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探讨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2-08-11 10:22:06 更新时间:2012-08-11 10:19:05
摘 要: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门活学活用的管理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施工管理;安全;质量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ceaseless per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s a living and used management science,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an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n how to do the work well.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施工安全管理
1.1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1.2施工管理工作需要常抓不懈。为此,企业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三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1.3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管理核心,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确保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2.建筑工程前期的组织设计
2.1施工管理人员的准备
施工现场项目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管理员等几个岗位,项目部依据工程规模及难易程度确定管理人员的数量并进行职能分配,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在公司的领导下,组织本项目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与经营开发部沟通现场用工及材料用量。提出人员及机具计划,在公司要求工期内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
2.2施工技术的准备
项目部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报甲方及设计单位共同探讨,以达成一致,使得问题能够在进场施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项目技术人员在施工技术部的指导下,结合工程项目特点,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劳动力、材料及机具需要量计划,施工平面布署及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配等。
2.3施工操作人员准备
公司劳动人事部依据项目部提出的劳动力计划,结合公司整体施工项目的进展情况,准备各工种人员,并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入场工人进行入场前的教育及相应的技术安全培训,使工人在入场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质量要求有所了解。施工技术部办针对工程的特殊工艺对项目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从而保证了在施工过程中,各班组均能全面执行公司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能够由项目部对其进度、质量进行控制。
2.4施工现场的准备
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对工地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确定材料堆放地点、施工用水及用电情况,并将实际勘察结果填入《施工调查报告中》中。
2.5优选采购人员
挑选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守信于人的同志承担采购工作。比如在EPC合同形式的工程施工中,采购人员的素质也是直接影响着一个工程质量重要因素。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质量鉴定水平,严格控制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掌握最新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
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施工项目所有主材严格按设计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质保书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并且追踪其出处。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为了控制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3.1明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是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之一。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不注重施工质量管理,不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就不能赢得市场。
3.2分析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上的漏洞
3.2.1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经过改革开放逐步完善形成的。存在着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
3.2.2施工企业和施工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
3.2.3加强质量管理的几条措施
(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做到层层抓落实。
(2)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
(3)强化工程质量监理。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变化而变化。
(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该是有“资格”的行家。
4.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
4.1施工进度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质量好。
4.2项目进度管理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4.2.1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架构。一个成功的项目,必需有一个成功的管理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一流的管理目标和企业文化。
4.2.2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网络体系。一个较大的工程,是由很多的建设者参加的共同体,这就需要有一个严密的合同体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避免相互的拆台、扯皮。
4.2.3设计单位的确定及设计合同的签订,以及设计质量、速度的检查、评审。设计的工作质量决定了项目施工能否顺利实施。
5.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成本核算与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有机构成了成本管理系统。
5.1成本控制管理目标的设置
5.1.1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目标的设置
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施工全过程,要突出控制重点。影响项目投资最大的阶段,是设计阶段,约占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的四分之一。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成本的因素占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成本的因素占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成本的因素则为5%~35%。很显然,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阶段。因此,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目标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
5.1.2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目标的设置
建设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尽管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却很大。因此,对投资控制更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该阶段,费用控制工程师通过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把计划投资额作为投资控制的目标值,包括建设项目的总目标值、分目标值、各细目标值。
5.2成本控制管理目标的实施
设计完成之后,进入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该阶段是投资的主要发生阶段,因而该阶段的费用控制也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5.2.1设备、材料采购的费用控制
设备、材料采购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采购货物质量的好坏和价格的高低,对项目的投资效益影响极大。
5.2.2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费用控制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不仅靠控制工程款的支付控制,还应靠组织、经济、技术等措施多方面控制投资。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投资控制贯穿于自始至终,对可能发生的投资偏差要注意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尽可能实现费用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