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水利浅析
所属栏目:水利论文
发布时间:2012-04-16 11:24:40 更新时间:2012-04-16 11:33:39
摘要:由于干旱、人口增长、地表水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人们对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文中对滕州市雨水集蓄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规划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 ,同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滕州;雨水集蓄利用;规划;浅析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drought, population growth, surface water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problems, the peopl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ainwater resources have greatly interested in and through an extensiv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rainwater accumulation su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fo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current study problems to be solved.
Key word: TengZhou; Rainwater accumulation use; Planning; analyses
中图分类号:G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滕州市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泰沂山脉,西濒微山湖畔,总土地面积1495km2。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东北为低山丘陵,中部为山前平原,西部为滨湖洼地。地质构造以褶皱和断裂为主。滕州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为13.6℃,无霜期165天至232天,最大冻土深30cm,多年平均光照2383小时,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202.8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50.1mm。全市有大小河流近100条,有的自成体系,单独出境,流域面积在20km2左右的22条,100km2以上的5条,据其特点可分为山洪河道、坡水河道和平原洼地河道三种类型。全市土壤分为5个土类、12个亚类、22个土属、90个土种。滕州市属华北地台、山东台背斜的西南隅,华北型沉积地层发育较全,岩性变化复杂,主要构造单元有滕西断陷盆地、桑村穹窿、羊庄盆地、荆泉断块、官桥断块和凫山单斜。
(二)发展历程
由于滕州市平原区及滨湖涝洼区站全市面积68%,山丘区面积占全市面积的30.5%。20世纪50~80年代,全国兴修水利工程,滕州市主要水库全部为这一时期建设。滕州市雨水集蓄主要是利用水库集蓄自然坡面雨水。由于当地地形及经济条件限制,集雨形式全部为自然坡面,蓄水工程以水库为主,此外还有水窑、水池等蓄水形式。90年代以来,国家逐渐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滕州市在部分地区发展雨水集蓄灌溉。滕州市的雨水集蓄灌溉的雨水集流型式为自然坡面集流,蓄水形式主要为蓄水池和水窖。由于资金有限,工程措施较少,主要分布在我市柴胡店、东沙河、东郭、羊庄等乡镇,灌溉方式为农户利用水桶挑水或者柴油机抽水进行灌溉。
二、雨水集蓄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到2008年底,滕州市雨水集蓄利用规划区内,现有雨水集蓄工程处数为24处,全部为自然坡面集流蓄水池蓄水工程,由于缺乏维护完好程度较差。集雨工程每年可以蓄水两次对控制区内的农作物进行灌溉,通过灌溉,项目区内作物产量明显提高。滕州市山丘区较多,适合建设雨水集蓄工程的区域分布广泛,农民的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近几年雨水集蓄工程发展缓慢。滕州市雨水集蓄利用灌溉工程现状如下:
(1)集雨工程型式数量
到2008年底滕州市集流工程为自然坡面集雨,总集雨面积约为7.5万m2;蓄水工程形式为蓄水池和水窖,蓄水容积为0.168万m3;补灌主要靠人力用水池挑水或者使用柴油机抽水进行灌溉。
(2)工程状况
已经完成的雨水集蓄工程,工程基本完好,运行正常。蓄水池的管理现状为蓄水工程所在的村委会管理,负责蓄水池的维护和淤泥的清理工作。
(二)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1)取得的成效:雨水集蓄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通过灌溉提高作物产量,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雨水集蓄灌溉为干旱缺水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雨水集蓄提供了水源,可以在山区发展部分经果林,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通过集雨灌溉增加了环境的绿化程度,改善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山区居民的收入提高了,也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基本经验:
通过近几年的雨水集蓄灌溉建设,在发展雨水集蓄灌溉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建设前要对建设区周边进行勘察测量,了解集雨坡面情况,把蓄水池建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集水和灌溉效益。由于发展集雨灌溉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在蓄水池及引水沟的建设上缺乏资金,国家和省市应该在资金投入上进行倾斜,项目建设上要以国家和省专项资金为主,农民投工投劳为辅,使国家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滕州市通过近几年的雨水集蓄灌溉建设,发现在工程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建设标准较低,造成了工程运行中存在各种问题。二是工程管理存在产权和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工程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养护,使用年限下降。
三、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规划
滕州市规划2011-2015年集流利用面积302.78万m2,建设水窖85处,建设蓄水池585个,灌溉旱作物2.75万亩; 2016-2020年规划集流利用面积376.62万m2,建设水窖114处,建设蓄水池491个,灌溉旱作物3.01万亩。
(1)集流工程
滕州市建设集流工程使用自然坡面进行集雨。山体上部植被覆盖较好的部位,降雨形成的坡面径流中经过集蓄后用于灌溉。由于利用自然坡面,因此在集流工程不需要新增工程措施。
(2)蓄水工程
滕州市坡面集蓄蓄水工程使用蓄水池。蓄水池为浆砌石结构,按照5级建筑物规范进行设计。蓄水池内壁用C20混凝土进行防渗处理,在蓄水池底部设置放水口。蓄水池上口设置铁围栏,蓄水池内部留钢爬梯作为检修用,蓄水池容积为480m3。坡面汇流通过引水渠进入蓄水池,在进水口边上设置溢流口,蓄水池蓄满以后,水通过溢流口的引水渠进入下游沟道。
(3)补灌工程
项目区的补灌工程形式为人工灌溉。旱田粮食作物在种植时利用人工或者移动式柴油泵抽水浇播种水,在作物生长关键期浇灌一次水,浇灌方式为穴灌和膜上灌。
四、雨水集蓄利用的管理与改革
工程建成后,在滕州市水行政部门指导下,在规划区内成立蓄水灌溉用水协会。蓄水灌溉用水协会成员由规划项目区的农民组成。用水协会负责建成工程的运行和管理维护。用水协会建立自己的章程,规范工程区内工程和设备的维护和使用。
为了调动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实施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保证节水农业技术推广的顺利实施,特制订和完善下列优惠政策措施。
①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筹措建设资金。国家把旱作节水农业建设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地方各级政府要保证配套资金落实。
②实行“三优先”政策。优先供应良种,优先供应生产资料,优先安排新技术推广项目。
③实行“谁受益、谁负担,多受益,多负担”的原则,农民的投工投资按受益面积分摊到户。
④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对基层干部和群众做到“五公开”,即立项原则公开,互利政策公开,国家投资公开,建设任务公开,质量标准公开;并对项目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
⑤制定奖励办法。对实施旱作节水农业建设项目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 乔生彩.干旱山区雨水集蓄利用的效益及思考[J].甘肃农业科技,2010(3):41-42.
[2]朱强 李元红.论雨水集蓄利用的理论和实用意义[J].水利学报
[3]李琪.全国农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及其发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7)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