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问题分析研究
所属栏目:项目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2-11-09 10:02:25 更新时间:2012-11-09 09:27:48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当前的水利工程容易出现诸多工程质量问题。时有事故发生、令人担忧。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 本文主要就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应采取的措施,包括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提高设计质量、保证施工质量和加强质量管理等。本文是个人的见解,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 措施
前言
水利建设工程如果施工质量不合乎规程、规范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甚至施工质量低劣,会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寿命和对工程安全造成隐患,不仅给单位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甚至给国家带来危害事件。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虽有提高, 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少。工程质量水平起伏波动, 提高不快, 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 一些质量隐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 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利事业的发展。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水利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 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
一、关于水利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分析研究
1、项目法人行为亟待规范,当前水利建筑市场秩序及项目法人行为尚不规范。就项目法人方面讲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是行政干预, 违反建设程序, 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影响工程质量。二是质量意识薄弱, 管理松懈, 项目法人责任制不够落实。三是资金不到位, 资金运作有问题, 压价, 要求承包方垫资, 拖欠工程款, 造成盲目压缩质量成本和质量投入。四是招投标工作不够规范, 违规操作, 虚假招标或直接发包工程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
2、设计水平不高, 质量先天不足,一是前期工作不充分, 工程仓促上马。二是设计人员水平低, 设计因素考虑不周, 结构布局不合理, 设计深度不够, 方案比较不充分, 设计人员不熟悉规范, 未执行强制性标准。三是设计质量不高,图纸粗糙, 施工时随意变更图纸。四是设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
3、施工不按规范, 出现“豆腐渣”工程,一是工程多次转分包, 层层收管理费, 资金流失, 经济利益驱使偷工减料, 粗制滥造很难避免。二是大量民工及农村施工队伍涌入建筑市场, 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差, 技术水平低, 经验不足。三是施工不按规范, 质量控制手段落后, 管理粗放, 质量体系不健全, 质量把关不严。
4、质量监督缺乏力度, 作用很难发挥,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不完善, 执法不利, 质量监督处罚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无检测手段, 质量评定缺乏权威性。三是质监机构为事业或企业编制, 收费标准低, 受财力、人力所限, 工作难以深入到位。四是质监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 监督起来力不从心。五是质量管理职能交叉, 责任不明, 质量问题难整改, 质量监督机构作用难发挥。
二、关于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及其建议分析研究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2、强化施工质量监督。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①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②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③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④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工程施工建设管理,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强化项目法人责任意识。首先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管理项目的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政府要从原来的以微观、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间接管理为主。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来管理项目。其次,项目法人责权统一,机构、职责、权力、素质四到位。目前,项目法人名不符实,不少项目虽设立了项目法人,但大多为临时机构,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因此在政企、政事逐步分开以后,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设立项目法人,明确其职责和相应的权力,并通过人员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起项目法人责权统一、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相一致的机制,努力做到机构、职责、权力、人员素质四到位。第二,严格制度、规范管理、廉政勤政。项目法人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针对项目建设各个环节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办法,为实现工程建设规范、高效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第四,加强对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的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要严格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进行水利设施建设的审批规定,从严限定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建设的水利工程类别和规模。对这类工程必须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具体责任人负终生责任。
4、加强施工的技术管理。健全技术文件审核、审批制度。根据施工合同约定,由双方提交的施工技术图纸以及由承包人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等文件应经过监理机构核查、审核、审批。督促承包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验收标准进行施工,执行国家有关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对重大或关键部位施工,承包单位应提交施工方案。经有关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定后方可施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承包单位交验的有关质量报表进行核查。对于隐蔽工程或关键部位须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核查签订后方可施工。审查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和核定其性能,参加工程验收工作,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5、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工程投资是确保工程建设的重要保证。投资应统一管理,实行专户储蓄、专款专用,单项工程单独记账,避免投资被挤占或挪用。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要按合同要求、工程进度和质量分期付款。凡是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进度未按要求违反合同条款的,可以拒付款。要对各项分部工程采用分项招标预算总价大包干的办法进行承包,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
6、严格工程质量检查、评定与验收。施工验收质量控制是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价、认定,对工序质量偏差进行纠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整改和处理。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要按照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的质量验收划分,从施工工序开始,依次做好检验批、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通过多层次的设防把关,严格验收,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三、结语
水利工程的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新的世纪新的起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在新的世纪将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质量意识的升华得到普及。只有把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工作真正开展起来,才能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孙元开.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 J] . 山西建筑 ,2007
[2]茹敏社,陈宇松.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