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才高级职称认定长效机制将在新疆建立
所属栏目:职称评审
发布时间:2012-07-11 10:18:59 更新时间:2012-07-11 10:49:56
今年新疆开展的农村实用人才直接认定高级技师工作已尘埃落定,300名“土专家”、“田秀才”捧得最高荣耀,今后新疆将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层人才高级职称认定长效机制,计划将基层高级职称认定工作制度化,3—5年开展一次,并结合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认定标准和条件,把活跃在基层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同时,新疆还将进一步加大职称政策向基层的倾斜力度,充分体现重实际能力和业绩贡献的人才评价标准,逐步提高基层人才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使基层人才发展有空间、上升有通道、待遇有保障,安心基层工作。
新疆农村实用人才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目前,新疆约有农村实用人才70万人,从占乡村人口、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和村均农村实用人才量来看,新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总量相对较多,大大高于同期每万名乡村人拥有农村实用人才98人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获得农牧民技术职称的有71480人,获得高级技师职称的有52人。今年新疆遵循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注重技能、注重业绩、注重贡献的选人用人理念,又一次性认定了300名农牧民高级技师,这一数字是往年十几年来评定总数的近六倍。农牧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的开展,既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
据了解,农村实用人才一般都具有四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成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前提条件;二是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这是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要求;三是对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这是衡量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标准;四是广泛活跃在广大农村,这是农村实用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鲜明特点。
首次认定的农牧民高级技师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大多荣获过先进个人、生产大户、致富能手、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当选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各自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代表性,在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增收致富中起着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国内对农村实用人才尚未有统一的界定前,新疆各地通常把遵纪守法,具备一定知识或专业技能,能够使家庭年经营收入超过当地平均水平两倍以上,愿为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努力作出贡献的农民统称为农村实用人才。这类人才主要包括:农民技术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技术服务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等。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文学说,此次探索性开展农牧民高级技师认定工作,是对农村实用人才在广阔农村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的认可和肯定,彰显了自治区党委“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实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激情,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热情和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动性。
农牧民高级技师认定工作规范有序
当前,新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农牧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缺乏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农村实用人才申报职称评定的积极性不高;取得农牧民技术职称的人员还相对较少,引领和带动作用发挥不够,与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为了做好农牧民高级技师认定工作,自治区在组织开展的农牧民高级技师认定工作中要求对推荐工作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注重业绩、社会公认的标准。不仅注重对农村实用人才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致富能力,还注重其带领本村、本乡群众共同致富的成效,真正把那些政治表现好、示范效应强、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农村实用人才选拔出来。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开推荐评选的条件、范围、程序和方法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做到阳光透明。对基层单位推荐出来的人选,经县(市、区)党委研究同意后,在本县(市、区)公示3天无异议后逐级上报。三是严格把握推荐工作程序。按照基层单位推荐、县(市、区)审核研究和公示、地州市审核、自治区审议认定等程序,全程规范有序进行。
各地、州和县、市对认定工作都高度重视,作为改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加以落实。5月8日,自治区党委人才办、自治区人社厅、自治区科协召开了认定会议,对300名推荐人选进行了认真审议,认定了300名农牧民高级技师。
向知识引领、技术引领和信息引领转变
认定的300名农牧民高级技师,从统计情况分析显示呈现五个特点:一是创业兴业成为广大农牧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牧民高级技师比重过半,主要集中在设施农业、畜牧业、林果业,他们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多为公司、合作社、协会领办人,通过整合资金、引入技术、掌握信息,提高了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改变了传统农业投入不足、劳动生产率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带动了身边一批农民的发展和致富。二是反映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正在向知识引领、技术引领和信息引领转变。推荐的人选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6.67%,农民技术人员、经营能人、能工巧匠、技术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共146人,占48.66%,反映了近年来新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积极成效,也反映出知识、技术、信息在服务和引领新疆农村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农村实用人才,尤其是农牧民高级技师在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引领作用明显。三是客观反映了党员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推荐的人选中,党员156人,占52%,表明农村党员是农民队伍中学习、接纳、应用科学技术的先进分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可。四是出现外出就业劳动力返乡创业的热潮。在30岁以下人员中,回乡创业的较多,表明农村经济社会政策的新变化,为外出人才在农村施展才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些人员在经历了城市的工作生活后选择返乡,在农村生活工作的稳定性更强,能更好地示范和带动周围农民。五是体现了少数民族实用人才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荐的人选中,少数民族占55.67%,符合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绿洲经济的实际,也反映出各地各部门重视少数民族实用人才的培养和推荐。少数民族农村实用人才在生产实践和市场营销中,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对民族团结和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