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策略探讨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2-07-16 10:39:02 更新时间:2012-07-16 10:48:01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国名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水平也日益要求同化时代的步伐,要不断的改进创新,而且建筑施工项目更是一个系统复杂化的庞大工程,所以其还留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施工周期长、管理不尽人意。而本文结合各专业工程的协调、交叉分配控制在时下建筑工程施工协调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下协调管理施工的对策做以参考,从而提高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协调管理 质量 施工管理
做好建筑施工工程的管理工作,就需要运用完善的计划、有效的组织、质量控制、合理的指挥和监理、监督职能,从而加强建筑施工管理职能对建筑施工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施工过程所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问题
现代建筑由施工到竣工这一周期的全面完成,所要求的科技含量可谓是越来越高,涉及到的专业工程也就越多。主要以水电、房屋保暖、电气施工、通讯技术等多个领域和方面。其中每个领域的技术要求都不尽相同,但都以科学技术为依据,有着行业特定的技术要求,以及要配合建筑施工专业工程和行业部门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具体规划、要求。各个专业部门的技术配合达不到建筑施工的要求也不能使施工有效进行。另外,现代施工项目的全面系统化的科学施工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量的自身技术和人员素质;随着现代工程施工新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如果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不能相互积极交流、配合,会对工程施工的交叉分配和协调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
(二)管理层面
第一,施工管理机制不健全,人员素质偏低。一方面,近年随着专业分包现象的普遍发生以及分包单位的工作范围分工不明,界定划分不清,致使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从一定程度上很难配合工作。另一方面,有些分包单位在主观的利益驱使下,尽可能的联系部门关系获取更多的承包途径,而工作很难有计划的细致部署下去,这就导致了工作程序、各个环节上的遗漏,从而对施工建筑协调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便,增加了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另外项目负责人层层递属安排到施工组织管理岗监督职能不能有效传达下去,致使管理制度松散,管理制度不够明确、健全,加之管理人员的监理工作只求表面形式,这就促使管理协调工作造成困难;另外制度上本就不健全,就很难以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分工,以及设备的不断更新、技术应用,也加大了协调管理工作的难度。同时施工人员的职责观念淡薄,素质偏低,促使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有序进行带来了诸多不便。
(三)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协调意识不强
施工人员职责分工应予明确自身工作任务。现代工程项目施工不能走传统的模式套路,应结合企业自身人员素质做出符合新形势下的管理机制的改进与创新,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更应该加强协调管理工作,同样管理机制、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可以使施工人员分工明确,但是人员素质的相关培训也很重要。管理机制是一方面,制度是硬性的,施工人员却是对工作的有效进行起主导作用,人员协调意识不强,很难提高建筑行业的工作效益。而不可否认的是建筑施工高层策划人员的协调管理观念也应该科学化、系统化,要认识到协调管理意识在施工工程中的重要性,一味的追求企业利润、效益去忽视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构建,把主要人力、物力都着手与任务的完成与承包更多的任务,这只会使建筑施工工作受到阻碍,从而打乱了施工计划,施工顺序的每步工序都出现偏差。
二、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协调管理的对策
(一)改进施工责任管理机制
改进施工责任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改进管理责任机制,是在原有的管理水准之上有针对性的对工程质量品质做出改进,改进的同时要持之以行的落实行动下去,改进的内容不光要设计技术上、人力制度,还要结合建设施工单位自身的设计要求、规范,明确到基层施工人员的每个工作目标,进而提高管理水平。另外改进制度的同时,要讲究责任追究制度的构建,建立符合建筑施工项目自身的奖惩机制,从管理人员到施工人员都予以包含在内,以提其责任感和归属感。另外,要注意建立隐蔽监控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以及各个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自觉自律意识,通过隐蔽监理机制作出分析,结合人员自身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部署工作,进一步完善各专业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探讨工作,以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工作效率。同时结合施工工程自身建立的惩罚机制,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人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之上作出加强人员自身责任意识的计划安排制度,从而一步步加强各个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为系统化的协调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构建技术协调机制
加强创新机制的技术协调机制,首先要以建设施工单位的设计图纸为标准,严格按照图纸的各个环节、工作去实践施工、操作;另外对图纸的特殊标注、以及施工现场的交叉工作环节要予以详细的交流探讨,确保施工质量控制得意有序进行,图纸的规范、要求都要结合现行施工单位建设方的各个专业技术部门做进一步审计,如果审计中核查出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要及时调整,避免延误施工周期,从而使管理协调工作更有效率;同时通过以建立的管理机制有序的进行,减少施工中各个专业工程部门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项目负责精力为主的同一领导,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策划,协调各个施工工程部门的技术交底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项目负责经理,要全面掌握各个专业环节工序、设计上要求,以确保技术协调工作的全面到位。
(三)建立专门协调会议小组
建筑施工中甲方、项目负责经理要根据实际施工的进展情况定期组织举办协调会议。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所存在的难题,在施工过程中做出合理的安排。所需强调的是,不论是会审、会签,还是隐蔽监督机制的验收过程,所有制度决不能是一个形式,而是结合施工单位建设方的实际情况对相关专业部门技术人员分配、明确责任归属,做到明确的协调管理工作,同时要根据奖惩机制,逐级的去配合执行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发现问题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作为管理人员和各个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要持有警惕意识,对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工序,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要格外留意,确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另外,在问题发生的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施工中往往需要协调的部分包括:电气施工与土建的协调,排水与建筑结构的协调,建筑结构与其功能的协调,后期房屋装修、装饰与房屋结构的协调等。
结语:
综上所述,要完成一个系统性结构严谨的建筑施工工程项目,除了做好基本工作外,企业负责人更应该具备积极协调各个专业工程技术部门的组织能力,逐级安排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工作。另外,每个部门要按照改进后的管理机制务实的行动下去,同时对施工人员的队伍建设也必不可少,人员素质决定了工作的效率、施工的质量,促进了施工的协调工作有利进行。施工的协调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都要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作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以确保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总之,加强建筑施工协调管理对施工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东海. 建筑工程项目各专业分项工程施工协调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J]. 广东建材, 2009,(05) .
[2] 曹智. 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的初探[J]. 科技风, 2010,(03)
[3] 李文祥. 试论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01)
[4] 李鹏. 试论建设施工过程中建造师的协调管理[J]. 科技风, 2009,(13)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