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享受快乐论文
所属栏目:数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2-03-16 10:48:28 更新时间:2012-03-16 10:31:28
摘要:
“快乐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是首要的条件。通过数学学习,应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这就是兴趣。做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认为学习数学是一种快乐,他才能对学习有兴趣。本文就是以激发兴趣、快乐学习为中心,阐述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享受快乐学习的六点体会与做法。
关键词:
激发兴趣 体会 方法与策略 享受快乐
【正 文】: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成正比例的。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他就喜欢上数学课,喜欢做数学练习。兴趣越浓,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从而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以,兴趣既是数学学习的动力,又是数学学习的结果,兴趣与数学学习相辅相成。怎样诱发兴趣,是当代教育界正在探讨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教师不断去研究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来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每个学生对不同的老师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因为他们凭主观对老师都有自己的印象,这个就在于他是否喜欢这个老师,只有喜欢老师才喜欢她讲的课。那么学生会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哪?他们喜欢具有魅力、幽默、有亲和力、平易近人的老师。随着课改的发展,在学生面前老师不再是一位严厉的教者,而是要做学生的朋友,要以平等的态度去尊重、对待每个学生。我平时就经常和同学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样就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把本来枯燥的数学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他们就会乐于接受。一个老师的威信和魅力,不在于年龄大小、相貌美丑,而是师者一定要做到眼中有生、心中有生、遇事容生,真诚地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 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成功,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让学生充满热情、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巧妙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是学生树立自信地最基本的方法。比如当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很准确,或者有进步时,应对他说:“ⅹⅹⅹ,你真棒!你很聪明!你的声音真好听!”等;当学生回答不够完善时,教师也要首先肯定他的积极性,然后引导他分析,寻找答案。除了口头的鼓励,也可以有适当的物质奖励,比如卡通人物、图片、笑脸等。这些都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会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保持学习的热情。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优点,都不要吝啬你的表扬,这样学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去年我班新来了一名男孩,是学困生,从来不发言。我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先把这节课要提问的问题告诉他,并帮助他找到答案,让他心中有底,这样上课时他就敢于举手发言,回答时声音洪亮,我就抓住时机及时表扬,得到我的鼓励后他觉得在全班同学前很有面子,就有了学习的信心。时间久了胆子练大了,再加大难度,这样渐渐地他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有了自信心,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后来他的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后进生进步了,也可促进中等生和优等生,这样在教学上就能做到全班共同发展。
三、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主要还是来自课堂。现在的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而更注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此就出现了新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师善于挖掘,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学生就会轻松的掌握知识,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比如直观演示法,教师在教学中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模型、实物等教具,形象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我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先把8个苹果分成两份,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个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个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个人得5个;一人得4个,另一个人也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有什么不同?明白了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这样学生就通过直观地教学把很抽象的知识自然的接受了。
我还经常改变课的类型,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自学课、改错课、复习课、讨论课等。我还针对不同学生留不同的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并且作业的形式也很丰富,出了改变书中的练习题,还有手工制作、画图画、讲故事、查资料等活动,这样学生既减轻了课业负担,又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有趣了。
四、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实际问题中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例如:乘法的简便算法,本身讲解起来非常的枯燥无味。我就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导入。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想听吗?”同学们觉得很奇怪,怎么老师今天不上数学,改讲故事了啊?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我就一边讲一边用电脑配图,这样学生就被漂亮动感的画面和故事情节所吸引。故事发生在古代,有个老员外,他的两个儿子都想上山拜师学艺,却只能有一个人去,老员外就出些题,谁回答出来就让谁去。这就自然的引出了课前复习题,最后勤奋好学的大儿子大壮成功了,他就上山了。大壮在学艺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要解决35ⅹ5ⅹ2的算法问题,神鸟赠与他宝盒。大家都想知道宝盒里装的是什么,原来是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规律。了解这个规律后,同学们再小组合作帮助大壮解决25ⅹ16。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非常的感兴趣,把自己想象成剧中的人物,很快的接受了知识,也懂得了要勤奋好学才能掌握本领的道理,学习大壮的精神。
五、 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参与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想,让学生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的事物息息相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建立数学概念,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知识本来很抽象,再加上它和长度单位容易混淆,所以不好掌握。我在课前首先让学生对比数学书与文具盒面,课桌面与黑板面的大小,并告诉学生这些物品实际的面积。接着我让学生准备一些纸,亲手剪下边长为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形,了解这就是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的面积。然后让学生进行拼图,自己拼出8平方厘米和4平方分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这样学生就会对面积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去实际测量开始那四个物体的面积,甚至带学生走出教室对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测量,让学生了解1平方米的概念。让学生经历了亲身参与、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由课堂上的参观者真正变成了一个参与者,将无形的知识转化成为有形的操作,将无趣变得有趣了。
六、 开展竞赛和游戏活动
孩子们都很喜欢玩,这是他们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要想让学生继续学习就要用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将注意力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每个学生的思维当中都有快乐的因子,教师只要善于激发这些因素,寓教于乐,就会很容易让孩子有兴趣,轻松地学到知识。利用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我经常组织一些数学游戏、竞赛抢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比如:在口算竞赛中,我会以“开火车”“接龙比赛”“爬楼梯”“争冠军”等游戏进行比赛练习,做得好的同学立即给予表扬,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一举两得。
在巩固练习中,我会改变习题的呈现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可编出多种数学练习的游戏,如摘苹果、放风筝、拔萝卜、送信、捉老鼠、过桥、配钥匙等。比如:我会把习题写在用硬纸做的水果卡片上,要参加比赛的同学带上动物的头饰,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我也来扮演“山林之王”老虎。开始比赛了,学生就在卡片上做题,摘果子,看在规定的时间内谁摘的多,计算得又快又准,优胜的同学由老虎宣布结果并颁发奖品,可以得到一颗智慧星。在游戏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达到了练习的目的,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同时还养成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数学,一句话,就是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知识与思维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感到学习充满了乐趣,发现数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世界。同时,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激发方法,才能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 冯国卓,彭剑飞,总主编.薛剑刚,主编. 《小学数学心育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 张文箐,刘如平,主编. 《21世纪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3、 《让学生喜爱数学课堂生活》.江苏教育.2003 .9B.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