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公路运输管理的分析探讨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02 09:58:37 更新时间:2012-08-02 09:59:36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运输市场由封闭转向开放,现已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体多种经济成份与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全社会办运输的新格局。在这种新形势下,公路运输企业面临着许多问题,探索运输企业新的管理、经营模式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针对公路运输管理的问题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运输管理;概况;特点;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e transport market from closed to opening up, has now formed a state, collective, individual variety of economic sectors and a variety of business co-exist, a new pattern of Quanshehuiban transport. In this new situation, the road transport enterprises face many problems, and explore the transport enterprise management, business model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needs to become a top priority. In this paper, the issue of road transport management measures taken for analysis of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profiles; characteristic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容县公路运输事业迅猛发展,出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运输,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的新局面,公路运输市场呈现出一片活跃、繁荣的景象。公路运输的蓬勃发展,使多年来运货难、乘车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公路运输市场长期存在的卖方市场,正被买方市场取代,这对于搞活流通领域,发展商品生产,改善企业经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1.公路运输管理概况
1.1运输市场业务股管理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 主要管理公路旅客运输。管理的具体内容为: 保持客货运输价格正常, 维持正常的公路旅客运输秩序(防止经营者蹋班、晚点、不依线运行) , 开停业管理(主要是经营许可证和线路牌的发放) , 督促站务人员规范服务, 收取管理费用等等。
1.2维修服务股管理维修企业和运输服务业。基本上只管理城关地区的维修服务业, 乡镇有关这方面的管理还没跟上来。管理内容是维修服务业的开停管理和日常经营管理, 对维修厂点的房屋、场地标准、设备、技术力量、资金、管理机构、经营作风进行考核和监督, 引导维修服务网健康有序的发展。
1.3稽查股的主要职责是上路稽查, 检查上路车辆的各种手续和票据, 考查经营者的作风及车辆运行状况, 以强化行业管理力度, 促进各种费收的顺利完成和加强运输市场管理, 制止不法经营。公路运输行业管理有它的特殊性, 车辆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 要加强管理, 上路稽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在的货运车辆基本是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 货运量小, 货运的装卸工作一般由货主自已解决或临时请人帮忙, 装卸搬运市场不大, 所以没有专门设置这方面的管理机构。
总的来说,管理就是对运输市场的管理, 主要偏重于客货运输市场和维修厂点的管理; 协调就是根据全社会对运输行业的需要, 做好公路运输行业内部协调工作; 统筹就是根据公路运输行业的基本情况和本地经济发展状况, 搞好控制发展工作; 服务就是对本地整个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作好各种服务工作。容县运管机构的管理人员主要依靠以往的部门管理经验以及国家和省里的交通法律和法规来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 有时还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一些“土政策”来进行管理。
2.当前公路运输管理的特点
2.1点多面广, 管理难度较大。
全县运管人员有限, 而汽车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 公路运输市场是以公路网为依托的非固定市场, 其发生运输劳务交换的场所是流动的。再者运输市场的结构是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公路旅客运输, 既有本地车在本县范围内经营, 也有本地车跨县、地、省经营, 还有外地车把本县作为一个运输终端进行经营。经营成份复杂, 经营方式多样。所以行业管理的难度较大。
2.2缺乏总体规划, 车辆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
运管人员对公路运输行业管理的概念认识还欠完整, 只偏重于管理和监督, 而缺乏全行业的规划和引导。运力投入失控, 造成运力有所浪费。这有一定的客观因素, 作为一个基层运管部门应统计每年的客运量和货运量, 但现在大悟县的客货运车辆基本上是个体车或承包经营车, 无法让经营者照章填写行车路单, 运管部门也无力准确统计每年的客运量和货运量, 只能根据在籍车辆的运力进行经验估计得到客货运量的大概数据。正因为对本地的客货流的具体情况不熟悉, 所以制定本地区全行业的发展规划也显得力不从心, 也无法保证运力运量的平衡。
2.3缺乏公路运输管理的行政立法。
公路运输行业管理, 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管理。既包含行政管理, 也包含经济、技术管理和市场管理。其内容包括运输管理、交通监理、路政、工商登记审理等具体环节的管理。这些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只有实行集中统一的综合性管理, 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 才能达到“ 管而不死, 活而不乱”的目的。这就需要健全而完善的公路运输行业管理行政法规。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公路运输行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管理工作才能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2.4客货市场竞争激烈, 不正当竟争客观存在。
改革开放后开放运输市场, 个体从事客货运输的较多, 加之没有很好地进行运力投放的控制工作, 所以客货运市场竟争日益激烈, 不正当竞争也就客观存在。运输经营者不仅要和主管部门搞好关系, 而且要和沿线经营者和地方势力搞好关系。经营者之间持强凌弱的事时有发生, 欺骗乘客的事也不鲜见, 经营者之间互划势力范围, 过路车辆甚至不敢中途载客, 以免受到当地经营者的围攻。
3.公路运输的管理措施。
3.1加强县城政府对交通的统一领导,建立县的交通委员会。现在的大城市交通涉及县的所有部门,特别是随着城市发展和土地转让制的出现,给县交通建设增加了许多外部制约条件。关键是要加强县城政府的集中领导,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前提下,由政府建立有效的县城交通行业管理体系。
3.2增加路网密度,提高交通建设决策水平。我国县城交通基础设施“欠账”过多,道路现状水平很低,功能混乱,已无法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交通需求,因此,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和快速路建设,合理安排立交桥、人行过街设施、停车场和自行车道建设。
3.3疏解县城中心区人口,调整县城土地使用功能。县城人口密度过密必须疏解,这是解决县城交通问题的一项“釜底抽薪”的办法,也是改善城市环境、保持县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3.4落实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调整过低的公交票价,优化公交运行条件。要落实优先发展公交政策,首先要调整公共交通价格和改进定额补贴,逐步做到微利保本,在低成本前提下提供最大服务,对有效缓解交通紧张将起到重要作用。
3.5采取交通限制措施,适应私人小汽车的需要,车和路的发展相互协调。
3.6加强经济可行性研究,重点发展特大城市的轨交通。
3.7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力度,提高全民交通意识。必须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花大力气加强县城交通的科学研究,重视交通经济政策和高新技术的开发,探索新一代捷运交通工具,个体交通工具和智能化交通管理的研究,用较少的投入换取较高的交通效益。
2)国家要制订有关的技术条例和法规,加强职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推行交通工程和交通规划专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以提高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水平。
3)成立国家级的县城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科委和建设部的领导下,组织城市交通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
4)由建设部组建全国的城市交通专家技术委员会,负责引导全国县城交通技术科学的健康发展,并对重大县城交通建设项目进行咨询和技术审查。
5)把各大县城的远期交通规划和近期综合交通治理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今后,计划部门在安排城市交通建设项目时,必须符合城市交通规划的意向和要求。
6)将城市交通教育融合到小学义务教育中,加强对县城各行业职工的交通知识和安全教育,提高全民交通意识,依靠县城的全体县民共同管理好县城交通。
4.结束语。
我国公路运输行业队伍庞大, 业务繁杂, 联系面广。为了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 保护各方合法权益, 确立运输行业与相关部门的法律关系, 为本行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必须加强行政立法建设, 研究制定各项经济、技术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逐步形成公路运输法规体系, 达到行政管理法规化, 凡事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