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稀有景观资源区域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1-10-02 14:57:03 更新时间:2011-10-02 13:44:55
浅谈稀有景观资源区域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以“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为例
广东.深圳
唐代文
摘要:当下国内住宅开发商越来越热衷于稀有景观资源住宅项目的开发,本文结合在我国正在发生的这种建筑现象,通过对“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设计过程的分析,总结出了在稀有景观资源区域住宅小区设计过程中的几个特征,并对住宅开发设计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景观资源区域 住宅小区设计 特征 前景
引言:近年来,国内住宅开发商越来越热衷于稀有景观资源住宅的开发,说明开发商对住宅的居住环境品质越来越重视,同时说明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住宅的需求已由原来的“基本需求型”逐步转变为对住宅环境品质的“积极追求型”,这就对住宅小区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在此类住宅设计过程中的几个特征,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项目背景:
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位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距东莞市中心区约20公里。地块东临莞深高速公路大朗出口,西抱松山湖,座拥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
松山湖为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一个以生态为核心的区域,其城市形态将是围绕生态核心逐步向外生长,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相互渗透,形成由内到外,自然环境效果逐步削弱,城市环境逐步加强的一个内疏外密的城市形态。
园区以松山湖为核心按三个圈层进行空间布局:①生态核心区:包括生态核心绿地及水源保护区;②内圈层:包括中心区、科教研发区、居住区、休闲娱乐区;③外圈层: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属生态影响区。
整个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园区绿地系统设计原则突出了人与自然共处的绿地环境,设计出以生态核心绿地为主体的绿地系统和体现不同特征的景观体系,形成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互烘托的城市景观格局。
二、项目条件及定位:
本项目位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圈层内,紧靠生态核心区。项目总用地面积416618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0.74。
规划条件:1、建筑红线需沿滨湖路、内湖及城市绿线退让规定的距离。2、实施对松山湖水源保护措施。3维持内湖区的景观连续性。 4、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地形地貌。
规划定位:由于该项目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我们将本项目规划定位为:建设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原生态滨湖社区,并努力实现园区规划中提倡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互烘托的目标。
三、目标的实现和方案的推进:
在确定了住宅小区的定位后,怎样实现我们的目标就是我们要做的,我们从以下几点逐步推进我们的方案。
(1)对产业园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
松山湖产业园内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科技产业建筑群和学院建筑群,但还相对缺乏商业配套和居住配套的建设,又由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生态规划导则,怎样实现居住配套建筑的开发的同时又保证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形成破坏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2)对规划条件的分析
项目用地规定建筑容积率为0.74,根据对规划条件的分析,项目实际主要可建用地面积为170400平方米,仅占总用地面积40.9%,在建筑总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净容积率大幅提升至1.7,这将极大程度的影响开发模式及产品布局的变化。
(3)规划设计原则的制定:
根据本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以及松山湖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实现我们提出的原生态社区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设计原则:
1、以整个松山湖产业园规划思想为基本设计导则;
2、以实现人居环境的永续发展为原则,强调“显山露水”的规划概念;
3、保持现有自然风景,使建筑溶于自然,强调利用规划手段“藏筑于景”;
4、分析考虑与周边已有建筑的空间关系,充分推敲自身空间形象,以实现与周边建筑互相协调的目标。
(4)开发模式的研究:
在强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以保护生态资源为导向的开发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的开发模式:
一、高密度,小体量的开发模式:
其特点在于建筑能与周围环境的尺度相适应,与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相适应,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有着良好的对话关系,做到适应自然融入自然。同时,从城市景观的角度能很好地保留原有的城市天际线。
但这种开发模式在建筑容量较大时,会产生密度过大的问题,建筑群会以较密的方式覆盖在原有地形上,高密度的布局隔断了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空间渗透关系,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较大的土方工程对原有的地形和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二、低密度,大体量的开发模式:
其特点在于保护,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的生态植被、地形地貌特征,从而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这种开发模式在建筑容量较高时,能很好的解决建筑、环境和场地之间的关系,但过大的体量往往与周边环境尺度不相适应;同时对城市天际线的控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前期方案比较研究过程中,我们针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可以明显地反映出高密度,小体量的特征,建筑尺度能很好地与周边绿化的尺度相适应,沿湖一线的天际线被控制在树木的高度以下,与湖区整体的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但容积率的压力使得原有的环境特色与场地特征,特别是三个自然山体难以完整地加以保留,也无法保证预留雨水调蓄池和人工湿地面积。另外,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较大体量的高层,对城市天际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方案二:采用了低密度,大体量的方式,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原有的地貌特征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实现了最佳的观湖视线效果。但整齐划一的高大体量破坏了原有沿湖城市景观效果,对沿湖路步行者也产生强烈的压抑作用,同时与沿湖区的建筑群体特征不相适应。
经过仔细地对比研究,我们尝试提出新的兼顾平衡解决方案,该方案特点为:沿湖一线的规划核心区域,严格控制建筑高度,采用高密度小体量方案的布局方式,强调从沿湖的各个视线方向都能够很好地控制建筑体量,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和湖区的整体环境相协调。而临路一侧采用低密度,大体量的布局方式,以很好地控制用地内的建筑和环境关系,解决建筑体量与观湖视线的问题。我们希望将两种方案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吸收各自的优点,力争将不利因素将至最低。
(5)完善措施
1、控制城市天际线从城市界面向自然界面的过渡关系,要求逐级降低;
2、控制面宽,高层主要采用小面宽的一梯两户点式住宅;
3、拉大建筑间距,避免过于均质的平面布局;
4、沿湖一线建筑按要求退让,保持松山湖景观连续性;
5、视线策略,实现建筑天际线与自然山体的协调统一;
6、建筑色彩控制,避免与环境色调形成高度反差关系。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视线、建筑色彩进行分析,集中体现系列完善措施的优势。
视线分析:
从湖区主要建筑方向,我们仔细地进行了视线分析,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是松山湖凯悦酒店,直线距离约为1000米,中间间隔有一块保留的原生态绿地。因此从凯悦酒店以人视点角度来看,层层叠叠的绿化将沿湖区的建筑掩映其中。同时沿着湖区的景观环路沿线,由于两侧宽阔的绿带与林荫大道将小区遮蔽在树林从中,生态自然景观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本项目高层整体的城市天际线与凯悦酒店,东莞理工大学等湖区主要建筑物的处理手法一致,均采用模仿山体轮廓线的方式,高层住宅退让湖滨,结合地形依山而建,轮廓线高低起伏,与连绵起伏的山体轮廓线相得益彰,强调“显山”的规划理念,成为与自然环境和谐呼应的城市背景。
建筑色彩分析:
在建筑色彩上,我们以湖区的环境背景作为分析对象,初步提取水、天空、石头、泥土、绿地等大自然色彩,对色彩随早中晚及四季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蓝绿色,黄褐色,深褐色等几种能较好融于自然的颜色。从部位、远近、层次等分析这几种颜色在建筑上的应用,在色彩上,通过对低层“隐”、高层“破”的手法消弱建筑的体量感。总体色彩以柔和的色调为主,避免出现与自然环境色调形成高反差的关系。建筑材料主要采用了自然石材,与松山湖的山,水,树等自然景象形成一种和谐之美,展示出建筑与自然良好结合的风貌。
四、结束语
本项目采用了以上形成的兼顾平衡方案,很好的吸取了两种规划方式的优点,同时再结合一系列的完善措施,整合基地沿湖一侧退让出的城市绿化带,以及雨水调蓄池和人工湿地等环境设施的建设,我们将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藏筑于景的原则,达至“藏筑于麓”、“藏筑于林”、“藏筑于坡”的设计效果,最终实现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相互相融的原生态滨湖社区。
浅谈稀有景观资源区域住宅小区规划设计
——以“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为例
广东.深圳
唐代文
摘要:当下国内住宅开发商越来越热衷于稀有景观资源住宅项目的开发,本文结合在我国正在发生的这种建筑现象,通过对“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设计过程的分析,总结出了在稀有景观资源区域住宅小区设计过程中的几个特征,并对住宅开发设计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景观资源区域 住宅小区设计 特征 前景
引言:近年来,国内住宅开发商越来越热衷于稀有景观资源住宅的开发,说明开发商对住宅的居住环境品质越来越重视,同时说明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住宅的需求已由原来的“基本需求型”逐步转变为对住宅环境品质的“积极追求型”,这就对住宅小区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设计过程进行分析,提出在此类住宅设计过程中的几个特征,供大家一起探讨。
一、项目背景:
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位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距东莞市中心区约20公里。地块东临莞深高速公路大朗出口,西抱松山湖,座拥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
松山湖为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是一个以生态为核心的区域,其城市形态将是围绕生态核心逐步向外生长,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相互渗透,形成由内到外,自然环境效果逐步削弱,城市环境逐步加强的一个内疏外密的城市形态。
园区以松山湖为核心按三个圈层进行空间布局:①生态核心区:包括生态核心绿地及水源保护区;②内圈层:包括中心区、科教研发区、居住区、休闲娱乐区;③外圈层: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属生态影响区。
整个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园区绿地系统设计原则突出了人与自然共处的绿地环境,设计出以生态核心绿地为主体的绿地系统和体现不同特征的景观体系,形成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互烘托的城市景观格局。
二、项目条件及定位:
本项目位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圈层内,紧靠生态核心区。项目总用地面积416618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0.74。
规划条件:1、建筑红线需沿滨湖路、内湖及城市绿线退让规定的距离。2、实施对松山湖水源保护措施。3维持内湖区的景观连续性。 4、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地形地貌。
规划定位:由于该项目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我们将本项目规划定位为:建设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原生态滨湖社区,并努力实现园区规划中提倡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互烘托的目标。
三、目标的实现和方案的推进:
在确定了住宅小区的定位后,怎样实现我们的目标就是我们要做的,我们从以下几点逐步推进我们的方案。
(1)对产业园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
松山湖产业园内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科技产业建筑群和学院建筑群,但还相对缺乏商业配套和居住配套的建设,又由于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的“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生态规划导则,怎样实现居住配套建筑的开发的同时又保证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形成破坏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2)对规划条件的分析
项目用地规定建筑容积率为0.74,根据对规划条件的分析,项目实际主要可建用地面积为170400平方米,仅占总用地面积40.9%,在建筑总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净容积率大幅提升至1.7,这将极大程度的影响开发模式及产品布局的变化。
(3)规划设计原则的制定:
根据本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以及松山湖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实现我们提出的原生态社区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设计原则:
1、以整个松山湖产业园规划思想为基本设计导则;
2、以实现人居环境的永续发展为原则,强调“显山露水”的规划概念;
3、保持现有自然风景,使建筑溶于自然,强调利用规划手段“藏筑于景”;
4、分析考虑与周边已有建筑的空间关系,充分推敲自身空间形象,以实现与周边建筑互相协调的目标。
(4)开发模式的研究:
在强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以保护生态资源为导向的开发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的开发模式:
一、高密度,小体量的开发模式:
其特点在于建筑能与周围环境的尺度相适应,与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相适应,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有着良好的对话关系,做到适应自然融入自然。同时,从城市景观的角度能很好地保留原有的城市天际线。
但这种开发模式在建筑容量较大时,会产生密度过大的问题,建筑群会以较密的方式覆盖在原有地形上,高密度的布局隔断了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空间渗透关系,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较大的土方工程对原有的地形和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二、低密度,大体量的开发模式:
其特点在于保护,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的生态植被、地形地貌特征,从而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这种开发模式在建筑容量较高时,能很好的解决建筑、环境和场地之间的关系,但过大的体量往往与周边环境尺度不相适应;同时对城市天际线的控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前期方案比较研究过程中,我们针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可以明显地反映出高密度,小体量的特征,建筑尺度能很好地与周边绿化的尺度相适应,沿湖一线的天际线被控制在树木的高度以下,与湖区整体的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但容积率的压力使得原有的环境特色与场地特征,特别是三个自然山体难以完整地加以保留,也无法保证预留雨水调蓄池和人工湿地面积。另外,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较大体量的高层,对城市天际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方案二:采用了低密度,大体量的方式,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原有的地貌特征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实现了最佳的观湖视线效果。但整齐划一的高大体量破坏了原有沿湖城市景观效果,对沿湖路步行者也产生强烈的压抑作用,同时与沿湖区的建筑群体特征不相适应。
经过仔细地对比研究,我们尝试提出新的兼顾平衡解决方案,该方案特点为:沿湖一线的规划核心区域,严格控制建筑高度,采用高密度小体量方案的布局方式,强调从沿湖的各个视线方向都能够很好地控制建筑体量,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和湖区的整体环境相协调。而临路一侧采用低密度,大体量的布局方式,以很好地控制用地内的建筑和环境关系,解决建筑体量与观湖视线的问题。我们希望将两种方案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吸收各自的优点,力争将不利因素将至最低。
(5)完善措施
1、控制城市天际线从城市界面向自然界面的过渡关系,要求逐级降低;
2、控制面宽,高层主要采用小面宽的一梯两户点式住宅;
3、拉大建筑间距,避免过于均质的平面布局;
4、沿湖一线建筑按要求退让,保持松山湖景观连续性;
5、视线策略,实现建筑天际线与自然山体的协调统一;
6、建筑色彩控制,避免与环境色调形成高度反差关系。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视线、建筑色彩进行分析,集中体现系列完善措施的优势。
视线分析:
从湖区主要建筑方向,我们仔细地进行了视线分析,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是松山湖凯悦酒店,直线距离约为1000米,中间间隔有一块保留的原生态绿地。因此从凯悦酒店以人视点角度来看,层层叠叠的绿化将沿湖区的建筑掩映其中。同时沿着湖区的景观环路沿线,由于两侧宽阔的绿带与林荫大道将小区遮蔽在树林从中,生态自然景观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本项目高层整体的城市天际线与凯悦酒店,东莞理工大学等湖区主要建筑物的处理手法一致,均采用模仿山体轮廓线的方式,高层住宅退让湖滨,结合地形依山而建,轮廓线高低起伏,与连绵起伏的山体轮廓线相得益彰,强调“显山”的规划理念,成为与自然环境和谐呼应的城市背景。
建筑色彩分析:
在建筑色彩上,我们以湖区的环境背景作为分析对象,初步提取水、天空、石头、泥土、绿地等大自然色彩,对色彩随早中晚及四季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蓝绿色,黄褐色,深褐色等几种能较好融于自然的颜色。从部位、远近、层次等分析这几种颜色在建筑上的应用,在色彩上,通过对低层“隐”、高层“破”的手法消弱建筑的体量感。总体色彩以柔和的色调为主,避免出现与自然环境色调形成高反差的关系。建筑材料主要采用了自然石材,与松山湖的山,水,树等自然景象形成一种和谐之美,展示出建筑与自然良好结合的风貌。
四、结束语
本项目采用了以上形成的兼顾平衡方案,很好的吸取了两种规划方式的优点,同时再结合一系列的完善措施,整合基地沿湖一侧退让出的城市绿化带,以及雨水调蓄池和人工湿地等环境设施的建设,我们将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藏筑于景的原则,达至“藏筑于麓”、“藏筑于林”、“藏筑于坡”的设计效果,最终实现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相互相融的原生态滨湖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