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广场空间营造的思考——以西安市南门广场为例
所属栏目:城市规划论文
发布时间:2012-05-11 10:04:01 更新时间:2012-05-11 09:55:58
摘要: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城市精神的最佳载体,亦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全方位体现。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南门广场空间功能效应的分析,解析其功能发挥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现代城市广场空间营造的缺陷,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关于城市广场空间营造目的的反思。
关键词:城市广场,空间,南门广场,功能
一、引言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不仅是城市精神的最佳载体,亦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全方位体现。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建设艺术类型,它既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被形象地誉为城市中的“起居室”。
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物质线索。然而,现代城市的功能剥夺了人们掌控自己的能力,人们的生活依赖着他们的工作,他们与城市公共环境的互动只是上班、下班、节假日等空余时间的“偶遇”,他们努力在城市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没有目的性的闲逛成为了现今的城市公共生活的主流,人们缺乏与城市公共环境的互动,传统在消失……因此,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现代城市广场空间营造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当今城市广场在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在有关城市广场的评论中,有一种意见较为突出,即认为我国的城市广场正陷入雷同的误区。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作“广场八股”现象,还有人这样概括当今的广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虽然是简单的几句话却透露出了城市广场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传统观念的巨大变革和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作为城市重要窗口的城市广场,其规划和建设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南门广场作为西安市七大城市广场之一,以其独有魅力在宣传西安,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人近期对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认为它作为一个现代城市公共户外活动空间,并未充分发挥其效能,仍有极大的挖掘潜力。
三、西安市南门广场
1.南门广场概况
说到南门广场,必然要提到有着悠久历史的西安城墙,因为南门就是城墙的一部分。西安古城墙历经唐,宋,元,明,清朝历史变迁,在其沿用,修建,改造过程中,形成了多样的文化叠加,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南门广场的规划传承了历史,延伸了文脉,也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人文气息。
南门广场位于西安古城墙的南城楼处,位于西安钟楼南北轴线上,北接南大街,南连长安北路,环城南路贯穿东西,内侧还有顺城南路,湘子门,书院门等支路与之相连。由城墙分为南门南广场和北广场。南门广场在平面形态上为梯形。这样的广场有利于突出主景———古城墙高耸的箭楼,角楼城墙及护城河上的吊桥。有严格对称的轴线———以敌楼为中心的南北中轴线,东西对称的两大草坪,外沿饰以修剪成圆形的侧柏,草坪上点缀以由各种色彩和高度不同植物组成的绣花图案,错落有致,这种绿化具有浓郁的17世纪法国园林风格,显得端庄和雄伟。而在东西和南北的大道两边设立的黑色灯架上悬挑着的大红灯笼,为广场增添了喜庆和富贵氛围,呼应城墙青灰色的凝重与庄严,使南门广场显现了西安千年古都的气魄,延续了地方文脉。
2.南门广场的功能效应
“形式追随功能”,广场的空间形态也影响着广场功能的发挥。南门广场与西安城墙、护城河三位一体的配套,使之具有了文物保护与旅游休闲的多种功能。而广场前红灯高悬、直通城门的广场大道,又使之具有了礼仪广场的性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沿此大道登上城墙的入城式曾为世人所瞩目。然而,由于广场布局上的一些明显缺陷,直接影响到了其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1)交通功能的发挥。南门广场正位于西安市南城墙外,东西、南北交通要冲,过往车辆极为频繁。对于解决南门外交通拥堵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密集的车流,势必给欲进入广场的游人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2)节日活动功能:南门广场同时也是西安市市民举行民间节日活动,举办各种晚会的广场。然而,从下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南门广场作为节日活动的广场,功能发挥所存在的问题。如:中秋夜。中秋夜,本是个万家团圆,众人欢庆的时刻。但在西安市,市民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往南门广场看中秋晚会,却不料,诺大的南门广场,却被许多保安和警察堵住了各个入口,市民只能在警戒线外远远地观望,却什么也没看见。中秋晚会本该是政府与民同乐的舞台,但仿佛成了某些官员和上流社会们的专利。市民被拒之门外。政府不与民同乐。当遇到级别较高的礼仪性活动时,会牺牲广场上人们的其他一切活动,形成所谓的“礼仪性”氛围。
(3) 游憩功能:游憩广场贴近人的生活,在各类广场中最为普遍,南门广场亦不例外。而作为城市不多的公共开放空间,在平时,自然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来此休闲游憩。但整个广场未能给市民创造出从容休憩的空间。南门广场以其大尺度,大空间见胜,整个广场给人的感受是一个难以进入的大空间,严谨规整的布局有17世纪西方巴洛克造园遗风,只能使人敬而远之。对游人而言,这使得广场同时具有了不可进入性和不可参与性。广场利用率很低。
3、原因解析
城市广场交通组织不协调,导致广场功能降低;城市广场脱离所处的周围环境,在整体的空间尺度上比例失调;长官意志影响城市广场的结果,使它背离了广场的本质,与百姓产生了距离。
四、现代城市广场空间营造的缺陷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广场虽然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热点,并且日益成为城市中最活跃的娱乐与休闲场所。但是,从大部分建成的广场,如南门广场看却不难发现一些问题,为什么在烈日当头的午间,没有人愿意去广场走走?在雪天和雨天,人们为什么会绕道经过广场?
通过对南门广场的功能效应的解析,在我看来,其原因首先一个是“空”。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迅猛发展,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相继出现“广场热”、“步行街热”。建设中为了讲求气派,一些广场不惜巨资修大型喷泉、华灯以及各种装饰性景观,却因日常的运行费难以承受而长期闲置,使得诺大一个广场空空如也广场是供人利用的公共空间,需要的是人的光顾,而这些广场浪费了大量资金却使之成为城市的一种摆设。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假”。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夏季长且气温高、日照强,这就要求有大量可遮阳的树种可是,如今一些城市广场绿化树种都是一些低矮的灌木,不能为人们遮阳挡雨。在绿化设计中一味的追求树木花草的造型,盲目营造所谓的艺术气息,用一时的假象蒙蔽市民。其最终的结果就是炎炎夏日,广场上难见几个市民。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冷”。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小城镇,公共空间和人们的生活能较完美的结合起来。依水而建,旁路可栖。而现在大多数城市广场,脱离“以人为本”的理念,缺少对市民的考虑,不注意广场内外细节的处理,冷冰冰的装饰纯粹是为了所谓的“美化”城市。就这样,城市广场成了“没有人性的广场”,“无人的广场”。
五、现代城市广场空间营造目的的反思
现代城市广场空间营造,存在着诸多问题。然而,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规划者们,是否反思过我们营造城市广场的最初目标,亦即最终目的。现在的一些广场设计口口声声提“以人为本”,但作到的却微乎其微。城市广场空间的营造,真正从人出发才是根本,而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微观反映可能才是研究的起点……
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追寻人情味。城市空间形状的破碎和尺度的失调使城市空间失去了吸引入的魅力,人们不再依赖,事实上也没有可供依赖的城市空间作为日常交往的场所,人与人之间变得疏远了,以往城市空间中浓郁的人情味消失了,我们应该使其复苏。
也应该更多的关注市民的生活。城市广场设计的出发点,应真正做到为市民服务,按照广大市民的现有生活要求和意愿去进行设计。
小结: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社会生活的中心场所,同时也是城市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也最能反映现代都市文明的开放空间。在广场的设计中,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历史,结合时代精神与地方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把握住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 运用“绿色”设计,才有可能设计、建造出独具自身特色,并为社会大众认同的城市广场, 实现市民回归自然的梦想,从而为塑造有文化品位、有魅力的个性化城市空间做出贡献。
好的城市广场可以存在几百年、上千年,需要决策者和建筑师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去思考和设计,缺乏这样目标和勇气,是很难作出满意的作品来。最后,我想借用某位欧洲建筑师颇具哲理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未来城市里高明的建筑师不是决定在哪里营造建筑,而是决定在哪里不可以营造建筑。”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 马正林.古今西安[Z].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 王珂,夏健,杨新海. 城市广场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 冯囡,青锋. 谈西安西城门内侧公共空间的营造. 新建筑(1).
5.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6. 林奇 K. 城市的意象. 方益萍,何晓军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7. 王超.面向市民的现代多功能城市广场设计手法探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 巩磊.具有西北地域特色的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初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9. 杨红娟,唐亦功.城市广场发展的思考——以西安市南门广场为例的研究.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10.唐亦工. 浅议西安城市广场功能的发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