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如何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2-07-11 09:33:08 更新时间:2012-07-11 09:53:02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然而,由于在施工材料选择不当和技术不成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建筑工程中经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的常见问题分析,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只有充分认识到以上问题,才能严格重视混凝土的各项质量标准和各项施工流程,才能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工民建;常见问题;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中一项常用的技术,得到了建筑行业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房屋和高层建筑中,人们往往更加注重的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因此,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1. 分析混凝土施工出现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广泛用于各种工程建设项目,是目前用量最大的建筑结构材料。混凝土工程的质
量,关系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结构安全,通过多年的工程质量监督经验,工民建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露筋现象是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是现代建筑物结构整体强度与韧性的根本保障,混凝土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自身粘合性稳定钢筋的结构布局,防止钢筋出现暴质量问题。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如果施工人员在具体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工程设计方案或施工质量管理标准进行混凝调配,都极有引发露筋的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注钢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在混凝土与钢筋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保护层,保护层垫块的主要作用是减和控制钢筋出现位移、变形、伸缩象,进而强化混凝土对钢筋的固定和强化。
②施工中麻面现象,具体到混凝土表面或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坑凹现象。麻面虽然并不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但是却严重影响了建筑物墙体、地面的美观程度。混凝土施工中引发麻面问题因素很多,其中混凝土模板表面的光滑与湿润程度是最为主要,另外,混凝土的调配难以达到标号标准也是必须考虑的。
③混凝土施工中,局部或大面积出现裂缝现象始终是施工单位关键性质量问题,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不但降低了结构整体强度与硬度,而且对于建筑物的整体效果也造成了一定程影响。混凝体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一定要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缝质量问题的出现。一旦在建筑结构中出现裂缝问题,必须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修复,否则极有引发建筑物施工安全事故或使用安全隐患。
2. 加强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控制措施
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施工质量问题是绝对不容忽视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应从多方面入手,其中建筑材料的把关、施工工艺的创新、施工技术的改进、质量监理手段的发展等都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①建筑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中,材料的选择是实现控制施工质量的基础条件之一。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建筑材料选购人员应该严格把握和控制材料的选购关,坚决杜绝质量不达标的建筑材料进入到工程建设中来。同时,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中,材料员还要仔细检查建筑材料的出厂日期与合格证书,以及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质量检测报告等。
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现今对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工程监理制普遍实行,质量保
证体系的不断完善,工程中使用的不同级别混凝土均要求由通过国家认证的质检机构进行配合比设计,并且在配合比未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前,不能浇筑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是商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施工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等要求确定。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特点、气候条件、混凝土输送方式等因素进行配制。审核水泥产地、品牌、品种、标号,砂、石产地、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指标,外加剂、掺合料的选用、掺量及坍落度是否满足要求。
③科学的施工技术保证混凝土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注重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顺序,以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散热,避免裂缝出现。在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控制温度在25摄氏度以内,利用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测量技术,了解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的内部温度的分布以及变化情况,根据测得的数据可以对混凝土进行定性指导施工,控制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从而控制裂缝的出现。在凝土浇筑前应该检查模版的标高,尺寸,强度,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到隐蔽工程质量记录表;清除模版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对模版的缝隙和孔洞应该堵严;对木模版应用清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在地基或者基土上浇筑混凝土时,应该清除淤泥和杂物,并且应该有排水和防水措施。对于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润湿:对未风化的岩土,应用水清洗,但表面不得留下积水。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浇筑,应该由底层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振捣的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其次,混凝土浇筑后,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新入模的混凝土充满模版的每个角落,排除气泡,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④完善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养护工作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要及时保证混凝土的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从而控制好混凝土的内表温度差,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正常发展,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大面积的底护板必须预先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后再加上二层的草包,此为混凝土的保温保湿控制措施。及时的掌握混凝土的内表温度差和降温的速率,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进行适时调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延长养护时间,在混凝土拆膜后要及时回土或者增加覆盖养护。在寒冷的天气中或者温度变化的环境下,及时预防骤冷气候影响,防止混凝土的早期裂缝出现发展。
⑤监理单位强化施工质量的控制。在国内工民建施工中,监理单位是实现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参与部门,监理单位以科学的质检手段与方法,对工民建施工实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施工单位要强化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职能,并且积极配合支持监理单位开展和进行质量控制工作,不得进行人为的阻碍或干扰。对于监理单位提出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快速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出引发施工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与客观影响,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方案与计划,力争将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真正落在实处。
3总结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建筑行业面临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制定要涉及到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必须依托国内建筑行业强大的施工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的支持和保障,否则难以真正实现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同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国内工民建整体质量的强化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参考文献:
[1] 冯乃谦,实用混凝土大全,科学出版社,2001
[2]刘向南,杜小杰.国内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常遇到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沈阳建筑大学月刊,2007(4).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