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裂缝浅析
所属栏目:交通运输论文
发布时间:2012-11-21 09:51:14 更新时间:2012-11-21 09:57:13
摘 要:由于沥青路面具有造价低、噪音小、行车舒适、施工快捷、维修方便等优越性,因而沥青路面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极大,特别在冬季和春季,因时有雨、雪水渗入,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使本来就处于裂缝状态的路面病害更加趋于严重,最终导致破坏。因此,为了提高路面质量,减少路面病害,必须加强对沥青路面早期裂缝的认识及防治工作。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原因;预防措施;分析;处治方法
一、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
1.材料因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基层材料的性质。
2.周围环境影响:在严冬,沥青材料最易破碎,其强度将难以承受由温缩引起的拉伸应力,可能由于路面的温缩和翘曲在路表出现微裂缝。当气温大幅度下降时,沥青材料逐渐发硬并开始收缩。此时半刚性基层的底部将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沥青混合料的应力松弛赶不上温度应力增长,混合料劲度急剧增大。
3.温度疲惫裂缝:由于温度反复升降导致沥青面层温度应力疲惫,使沥青混合料的极限拉伸应变变小,加上沥青的老化使沥青劲度增高,应力松弛性能降低,最终达到极限抗拉强度使路面产生裂缝。
4.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柔性路面国家设计规范仍然采用弯沉值控制,路面设计以轴载100kN的双轮组单轴为标准轴载;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应采用容许回弹弯沉、弯拉应力和剪应力三项指标设计;在交通量小的支路上铺筑沥青时,可仅用容许弯沉值设计;对沥青碎石面层采用容许回弹弯沉和剪应力两项指标设计。
5.施工因素:下层强度不足,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裂缝。施工接缝处理不当、碾压方式不正确易产生横向裂缝。沥青混合料分幅碾压力或纵向接茬时,由于接茬处理不当造成接茬开裂。
二、沥青路面裂缝分析
1.结构性破坏裂缝
沥青路面的结构性破坏裂缝主要是由于行车荷载引起的。在半刚性基层下采用半刚性材料做底基层,可使基层底面由行车荷载产生的拉应力明显减小,甚至还小于半刚性底基层底面产生的拉应力,这对半刚性基层承受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是十分有利的。
2.温度裂缝
沥青面层上的非荷载型裂缝主要是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有两种,一种是低温收缩裂缝或简称低温裂缝,另一种是温度疲劳裂缝。沥青材料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应力松驰性能,温度升降产生的变形不致于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但当气温大幅度下降时,沥青材料逐渐发硬并开始收缩,面层中产生的收缩拉应力或拉应变一旦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沥青面层就会开裂。
3.半刚性路面的反射裂缝和对应裂缝
由半刚性基层温缩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 冬季或在寒冷地区,在结合得好的沥青面层下,开裂的半刚性基层的水平位移使得直接在裂缝上的面层内产生大的拉应力或拉应变,由于在较低温度下沥青面层通常较硬,它只能承受小的拉应力或拉应变,因此容易被拉裂,并且裂缝的扩展途径是由下至上的。沥青面层的厚度愈薄,反射裂缝形成的愈早和愈多。此临界厚度与气候条件、面层混合料的劲度模量、温缩性以及基层混合料的温缩性有关。
三、预防措施及处治方法
1.新建沥青路面裂缝的预防
1) 材料的选择。使用某些聚合物或添加剂可以提高其抗裂能力。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应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的材料,尽可能使用人工砂代替圆形颗料的天然沙。
2) 路面结构设计。所设计的道路必须能适应客观存在的交通荷载水平和温度条件。若道路随载力不足,将加速路面疲劳开裂过程。
2.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预防
1) 结构层顶部切槽。
2) 沥青乳液接缝。
3) 嵌入硬质波浪形夹片。
4) 嵌入柔性塑料带。
结 束 语
沥青路面出现裂缝是很普遍的,是最常见的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只能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从中找出方法更好的预防路面出现裂缝。另外,在养护上也应该加大力度,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汽车的通行量也大大的增加了,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不仅有助于经济发展也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养护上也要不断改进技术,新型的养护技术会更好的减少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还有有的承包商只以盈利为目的,在施工时偷工减料,各项技术指标也达不到标准,导致了路面的使用年限大大下降。修路时要以“经济,实用,美观,”出发,这样才能保证路面的质量。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