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决定了建筑工程风险频生与防范工作的重要性。防范工程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日益成为建筑工程经营、管理的主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经验,对如何防范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一些拙劣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 风险防范
建筑工程特点是工期长,时间跨度大,露天作业、高空作业、深基坑作业,产品固定而操作人员流动,所需材料繁杂等等,所有这些,决定了建筑工程自始至终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风险。特别是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几乎所有工程在承接到手、开工以前就已经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有的甚至是致命的风险,如果不能意识到这种风险的存在和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预防,企业将会出现严重亏损甚至倒闭的可能。因此,笔者将这些风险归纳为建筑工程的前期风险和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通过分析这此风险的产生原因,尽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达到防范风险,降低风险,消除风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目的。
一、 建筑工程存在的风险。
(一)建筑工程的前期风险,
1、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风险。甲方为了早日投产或早日售房,一般都会把工期一压再压,有的甚至不顾实际情况,随意压缩工期,并提出数额巨大的违约罚金。
2、招标文件要求的让利风险。甲方为了降低成本,节约投资,一般都要建筑承包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让利给甲方,各个建筑商为了接到任务而相互压价,当接到工程时,工程成本风险就已经很大了。
3、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工程量调整风险。甲方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大都会在招标文件或合同中约定,工程变更单项造价低于多少万元由乙方自行消化。
4、图纸熟悉程度存在的风险。往往在投标过程中,时间都是非常有限,对图纸熟悉不够,在报价中就很有可能出现缺项、漏项现象,使投标报价小于工程实际造价。如果甲方采取一次包死的大包干形式签订合同,或把漏项工程量视为乙方让利,这样工程成本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
5、签订合同中材料价格的约定与市场波动幅度的风险。在签订工程合同中有的甲方往往采取一次性包死材料价格,这在当今物价浮动幅度较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会使工程成本存在很大的风险。
(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合同执行方面的风险。有的单位经营与项目管理工作脱节,项目一般不参加工程投标,工程开工后又没有细致地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细致的了解和掌握,就可能在工程施工中出现违约现象而遭到甲方的处罚。同时也会丧失自己对甲方违约时的最佳索赔时机。
2、安全方面的风险。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露天作业,高空作业,深基坑作业,受气候、施工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较多,稍有不慎,随时就会发生触电、高空坠落、坍塌、物体打击等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除了进行巨额的经济赔偿,企业资质都有被吊销的可能。
3、管理方面的风险。现在在施工项目中,有的管理制度不严,有的施工项目技术力量薄弱,在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施工组织设计没有针对性,有的虽有施工组织设计,但现场施工却没有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使施工组织设计成为摆设:企业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得到执行,使工程中在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新工艺、新材料等工程的施工中没有制定专项施工方案,这样就会在施工中存在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和质量问题。
4、材料采购方面的风险。材料市场存在着质量差、规格缩水等伪劣产品,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一旦用到工程当中,就会造成质量隐患,使用过程中经常出故障,致使施工单位疲于应付,既加大了工程成本支出,也使企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二、防范风险的措施。
(一)、建筑工程前期风险的防范措施。
1、在投标工作中,针对甲方压缩工期的情况,企业要根据国家标准和企业自己的施工能力及在同类工程施工中的经验,进行衡量,如果压缩后工期虽然低于国家标准,但仍然在企业施工能力的范围之内时,有时甚至压缩的比较大,但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情况时,企业就可以承接下来,但要力争在工期的违约金方面尽可能地让甲方取消或者降低到最低限度,这样即便是万一工期超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如果甲方要求的工期与国家标准和企业自己的能力相差太远,经过努力也无法实现的话,宁愿放弃也不要不顾实际把任务接下,使工程出现没有开始就注定亏损的局面。
2、在投标报价让利方面,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以往工程成本情况,结合工程的具体对象,进行测算,有时为了企业打开市场和争得后续工程,即使微利也要承接,但要从承接到任务的那一刻起,就应该确立抓紧现场管理的思想,向管理要效益,尽可能减少浪费,降低一切费用,以确保降低项目成本风险。如果只有让利幅度过大才能承接到任务,这样的任务还是放弃为。
3、在工程量调整方面,要首先看图纸设计单位的资质水平和以往掌握的情况而定,如果设计单位资质水平较高,且在以前工程中有过接触,没有发现设计缺陷或者各工种之间交叉部分有问题的话,这样基本上可以接受,但要与甲方据理力争只限于现有图纸范围以内,如甲方提出变更,应不受招标文件此条的限制。也可以争取变更工程量汇总上报等办法,以尽可能降低工程风险。
4、在图纸的熟悉方面,要选派有丰富现场经验、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配合工作,在遇到设计粗糙的图纸时,利用相关专业之间的同一位置的图纸相对照,弄清楚各个专业,每个系统的工程全貌,所有设备的数量等等,最后在报出总价前,再明确专人对各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这样就会避免工程量漏项,使工程报价尽可能做到准确。
5、在合同中材料价格的约定方面,应尽量努力争取材
料价格按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即时价格认定。如甲方坚持对材料价格进行包干的话,要努力争取到尽可能高的材料价格包干系数,而且还要争取在合同中注明,一旦材料价格高于包干系数一定比例,就应该改为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进行认价。
(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执行合同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进入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的负责人首先要对工程的合同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对合同中规定的甲乙双方的责任、义务,奖罚措施,特别是乙方对甲方承诺的工期、质量目标、让利幅度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工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落实或弥补,以确保工程成本始终处在受控状态,从根本上消除工程成本上存在的风险。
2、在安全方面,要从项目经理开始,各级管理人员都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牢记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生产组织,认真落实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搞好每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做好施工现场的五临边的防护,定期发放、更换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设立专职安全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使各项制度规定真正落到实处,尽最大力量把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
3、在工程的管理方面,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配备足够的技术管理人才,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使项目管理健康有序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要符合工程实际,技术措施、各工种、各阶段的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对新工艺、新材料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一定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指导工程的顺利进行,从而避免工程施工中出现质量、安全事故,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在购买材料方面,要坚持使用正规厂商生产的产品,在购买时坚持货比三家,从中选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材料。为建筑工程提供合格的材料,彻底消除不合格材料给工程带来的风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我们了解了工程前期及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掌握了消除各种风险的防范措施,就能够在工程施工中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