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所属栏目:水利论文
发布时间:2012-07-25 09:20:40 更新时间:2012-07-25 09:38:38
摘 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研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blem; improvement 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们要在综合利用的同时,进行不同条件之间的最优搭配和最优分配,在使整体效益达到尽可能高的同时,又能将不利的影响降到最低水平。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极快,农田水利工程也十分兴旺发达;但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1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存在很多工程隐患。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前几年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地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部分农业开发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1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建设过程中的纠纷问题,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 改进的措施
2.1 全面加强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
2.1.1 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 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2.1.2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发挥工程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
2.1.3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
2.1.4 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施工准入证制度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
2.2 施工管理
在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检测与控制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对施工队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施工细则,采取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使工程在有利的施工条件下保证质量。施工管理对于工程的按期或提前完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确保施工安全,多、快、好、省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2.2.1 计划管理
2.2.1.1 施工作业计划。施工作业计划是工程施工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施工作业计划一般分年、季、月、日进行编制,以具体落实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各施工期的任务。
2.2.1.2 流水作业计划。流水作业就是把建筑工程划分成若干施工段,由完成不同施工过程的工程队,依次不断地沿各段完成本身的施工任务。每个工程队在一个施工段上完成所担任施工过程的延续时间称为流水节拍。依流水节拍的不同,流水作业可分:a.固定节拍流水,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b.成倍节拍流水,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互成整倍数(任一施工过程在所有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仍相等)。在组织流水作业时,各工程队的人数一般保持不变。因此,组织流水作业的条件是:各施工段的工程结构形状、尺寸及其工程量应大致相等。
2.2.2 质量控制与验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保证工程质量有下列几个主要环节:
2.2.2.1 技术交底。每项工程开工前,由设计人员向施工人员说明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由施工人员讨论施工技术措施和保证质量的方法。进行技术交底,能使施工人员心中有数、胸有准则。
2.2.2.2 制定操作规程。每项工程施工前,由工地的施工技术部门制定操作规程,具体规定施工操作方法、质量要求等,作为施工的遵循。
2.2.2.3 建立岗位责任制。工程任务落实到队(组)、由队(组)再落实到人,各人对完成的工程承担责任。实行交接班制度,上一班为下一班负责,下一班检查上一班的施工质量。
2.2.2.4 加强质量检查与统计分析。水利工地都应设质量检查科(室),负责检查全工地的工程质量。科(室)下设若干质量检查员,每班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与检查;如遇不符合质量要求,由施工队(组)补救或返工。
2.2.2.5 严管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是把好质量的最后一关。每项工程完成以后,应及时组织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验收委员会由管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主管部门派人组成;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工程竣工图、施工记录、质量记录等;经验收合格后,方能移交管理单位投入运用,不合格者应由施工单位返工后重新进行验收。对隐蔽工程,如基础工程,应在回填之前进行验收,并作照像记录,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
2.3 运用新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灌区用水管理调度技术是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和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技术可用于各类灌区的灌溉预报编制、灌溉水量的优化配置、灌溉系统的仿真模拟、渠道水量的监测和闸门的自动控制。该技术主要包括灌溉预报技术、灌溉系统优化管理技术、渠系模拟仿真系统和渠道太阳能自动控制设备及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对灌区气象、水文、土壤、农作物状况等数据进行及时地采集、存储、处理,并采用预测预报方法及优化技术,及时作出来水预报、未来降雨预报及灌溉预报,进而编制出适合作物需水状况的短期灌溉用水实施计划。一旦来水、用水信息发生变化,可以迅速作出相应的修正用水计划,并在未来时段按此修正计划用水。通过安装在灌溉系统上的水量测控设备及时的测量和控制用水量,实现按照用水计划配水。
渠系模拟仿真系统可以对灌区的输配水系统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可视化的方法用计算机搭建灌溉渠系及建筑物,同时输入有关参数。在灌溉渠系搭建完毕后,输入灌溉系统工作参数,模拟仿真系统就可以自动完成灌溉过程水流在渠系中的动态变化情况,模拟仿真结果可以帮助灌溉管理人员选择更为合理的渠系配水方案。该系统不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选择合理的渠系运行方案,还可起到建立图形和数据库的功能。
渠道太阳能自动控制设备及技术是一种廉价的渠道自动化管理技术。这一技术利用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用蓄电池存储能量,在渠道的闸门上安装小型自动控制设备对闸门的开度进行测控,以实现对灌溉用水量的控制。
3 结语
农田水利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其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随着农业水资源的日渐短缺,为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和均衡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 西北农学院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 .1980.
[2] 山仑 .中国节水农业 .2004.
[3] 康绍忠 .农业水管理学 .1996.
[4] 田士豪,陈新元. 水利工程概论 [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5] 李中锡. 中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探索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