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与措施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23 09:04:28 更新时间:2013-01-23 09:12:27
摘要: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社会在使用各种能源的活动中,经常带来破坏环境的负作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对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关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管理严重滞后,与环境保护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措施
1.我国目前环境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的生态环境虽然局部呈现好转,但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大气和土壤环境质量不断退化,生态系统日益脆弱。总体上,中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在加剧,环境突发事故的风险在增加,长期积累的工业污染和生活型污染尚未解决,新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和加剧,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部分地区的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还是远远超过了环境的容量,对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我国有约26%的地表水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流经城镇的约9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约75%的湖泊存在富营养化污染;各地重点城市中有30%左右的饮用水源未达到国家Ⅲ类标准;近海域水体质量不容乐观;部分河流水生态功能失调;生物多样性大量减少;外来物种的入侵造严重的经济损失;重要生态区生态功能逐渐的退化。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仅出现在城市,农村的环境问题也在日益的突出,土壤污染物严重超标,危险废弃物、汽车尾气以及有机物污染等持续增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非常艰巨。发达国家长时间的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也在日益的显现,我国已经进入了环境污染问题多发期以及环境矛盾的凸显期。
2.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1保护环境能够促进和优化经济增长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紧密相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环境问题究其产生根源,是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也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解决。保护好环境,能优化经济增长,促进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通过认真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执行产业经济政策,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有利于合理引导投资方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科学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二是通过削减排污总量,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既减轻了环境污染负荷,同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发展容量。实践证明,新建并运行好一座污水处理厂相当于给一片工业项目营造了水环境容量,拆除一批燃煤锅炉、“倒”掉一批分散的烟囱,相当于腾出了新建一座小型电厂的环境容量,还优化了产业结构。通过“治老补新、以新带老”盘活环境资产,让出环境空间给新兴企业加快发展,就能够从环保角度对经济发展以最直接的支持和促进。三是加强环境保护能推进技术进步和更新改造,提高资本运营质量,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四是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以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2.2保护环境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可以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保证生产安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保障人的健康生存。而受到污染的空气和水、土壤直接导致呼吸疾病、皮肤疾病和癌症的高发,受到污染的水产品和农产品威胁到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最大侵犯。历史上出现的伦敦烟雾、日本水俣病、洛杉矶化学烟雾等一系列公害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随着温饱水平的解决,人民期待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人均寿命,成为环境保护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2.3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用短短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绩。但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是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加重为代价的,是在生态透支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虽只有世界的4%,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的增长。多年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3.1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一是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要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要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四是要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重点,加强海洋环保工作。五是要严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
3.2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要加快原煤洗选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二是要加强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三是要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四是要根据环境状况,确定不同地区的脱硫目标,制订并实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五是要制订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治理规划,加大烟尘、粉尘治理力度,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六是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有序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3.3以防治污染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一是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二是要在建设中注重保护自然和生态条件,尽可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动植物等自然遗产,努力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三是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四是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五是要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六是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
3.4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
一是要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二是要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三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五是要做好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海岛等海洋、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总之,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伍东亮. 从生态环境保护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J].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8(08)
[2] 姬汝茂.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J]. 科学管理研究. 2009(04)
[3] 方亮.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J]. 中国科技信息.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