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技术探究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2-12-22 10:48:28 更新时间:2012-12-22 10:52:27
摘要:工民建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贯穿于工民建施工的全过程,施工技术作为工民建工程施工的关键,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对工民建施工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从施工技术分析与现场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对工民建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探究
引言
自从我国加入 WTO 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就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迅猛发展着。为了适应这种趋势,我国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物越建越高,工民建筑的施工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因而工民建施工中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个工民建筑质量的好坏,施工技术是其关键。好的技术会提升建筑物的质量,而差技术有可能导致建筑的坍塌。下文将对工民建施工中的一些常用技术做出具体分析。
一、工民建施工中常用技术分析
1、加固技术
为了保证工民建筑的稳定性,增加工民建筑的安全性,提高工民建筑的实用性,对其进行加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步骤。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加固方法,并对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的描述:
(1)加大截面加固法
由于混凝土的构件是受力最大的部分,所以为了保证工民建筑的稳定性 , 我们可以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对混凝土构件,如梁,柱进行加固,用以保证施工效果,提高建筑物质量 。
这种加固方法的具体流程是先彻底清扫原有构件混凝土表面的灰尘和颗粒性物质,并将其表面的凹凸处整平;再在表面浇上一层新混凝土,让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让两层混凝土共同承担重量。这样就增大截面积,增加了混凝土构件的承重能力,大大改善了构件的性能。这种加固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操作,所需成本低,并且适应性很广,基本上能在任何地方施工;但它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严重干扰施工区域周围人群的正常作息。
(2)包钢加固法
包钢加固法指的是用乳胶水泥或 环氧树脂化学灌浆 将型钢或钢板包裹在混凝土梁柱外面。虽然其原理与加大截面加固法基本相同,但效果却完全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种方法不能明显增大原构件的截面积。但包钢加固法的优势在于它比加大截面加固法的效果更好,因此不是很常被采用。包钢加固法一开始也是对构件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制件拼装,排气,密封等操作。
(3)粘钢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与上两种加固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部分加固,而不是全局加固。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的是承载能力比较薄弱的构件,通过对薄弱构件进行粘钢处理,增大它的承载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一般,构件的薄弱区段经常位于截面处,我们可以将粘贴钢板加在这些地方,使其硬度加大,能够承受更大的外界压力。粘钢加固法是如今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是不同于上面两种方法,是无湿作业,因此对周围居民没有多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因为是部分加固,工作量相对而言很少,因此能节省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这种方法也是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法。
2、墙体节能技术
进入 21 世纪以后,环保和节能成为了民工建筑的新潮流。为了响应这个主题,新型的节能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墙体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玻璃幕墙,双层幕墙和光电幕墙,这里我们主要详细介绍最绿色环保且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幕墙技术。
光电幕墙的创新之处在于设计者通过安装一块具有反射装置的特殊幕墙,消除了太阳光的强烈炫光,使其变得异常柔和和舒适,再将这个太阳光用来为人类照明。这种技术充分考虑到人类的需求,因而非常人性化。最重要的是,光电幕墙还能部分消除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们的健康也具有一定保障,因而正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
二、加强工民建施工技术措施
1、工民建桩基施工技术
坚固的桩基是整个建筑工程长存的基础,所以桩基在工民建工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沉降与承载力是桩基设计时关键的因素,沉降技术尤其复杂。桩基施工工艺的选择通过横向、竖向抗压,水平荷载与复合受力的功能确定。桩基施工,在打桩前要首先平整场地并清理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确定桩基施工范围,其次要保证桩基施工现场的排水;根据先期的勘探情况确定桩位后,进行桩基试验,试验时要记录,根据实验结构再确定桩基施工顺序,在群桩施工的复杂情况下,要依据桩的规格、长短与密度确定打桩顺序,避免对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的破坏。
2、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
(1)墙体节能设计
作为建筑外围主体的墙体,其节能设计的好坏会对建筑的整体能耗产生重要影响。建筑墙体节能分为内外保温两部分,墙内保温可以通过在建筑墙体的内层加装保温材料的方式,避免保温材料受室外雨水的影响。外保温处理要在墙体外保温层上覆盖防水材料,降低太阳辐射对建筑墙体的影响作用。注重对建筑墙体墙角等部位的处理,避免产生热桥,增大能耗。
(2)隔热设计
建筑工程的隔热节能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的墙体与屋顶。由于屋顶受太阳辐射直接作用,屋顶的隔热设计对建筑物尤其是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的建筑物十分重要。当前可采用空气层隔热的方式,实现对建筑墙体、屋顶以及窗户的隔热处理,空气层隔热应用于墙体上时,在起到隔热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保温的作用。
(3)采暖节能技术
当前建筑采暖设计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式是水源热泵系统。该系统通过地表水源对太阳能吸收以及地下水源对地热能吸收的效果能够形成丰富的低温低位热能能用,减少高位电能的输入,从而能够实现建筑热能的转移。
(4) 太阳能技能技术
太阳能由于其自身来源广、循环利用的优势,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建筑工程设计之中。太阳能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的应用,实现了建筑散热、能量收集与遮阳效果的一体化,混合型太阳能技术的应用,为建筑提供的光照与热能,能够明显降低建筑整体能耗。
3、工民建施工防渗技术
(1)外墙防渗技术
外墙防渗作为一个整体性工程,建筑主体施工阶段就应注重防渗处理,最大限度避免雨水渗漏问题的出现。降水量偏大,雨水所产生的净水压是导致外墙渗漏的最主要原因。工民建外墙施工时应注重对混凝土与砖墙交接处、穿墙孔洞、预留洞,外墙配电箱等易出现渗漏现象部位的防渗处理。
(2)建筑屋面防渗技术
建筑施工原材料中的砂浆、水泥均具有水硬性特质,施工时应注重天气环境变化,保证屋面终凝前不会出现降雨的情况。屋面施工前,要首先对屋面基层情况进行检查,找平基层。 在保温材料上覆盖找平层时,要确保保温层平整 ,发现松动的问题,要及时嵌填平整。完成基层修整后,对基层进行全面清理,在已处理完的基层上,通过刷素水泥浆的方法,保证基层与找平层的粘结效果。
(3)建筑门窗防渗处理技术
建筑物门窗是建筑物上活动次数,活动范围最多的部位,防漏处理具有一定难度,门窗防渗处理人员只有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科学的建筑理论,才能够确保门窗区域的防漏效果。由于门窗会对建筑物的外观产生整体影响,因此,在建筑门窗防渗处理时,在运用防漏技术时,不能忽视门窗安装的美观问题。
4、施工中的技术创新
工民建筑进行施工时,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工程施工的技术支持,还是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保证。近年以来,创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工民建筑施工各项具体的施工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工民建建设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1)环保技术的运用
当前,我国的工民建筑行业整体上还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工民建工程行业普遍把经济效益放在行业发展的首位,对外部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在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创新必须注重环保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建筑施工阶段质量与工程进度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环保技术的运用。
(2)监理技术的科学应用
在工民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科学监理技术的运用是。施工技术的创新,不是单纯对施工技术的发展模式与组织形式的创新,还应注重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理,确保工程施工技术的效果。 如果缺少了科学监理技术的应用,工民建施工创新技术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创新技术的的应用也将无从谈起。
(3)信息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工民建施工技术在信息技术时代正面临着“技术观”的转型,这一时期需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树立建筑施工技术信息化的理念,对信息技术的目的、对象以及结果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分析。当前我国的工民建筑施工正处于施工技术转型的重要时期,必须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工民建施工阶段,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应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结束语
对于工民建筑来说,质量是其关键。为了保证其质量,我们必须严抓技术; 通过这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的工民建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我的建筑行业本身就不太发达,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更是存在明显差距。因此,我们必须虚心求教,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建设出高质量, 高品质的工民建筑。这样,企业才能拥有最大的利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欧阳世基.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7)
【2】李晓丹.关于工民建中的防渗漏技术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0(20),
【3】崔江.论工民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的改造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