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关问题分析
所属栏目: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12-03-22 10:01:17 更新时间:2012-03-22 10:46:15
谭霖兴
:文章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质量管理的途径,并探讨研究相应的对策,有利于优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指出建筑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必须严格进行设计、施工、监理,从而使建设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the way, and to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optimizati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s the life of the enterprise, must be strictly to carry on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to obtain the very good guarante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建筑工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保障人民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必须严格进行设计、施工、监理,使建设质量得到很好保证。我们要从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建材管理、管理模式等这几个因素出发,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
1.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1.2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质量和法律意识淡薄。但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比如四川汶川大地震,经过调查就发现了有的房屋因为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而导致倒塌,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1.3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市场准入制度不仅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管理,而且对参与建设各方从总体素质上予以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疏漏,在施工企业中出现虚假的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不正常现象,或存在无证施工、借证卖照、超规定范围承包,或逃避市场管理、私下交易等,必然对建设工程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从而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2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途径
2.1 加强和完善质量保证机制,实现质量管理模式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1)建立明确的质量管理责任制。企业的各级行政“一把手”是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是技术责任人,各个部门都应有自己的质量职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必须由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能实施。同时必须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查,对质量问题必须做到3个“不放过”,即出现质量问题未查明原因不放过,未追究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不放过,未制定出整改措施不放过。
2)坚持推行质量方针目标管理,将国家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确定为创优目标。通过将创优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建立质量奖惩制度,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制的手段,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3)处理好外部质量监督与内部质量保证的关系。建筑企业必须无条件地自觉接受政府主管部门与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新闻媒介及社会舆论的监督,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外部监督的压力转化为强化内部质量保证的动力,积极引导职工增强抓好质量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2.2 强化工程质量监理
质量监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不论是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竣工验收阶段,监理人员都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合同规定及施工图纸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理职责。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是对建筑原材料和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建筑原材料合格与否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监理人员要严格监督施工企业进行原材料的抽检,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在进行施工期间,监理人员要定期到各项目对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定期集中分类,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对各类问题分析总结,针对特别项目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并贯彻实施,使各施工管理人员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水平。
2.3 规范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和竣工验收的程序和行为
为了防止竣工验收走过场,规范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验的程序和行为,保证主体结构工程验收结论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工程主体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测单位、质监站、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到齐后才能进行验收程序。工程验收各方主体都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质量验收规范等规章制度进行检验。验收完成后,各方主体都必须在验收结果上签字,并对此负终身法律责任。
2.4 提高施工企业的人员素质
施工企业人员有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3个层面。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该是有资格的行家。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必须加强施工企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尤其要加强企业作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打造出一支高思想素质、高技术水平的建设队伍。
3 施工过程重要控制点
3.1在正式施工前,工程师应当出台相应的施工方案,这些方案都必须要经过所有高级技术人员和技师的共同协商,精心设计,要全面考虑各个方向的问题,对于整个工程也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可行性。当方案出台后,施工的过程中,就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案的制定来完成施工过程,要做到精准施工。
3.2要加强图纸的会审制度图纸会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可以说,图纸是进行施工的重要依据,通过图纸会审可以发
现、纠正错误的建筑行为。因此,建筑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加
强对图纸的会审,通过认真、全方位地审阅建筑图纸,便于及时发现
建筑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修改、更正。
如此一来,便可以充分地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把建筑工程的质量问
题扼杀在摇篮里,从源头上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
3.3除了精确的施工过程外,要保证每一道施工工序的条例和步骤不能出现错误。建筑工程是一门精准的艺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工序的按部就班和准确实施。
3.4有了精确的施工过程和工序,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工程的工艺把握。这就落实到了具体地细节,每一个部门和工人都应该要对自己所施工的细微之处把握好,做到工艺精细,技术娴熟。
4工程的环境问题
做到真正意义上将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提升到国家标准要求甚至更高,光是做到这样,还不够。还有很多要素比如说其施工周围自然环境条件等等之类的软性条件。首先是客观的自然环境。这一点是每一项建筑工程中我们都要考虑的,因为自然环境条件不仅仅会影响到建筑材料性质,对于施工条件和建筑保护措施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自然环境的方面很多,对于建筑工程来说,主要有水文,天气,地理条件和污染等。只要考虑到了可观的自然环境条件,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预期效果一样。其次是人为管理条件。这里说的人为管理,指的是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系统,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就要保证能提供施工人员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劳动环境。通过妥善地管理改善他们的作业环境能够提高工作绩效。第三是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我们应当要使所有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组织和人员共同努力,能够做到经营具有合法性,对劳动力有保护意识,并做到公平竞争。建设一个好的行业氛围,让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地发展。
5规范管理建材市场
采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加强材料的检测工作,要求选择质量好的厂家,确保质量好的材料货源,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对建材市场进行生产与销售的整顿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建立实行建筑材料检测机制。对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评定,严把质量关,防止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工程中使用。而材料的运输、仓库管理也是确保材料质量工作中必须重视的。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质量问题是建筑工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只有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才可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竞争力,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而质量管理则是提高工程质量最为关键的手段。对现存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管理提供借鉴,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的实现。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