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之我见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时间:2012-11-21 09:07:13 更新时间:2012-11-21 09:22:12
摘 要:笔者在2009年沈彰高速路面施工中从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于沥青路面的病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有一定的认识,结合理论与工作实际总结了一些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及根治方法。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病害;原因;根治
1、病害出现的宏观原因
由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国家把基础建设作为拉动经济的杠杆,并把交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予以重点投资,全国各地二级路、一级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开工项目很多,因此,在道路结构层的设计、材料的采用、对交通量的统计、使用年限,没有做重点研究,而是套用其它项目的成功设计,并没有做出针对性的设计。并且许多工程都是搞的“献礼”工程、政绩工程。
2、病害出现的气候原因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影响全球,在我国气温也普遍提高,气候反常,北方气候发生显著变化,冬季气候变暖,夏天持续高温时间增长。
3、材料对路面病害出现的影响
目前国家现状所致,高速公路工期较短加上标价偏低,碎石料场不规范,大多地材都由个体企业承担,料场分散,设备落后,材料的均质性,稳定性均有较大的差别,虽然大部分单位在开工前都取样做了筛分分析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也检测并予调整配合比,但由于变化大,差异性大,不可能做到十分准确,油石比级配都在变化。
4、沥青砼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
沥青砼配合比设计按规范要求应经过四个阶段,即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和试拌试铺阶段,各阶段要达到的目的都有明确的要求。
5、沥青混凝土的摊铺
首先,由于摊铺断面宽,沥青混合料从中间通过铰轮输送到两侧,由于距离大必然产生离析,这种离析改变了沥青砼生产配合比,其次由于烫平板从机心向两侧悬臂较长,随着摊铺次数的增加产生变形,对路面横坡的控制也有较大影响。
6、病害的根治
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来属于企业行为的东西政府也进行干涉,高速公路的修建、规模大、投资多、影响也大。因此,部分省市领导将这些工程建设看成本届政府的业绩,施工工期一再缩短,严重违背科学规律办事。现在的高速公路修建,关键在于不按科学规律办事,有的工程要求一年半甚至一年之内通车,路面施工则受到时间和气候的限制,不是简单的增加投入就能解决技术质量问题。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根治应从设计、施工两个方面着手,只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是不够的。
1)设计规范的修改
从目前的设计规范来看,在车辆荷载等级换算方面可能有较大的偏差,特别是应考虑特大车辆荷载对路基路面所产生的影响,其换算关系不是简单的倍数关系,在这方面应引进部分省市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或引进国外科研机构提供的一些参数进行修定。
高等级公路在选材方面应有严格的标准要求,路面结构层承载能力应适应当前和在设计年限内交通发展的需要,不能片面追求路面的里程量,而降低路面标准,在这方面应进行科学的比较,有的高速公路通车不到一年,大面积返工,一方面是为了省钱用国产沥青替代进口沥青,另一方面结构层的设计偏薄,路面基层底基层满足不了行车荷载的作用。
2) 施工质量控制
优秀的设计,合理的工期是修筑高质量的基础,而科学施工则是高质量的保证。
材料的选配,特别是集料场应固定,选择1~2家能保证施工进度的厂家供料,使材料级配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不能偏离级配中线太远。
沥青的选用十分关键,要挑选符合规范各项要求的沥青,特别是沥青针入度,延度指标必须严格把关,由于近些年的气候偏暖,沥青标号宜选择在规定范围内低标号沥青,此外,透层油,粘层油沥青应采用与沥青砼用同一种沥青,特别是油石比的选择应考虑粘层油透层油返油时对其影响。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上要特别重视。除了常规的几组马歇尔试验外,还应增加抗车辙的动稳定度试验。
8、结束语
为了建好路,消除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需要各政府各部门、单位齐心协力,坚决杜绝返工现象,因为沥青路面特别是高级路面造价较高,国家并不富裕,集资修路很不容易。所以要齐心协力修好路,少出问题。
总之,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有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鉴于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早期化的特点,在优化设计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规范施工,尽量在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