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特点与管理对策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11-09 09:27:39 更新时间:2012-11-09 09:35:38
摘要:高层建筑已经是我国现代社会建设的常见项目,其对土地面积的高使用率也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高层建筑施工规模大、周期长、要求高,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以富力盈凯广场项目为例,简述了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解决方案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普及,其能在有限的用地面积上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可用建筑面积的特点,成为城市建设,特别是大城市建设的常用手段,以缓解社会的需求与用地紧张的矛盾。当今的大型商场、酒店和住宅都采用高层建筑的方式构建。高层建筑整个结构较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质量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困难需要管理人员解决,本文以富力盈凯广场项目为例,试论述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与管理对策。
1 项目概况
某项目总建筑面积177756㎡,其中地上145125m2,地下32631m2;地上66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为288m。该项目塔楼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岩层,塔楼部分以外的地下室底板下设置抗浮锚杆。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场地地下水位较浅,基坑开挖时易造成基坑浸水,使现场施工条件变差,引起边坡失稳现象,影响施工安全;地下水对地下室底板具浮托作用,对地下结构具有侧压作用。
2 现代高层建筑施工难点
2.1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采用
一般高层建筑项目的使用要求高,功能多,为达到设计要求,老旧的技术和措施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不可避免的会采用到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本项目中就采取了大量的新技术,如超高混凝土泵送技术、高效钢筋应用技术及机械连接技术、钢与混凝土结合结构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建筑节能材料、高性能混凝土、高分子防水材料应用等。
2.2 高层建筑具有体量大,规模大的特点
高层建筑就是大体量建筑物,而且一般高层建筑都带有地下室,这也比一般的建筑多出相当的建设规模。以本项目为例,基坑面积大,超深开挖,土方开挖量达14.74万m3,其中9.01万m3采用逆作法施工。本工程型钢总重量约达1.8万t(不包括钢筋桁架模板在内),混凝土总用量约达5万m3,钢筋总用量约达8435t。本工程基底面积7600㎡,底板(不设后浇带)一次性混凝土浇筑9800m3。
大体量的建筑物必然包含有大尺寸的结构构件,本项目中人工挖孔桩直径最大为ø3200mm,钢柱截面尺寸形式有钢管柱最大Φ1500*30(1088kg/m),箱形支撑最大1950*750*16(1001kg/m),钢梁截面形式为箱型和H型,其中箱型梁最大截面为1950*750*16(1010kg/m),H型最大截面为HW1150*250*10*16(150.56kg/m)。
大体量项目与大尺寸构件的施工,往往会是整个项目中的难点。
2.3 高层建筑设计选材广、组合多,须深化设计内容多,总包管理配合多
高层建筑的多功能性与其结构要求,都决定了高层建筑用材面广,使用材料多种多样的特点,幕墙与钢结构往往都需要深化设计配合施工,各分项工程多,交叉施工多,总包需要管理的事务多。本项目使用了包括钢筋砼、钢管柱、钢梁、钢筋桁架模板、钢雨篷及玻璃幕墙等多种不同材料和构件。工程涉及强电、弱电、钢结构、精装修、消防、电梯、玻璃幕墙、空调、电气工程、制冷工程等众多专业项目施工,施工过程中存在多个专业的交叉施工,尤其受到场地特别狭窄的条件的制约,总承包协调工作量大,涉及专业多。基坑周边的环境复杂,四周道路下埋各种管线繁多,西塔副楼距离基坑边仅为30余m,广州地铁三号线与五号线的换乘站--珠江新城站直接与本工程连通,在基坑降水作业和土方开挖时,可能造成变形影响,需设置监测点点多面广,协调单位众多。
2.4 高层建筑质量要求高,对施工现场管理要求高
高层建筑项目建设投资大,建筑物重要性高,各方面对其建筑质量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高的质量要求需要有高质量施工管理。在施工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总承包管理与协调、工期管理等方面都要求做到高质高效。
3 现代高层建筑施工的管理对策
3.1 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认识与准备
建设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匹配的知识与视野,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应及时了解与熟悉,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参与新技术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本项目采用了超高混凝土泵送技术,而影响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泵送的因素主要有:设备的泵送能力和可靠性;耐超高压的管道系统与合理布管;混凝土配合比及故障处理措施等。为此,施工前我们将根据以往经验,提前与混凝土供应商一起做好混凝土试配工作,明确每个高度施工段及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最优配合比。选择高性能的混凝土输送泵及配套的泵管:塔楼30层以下采用SY5121THB90型混凝土车载泵,30层以上结构换用HBT90CH2122D混凝土输送泵。塔楼泵送采用“三泵两管,两用一备;节点随拆,相互兼备”的布置模式,泵送作业面布置两台HGY13型移动式布料机。
3.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高,如果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过大将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较大的温度应力将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影响工程质量,特别是对于地下结构。所以,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往往是工程的重点。在本项目中,为确保混凝土不出现有害裂缝,施工前由我局组织进行混凝土试配,根据试配结果,利用我局开发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模拟现场施工环境,找出温差变化,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混凝土采用斜面分层法进行浇筑,利用计算机智能测温系统,连续采集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数据,用以指导混凝土养护工作。
3.3 做好深化设计环节
在幕墙施工时,本项目对玻璃幕墙进行深化设计,采用通过评审的设计图纸指导施工,在总承包协调部设置专人负责协调幕墙工程施工。在机电工程安装阶段,对各个专业分别进行深化设计,采用机电管线三维模拟综合平衡技术,发现各种管线相互之间、各种管线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矛盾,检查预留、预埋计划是否有遗漏并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调整,为解决各工种管线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互矛盾、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创造条件。机电施工按竖向分区组织,水平方向不划分,各分区完成后可单独进行调试,较少整体调试的工程量。
3.4 完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高层建筑施工涉及分项多,需要协调和合理调度,本项目中,我们设置了85人的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并专门设置了分包协调管理部,以“项目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对业主负总责,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和职业精神为发包人服务”为工作原则;把“信守承诺,服务业主;履行合同,照管分包”为指导思想,以完善的管理体系、务实的态度、周到的服务进行全面的管理,确保工期、质量等指标的完成。
现代城市施工往往在有限的场地内进行,本项目根据工程施工场地狭小的特点,我们在场外租赁场地,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管理,建立各专业分包商施工人员档案,实行“平安卡”管理,进入施工现场采用掌纹机识别,上下班采用大巴接送,午餐送盒饭在现场就餐。在施工现场通过安全帽的颜色识别不同级别、不同单位的施工人员。
安全施工是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本项目我们按创建广州市双优工地标准的要求,覆盖所有分包项目的安全施工、环境保护保证体系,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分阶段进行危险源辨识,针对基坑支护、岩土爆破、高空及交叉作业、临边防护、大型机械装拆、施工用电、消防、现场保卫等制定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如在塔吊顶部设置避雷针,底部进行重复接地;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分别设置消防水箱,并在要求的范围内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在各操作层设置应急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及时疏散。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制定防扰民措施,编制环境管理方案和工地废弃物运输方案,进行环境监控,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达到绿色建筑施工标准,
技术保障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必要还击,本项目中我们在项目管理机构中设置了深化设计部,配备了专业工程师,采用CAD等工程应用软件和三维虚拟施工技术全面进行对各专业工程进行深化、优化设计或对二次设计的深化、优化进行全面的协调,并按经汇审确认后的二次设计图进行各专业施工。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城镇土地资源的紧缺,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主要方向。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国家的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好施工的管理和控制是对一个施工企业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工程实践为依归,总结了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与管理对策,希望对同行与从业者有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3]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措施的探讨[J].现代物业.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