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墙抹灰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建筑设计论文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1-06-16 08:25:34 更新时间:2011-06-16 08:31:33
对外墙抹灰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金涵 窦勇
【摘要】本文分析了外墙面产生裂缝的原因,并介绍防止裂缝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抹灰裂缝;产生原因;防治措施
由于我市地处北方,天气寒冷,建筑物外墙贴面砖易发生脱落情况,给居民和过往行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且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用量大,造价高,故建筑外墙多采用粉刷涂料。但在使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抹灰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外墙面易出现一些裂缝或龟裂缝,既影响建筑物美观又易造成外墙面渗水影响使用。对此,本人通过常年走访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观察学习,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原因,认为外墙面裂缝一般分成两种,一种是由于抹灰层自身原因产生的裂缝,另一种是由于墙体开裂而导致抹灰层裂缝。
1. 由于墙体开裂而导致抹灰层裂缝
1.1 框架填充墙与柱、梁之间裂缝
产生原因是:
(1) 墙与柱拉结筋不足,墙超长、超高时未按规范要求设构造柱。
(2) 墙体砌筑时缝内砂浆未塞满塞实,梁底斜砖塞得不紧实。
(3) 框架填充墙一次砌成,未等墙体沉实后再塞砌梁底斜砖。
1.2 约束力强、应力集中部位的裂缝
此裂缝多发生在外墙转角处,房屋顶部的连梁、圈梁、窗台腰线等处。产生原因主要是抗拉构造筋不足或疏漏。混凝土强度等级高。
1.3 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开裂
有些建筑上部结构刚度和荷载变化大,地基承载力低,造成基础沉降大而且不均匀,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建筑上部墙体开裂。
1.4 砌体裂缝
过去使用粘土砖出现较少,因粘土砖相对吸水率低,收缩率较小,施工工艺成熟。现在使用加气块、混凝土空心砌块等轻质新型墙体材料,则裂缝发生较多。主要原因是:
(1) 因为这些材料吸水率、干缩性相对较大,使用前一般静置碳化时间短,往往蒸养时间一到就出场送到工地。
(2) 砌筑时灰缝大、砂浆不饱满,水平缝面的空洞面大不变于铺灰。
(3) 砌块尺寸大、丁头缝砂浆不易塞满。
(4) 湿度引起吸水率大不易控制。
(5) 施工人员对新型建材的特性不了解,有关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不熟悉,施工未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
2 抹灰层自身原因产生的裂缝
抹灰层自身裂缝分为“壳裂和龟裂”。所谓壳裂是指抹灰层与基层粘结不牢空鼓开裂,它是由于基层未清洁、有尘土、油污影响,基层太光滑未凿毛,抹灰时基层未浇透水,吸水快使砂浆脱水等原因造成。所谓龟裂,是指抹灰层不规则的收缩裂缝。直接原因是抹灰层脱水过快,收缩量超过了其水化、碳化强度的增长。应从控制脱水和减少砂浆凝固收缩至着手,增加抹灰基层的湿度,减少抹灰层厚度,注意抹灰后的保湿养护。
本文主要讨论外墙抹灰裂缝,对该裂缝产生原因在做一些分析。
2.1 材料
(1) 为节省工程成本,有些施工单位用细沙代替中粗砂。由于细砂相对于中粗砂单位体积比表面积大,相对需要水泥胶结的面积多,收缩量相应增加因而容易产生收缩龟裂缝。砂子含泥量高影响砂浆粘结力,降低砂浆强度、增大了抹灰层砂浆的收缩量。
(2) 因市区造房一般场地较小,施工现场一次不能把所需要的水泥全部运进,要分多次进,如后进的水泥与先进的水泥品种、批号不同,肯定要影响外墙粉刷质量。
(3) 使用的水泥品种不当,如矿渣水泥中混合料掺量较多,泌水性和干缩性都较大,使用后比采用普通水泥拌制的砂浆收缩值大,容易开裂。外墙抹灰宜采用粉煤灰水泥,因为粉煤灰水泥干缩较小。
(4) 使用的水泥标号高,水灰比大。
2.2 施工
(1) 墙面浇水湿润是粉刷的重要操作工艺,由于砖墙吸水率较大,一般要求隔夜湿润墙面。但有些施工人员不按要求操作,施工前草率浇点水就直接粉刷,造成砂浆失水过快。
(2) 一次抹灰过厚,造成砂浆表面干燥过快,产生的收缩应力速度大于砂浆强度增长速度,容易产生收缩裂缝。而一次抹灰薄,所产生的收缩应力相对较小,砂浆强度的增长速度较快,可防止砂浆出现收缩裂缝。
(3) 冲筋不当造成裂缝。在墙体进行冲筋以控制墙体抹灰平整度。但冲筋使用的砂浆往往与抹灰使用的砂浆不同,冲筋使用的砂浆强度高,而周围批嵌的砂浆强度低,两种材料收缩值差异较大,而且有些冲筋和抹灰工序间隔时间过长,在批嵌接面形成施工缝,也容易产生裂缝。
(4) 有些操作工人技能差,外粉面层过分打磨,使面层水泥浆吊脚、收头太快,造成粉刷起壳表面龟裂。
3 防治措施
3.1 设计措施
(1) 设计中应注意房屋结构的整体刚度,对体形复杂的建筑应用变形缝将它分成几个独体单元,基础的沉降量应控制规范要求之内,以避免因基础不均匀沉降而造成墙体开裂。
(2) 结构计算时要考虑到砌体的特性,应对温差及收缩作用产生的附加应力做充分的估计,对可能出现裂缝的部位事先采取必要的加强措施。
(3) 墙体要考虑有效抗裂措施,混凝土结构与砖墙连接处要设Ф6@500拉结筋,外墙抹灰前加钉钢丝网片,以抵抗以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而引起的开裂。钢丝网的搭接宽度宜在150~250mm之间。
(4) 对于住宅外墙,特别是东西山墙,建筑设计宜作立面分格,为施工提供适当的工作界面,同时有利于抹灰砂浆收缩裂缝出现在分格缝上。在适当的分块画格范围内,即使有微小裂缝,由于外墙涂料有一定的延展性,能起到装饰与防水作用。
3.2 施工措施
要避免和减少外墙出现裂缝或龟裂缝,施工质量是关键,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有关防止外墙抹灰起壳裂缝的技术措施。
(1) 如混合结构砌墙高1.4m以下,纵墙与横墙必须同时砌筑,砖砌体采用“三一”挤浆砌筑工艺,砌体的水平和垂直灰缝的饱满度必须大于80%。砖墙与混凝土柱之间拉结筋不能漏放,框架填充墙于柱、梁交接逢砂浆必须塞满,梁底塞砌斜砖应待墙体沉降稳定后再砌筑。抹灰前对外墙上的脚手洞、螺栓穿墙孔应进行全面检查,派专人进行修补并**隐蔽验收。
(2) 施工管理方面:楼层施工用水的立管根据结构进度跟上,每层至少有两个水龙头,供外墙抹灰之前冲洗墙面和抹灰后浇水养护用。
(3) 布置外墙抹灰时,按不同的季节来布置不同的外墙操作面。例如夏季做外墙抹灰,要避开高温太阳直晒,防止抹灰早期脱水产生开裂。上午宜布置在西山墙工作,遇到必须在夏季高温时间内施工时,要在脚手架上设遮阳棚,防止阳光直射粉刷层,是水分蒸发快产生裂缝。
(4) 抹灰应分遍进行,每遍厚度一般控制如下,抹水泥砂浆每遍厚度5~7mm,抹混合砂浆每遍厚度为7~9mm,第一遍表面起白后才能粉刷第二遍。
(5) 解决抹灰表面龟裂缝的关键是面层最后一道打磨压光。最后一道面层砂浆上墙刮平后,不宜撒干水泥打磨压光,要等自然稍干后用木楔打磨,把表面的沙子压入水泥浆中,表面收水后用铁板轻轻压光即可。过一段时间再观察一遍是否有裂缝出现,如有则再用铁板轻轻压光一下。面层的关键是不要过度洒水打磨压光,这样会使面层中水泥浆压出来,俗话叫吊脚,影响面层与基层的粘结度,造成抹灰层起壳产生裂缝。
4 结语
目前,外墙抹灰龟裂缝是一个质量通病,在此谈谈我们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粗浅看法。随着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不断地学习国家标准和规范,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加强对新材料、新工艺的认识和了解,外墙抹灰裂缝问题定能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