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
所属栏目:行政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03-20 11:16:39 更新时间:2012-03-20 11:19:34
于萍萍
摘要:合理的确定造价和有利的控制施工成本是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目标,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如何提高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及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施工企业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目标;成本控制
Abstract: the determination of reasonable cost and good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cost is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main target, this paper from many angles on how to improve enterpris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level and cost control target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s of certain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un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cost; The management goal; Cost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是施工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随着行业竞争的进一步趋向激烈,企业获利的空间也越来越小,项目分包单位和施工企业都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把成本控制目标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本文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就工程造价及成本管理等一些谈谈作者的观点和认识。
总结这些年造价工作经验,要控制好工程造价须从工程的决策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几个大的方面对工程成本控制及造价管理进行全过程跟踪、管控。
下面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对工程成本控制及造价管理略作浅析,供大家交流学习。
一、施工项目管理
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等,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加强施工项目的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生产要素,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在施工过程中,对投入的生产要素进行适当的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
(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组织、协调、控制各个生产要素,使其在动态中求平衡。
(4)合理地利用资源,以达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二、施工组织的优化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工程造价的确定,是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并综合考虑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施工设备的配备情况、施工任务的饱满情况等诸多因素。工程造价是由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工程造价的高低除了与预算知识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方案的先进与否,不同的施工方案所反映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只有根据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才能做出正确的工程单价,确定的工程造价才合理。
三、工程材料价格管理
工程材料价格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市场形成价格”这一理论要求我们正确对待价格信息。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应主动去了解市场,控制工程造价,走向市场,了解比较多家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价格,筛选出几家质优、价廉的材料、设备供应商,并与这些供应商建立长期的联系,及时了解材料、设备的价格变化情况,同时,适时掌握周边商家的材料、设备价格情况。认真研究拟采购的材料、设备的技术问题,认真推敲合同的技术条款从而能较好的控制材料、设备的质量和价格,杜绝因设备采用、安装问题对今后造成不良影响,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四、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及成本的管理
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来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2)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随着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将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
(3)动态控制原则。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偏差也无法纠正。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PDCA循环)。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的各部门、各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应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利,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并实行奖惩制度,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正是由于造价、工期、质量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不能孤立地强调某一方面,必须将造价、工期、质量三大目标作为一个系统统筹考虑,实现三大目标的统一,在满足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分别采取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控制工程造价,从而加强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五、竣工阶段的项目造价及成本管理 工程竣工阶段,应重视和加强工程竣工结算资料的收集和决算的编制。 1.工程竣工阶段,项目预算人员应先准备以下结算资料:
(1)施工承包合同、竣工图、设计变更联系单、现场签证单、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甲乙双方共同形成的会议纪要等资料;(2)甲乙双方签字认可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当地造价部门颁布的各类调价文件。 2.结合以下预算及时编制竣工决算:
(1)项目工程施工图预算;
(2)设计变更预算;
(3)项目现场签证预算;
(4)材料差价预算;
(5)政策性调整预算。 3.工程项目竣工决算编制完毕后,项目预算人员应积极主动与业主或审计部门进行沟通,抓紧时间核对,努力争取在有关条款规定的期限内**完毕结算手续。
竣工验收阶段要着重做好工程的扫尾工作。首先要对人工、机械、材料以及生活后勤设施作出清理,该清退的及时清退,该转移的抓紧转移,以降低费用,减少成本。其次,要对剩余工作量作全面的核对,以免造成遗漏。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情况,准备充分的资料,及时提出变更请求并落实专人负责。再次,要安排技术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竣工验收资料。
六、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组织措施项目经理应及时掌握和分析企业的盈亏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工程技术部是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采取先进的技术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主管合同的实施和管理、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款工作、处理施工赔偿等问题;经济部应注重加强合同预算的管理,增加工程的预算收入;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收支情况,合理地调用资金。
1、技术措施
(1)制定先进、合理、经济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等4个方面。
(2)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工艺技术措施,以降低成本。
(3)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开支。
2、经济措施
(1)人工费的控制,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
(2)材料费的控制,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
(3)机械费的控制,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和修理工作,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机械使用费。
(4)间接费及其他直接费的控制,主要是精减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以节约施工管理费。
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的形成阶段,也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长、材料设备价格及市场供求波动大,因而必须对工程造价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
七、结语
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至竣工决算等全过程。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需要建设各部门的综合协调、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实现预期的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 JTJ 023—8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