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子技术创新的管理研究
所属栏目:电子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15 09:00:30 更新时间:2013-01-15 09:24:29
摘要: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各类电子设计公司如雨后春笋争先恐后出现在这个市场。电子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这个时代进步的主要动力。各种电子技术和芯片的出现,大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本文对电子技术创新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电子技术;创新;管理
1.技术创新的概念与系统
1.1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是科技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最早在国外提出,国内不少的专家学者根据中国的国情,也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熊 彼 特早 在 《 经 济 发 展 理 论 》 一 书 中 就 提 到 “ 创 新 ”。后来他又提到过“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熊彼特的创新概念的范围很广,包括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和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索罗对技术创新重新进行了研究,提出技术创新的两个条件: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曼斯菲尔德曼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仅局限于产品创新上,即:产品创新是从新产品的构思开始,以产品的销售和交货为终结的探索性活动。技术创新方面的著名学者费里曼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只是包含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设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面对众多的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概念,缪尔赛在 20 世界 80 年代中期作了比较系统地整理,将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在国内,清华大学著名教授傅家骥等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他们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新生产工艺、开辟新市场、获得新原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包含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过程。
再次,还需区分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区别:发明创造是科技行为,技术创新是经济行为。推动技术创新的企业家,获得潜在巨大利是企业家推动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很多时候新技术的发明者并不能从中获益,而对其进行按经济规律创新的企业家成为最后的赢家。
1.2企业技术创新系统
技术创新活动包含技术活动、生产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等。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管理性活动和实体性活动。技术创新有关的决策、各类相关资源的配置、整个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协调、进度安排及规章制度的建立等活动属于管理性活动。
而研究开发过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推广、销售等活动则属于实体性活动。这两类活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共同构成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机整体。由此可以得出技术创新系统即是在技术创新主体运作下、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资源配置和各类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实现的组织系统和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组织系统、规则系统、资源配置系统与决策系统这四个是技术创新系统的四个基本要素。
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是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的硬件结构, 是技术创新得以进行和成功的基础。技术创新的规则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原则、规定、程序和运行规范等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系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血脉, 在整个技术创新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技术创新决策系统是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技术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决策活动以及与决策活动有关的机构所组成的有机系统, 具有完整的结构。合理的组织系统有利于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推动或推进技术创新,而不合理的组织系统不仅不利于技术创新,还有可能阻碍技术创新的出现。有了合理的组织系统,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系统。如果只有适合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而没有适合技术创新的规则系统,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定会受到各方面规则系统所带来的障碍,从而阻碍技术创新的活动。同时,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资源配置系统来支持技术创新活动。
2.电子技术创新的管理
电子技术创新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管理。有效的管理不仅能保证电子技术创新的顺利完成,还能促进电子技术创新的发生,提高电子技术创新的质量。
2.1电子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容和过程
电子技术创新中不断对内外部环境进行扫描,并快速做出反应;及时对创新信息进行评估,并做出战略选择;根据战略选择出相应的创新项目和活动,并做出计划与组织安排;在实施过程不断反馈和修正,确保电子技术创新活动正确进行。上述工作是一个循环过程,企业从中不断学习,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创新管理过程,这就是电子技术创新管理的主要工作。电子技术创新管理又分为过程管理及要素管理。企业获取电子技术的途径不外乎内、外两种。企业通过自己的研究开发产生新的电子技术,并在本企业中应用,使企业的电子技术资源电子技术能力得到加强,电子技术竞争力得以提高。这样的电子技术获取途径即为内部获取。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将企业外部的已经存在或者将来可能产生的新电子技术以某种恰当的方式引入企业内部,然后企业给与吸收利用,转化成企业的资源,以取得一定效果的方式,叫外部电子技术获取。
2.2电子技术创新与创意开发
电子技术创新离不开好的创意,创意开发是一种社会生产活动,在个人层面上,创意开发指提高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拓个人创造力以及提高个人产生创造性想法的能力;在组织层面上,创意开发是指提升组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组织对面临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以及如何才产生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从结果上来看,创意开发指产生解决问题得创造性方案;从过程上看,创意开发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管理。创意开发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创意开发能力可以从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来探讨。关于创意开发的静态结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曼贝尔提出了创造力“组成成分理论”,将创造力结构分为“有关领域的技能”,“有关创造性的技能”和“工作动机”三个部分。
创造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求解问题的过程,具有创新的意义、超乎寻常的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创造性发现问题、组织问题和解决问题得过程。从信息观点看,问题也是信息的一种载体,信息是问题的代码。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求新的、无序的、立体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在创意开发过程中处于中心和关键位置。创造性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非逻辑抽象思维的跳跃式思维形式,它根据对事物的生动知觉印象,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浓缩的高度省略和减缩了的思维。直觉思维也常常表现了人们的领悟力和创造力。逻辑思维指的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集中思维是与发散思维相对的思维方式,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从众多已知条件出发,寻求最佳答案,或以某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思考,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发散思维则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新的信息,发现新的问题,其着重点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并由此导致思路的转移和思维的跳跃。
参考文献:
[1] 吴贵生,王毅,技术创新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李剑力,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技术经济,2011 年第 3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