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23 09:15:30 更新时间:2013-01-23 09:35:29
摘要: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易于管理,成效快,对于目前提倡建设节约型和生态型园林城市意义重大,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提高 ; 乡土树种 ; 城市绿化 ; 应用
乡土树种是在当地土生土长,经过长期种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自然分布、自然演替,已经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树种。他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一、乡土树种的特性和优势
1、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乡土树种是经过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极端低温、极端高温、洪涝、干旱等恶劣的生长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有些外来树种,尽管最初引进的几年生长状况良好,但是并不能说明该树种已经适应当地种植了,还必须经过长期的驯化和观察,有时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判定其是否能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现在,许多城市未经栽培或驯化实验就大量引进外来树种,这就带有很高的风险。还有一些竞争性强的树种,引进来后会破坏当地已有的生态平衡,引起生物入侵。而栽种乡土树种就没有这些风险。
2、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的能力
大多数乡土树种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有些乡土树种几乎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尽管有些乡土树种也易发生病虫害,但往往能通过其所在生态系统的循环,抑制病虫害的蔓延。所以,在乡土树种群落中,很少出现大面积的爆发性病虫害。
3、乡土树种易于管理
由于乡土树种的适应性强、抗劣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所以易于养护管理。在浇水、施肥、修剪及植保等方面养护管理的用工量,比外来树种要少,养护费用比外来树种要低。据统计,每年每平方米的冷季型草坪的养护成本,约是土生土长的被养护成本的3倍。
4、在自然的条件下,乡土树种自行繁衍成林
自然形成的生态林和人工生态林具有本质的区别。同样面积大小的自然生态群落和人工生态群落,在水中保持、对环境变化适应的缓冲功能等方面,自然生态群落远优于人工生态群落。乡土树种能形成自然的生态林,产生的生态效益远大于外来树种产生的生态效益。特别是在贫瘠的土地和城市垃圾山的绿化上,乡土树种更是被作为先锋树种来应用。
二、城市绿化中乡土树种运用少的原因
由于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化的重要性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地城市绿化经费逐年上升,但是,在城市绿化中越来越多的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化中唱了主角。近年来,先后出现了香樟热、金叶女贞热、红叶小蘗热、红榉木热······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为什么会出现种类少,数量少的现象呢?
1、人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决策者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往往有喜新厌旧、喜洋厌土的心态。外来树种被贴上了新奇、稀罕、高档的标签,而认为乡土树种太常见、太普通、太不上档次。原本不带感情色彩的植物,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有了高低之分。人们往往把树形、叶形、花形奇特、花香浓郁、花色艳丽的树种,视为高档树种。例如,三角枫、香樟、红枫、牡丹、桂花、广玉兰等,而把刺槐、榆树、枫杨、楝树、槭树等视为低档树种。倘若领导决策者具有这种观念,便会影响乡土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有。
2、绿化规划设计者思想的影响
有些绿化规划设计者为了迎合领导和人们的心理,在绿化设计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不用或少用乡土树种,还有些绿化规划设计者,由于自身知识的结构缺陷,不熟悉某些乡土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对乡土树种的树形、树姿、树性不了解;因此,不敢把乡土树种应用到绿化规划设计中去。
3、乡土树种的苗源没有形成市场。尽管乡土树种的繁育较为容易,但需求量少就没有苗木生产单位愿意发展,没有了乡土树种的苗源,就不能在绿化中大量使用,自然也就形不成市场。没有市场,有些单位就组织不到乡土树种的苗源。进一步限制了乡土树种的推广。
4、一些乡土树种自身存在的缺限也影响了推广。
有些乡土树种,由于生长速度慢,形成的观赏效果不好,制约了其发展的空间。
三、措施与对策
目前全国各地在园林建设中依旧存在大量引用外来植物的情况,忽视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方面是一些人尤其是设计师的意识中存在偏见,另一方面是因为乡土植物生长慢,成材晚等因素,经营者为追求短期效益而放弃乡土植物。
鉴于此,首先应加快对乡土树种优点的宣传,使人们摒弃对乡土树种的错误认识;第二,大量进行乡土树种育苗,解决乡土植物苗木供应的瓶颈问题,使苗木供应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第三,绿化行政主管们在宏观上要支持乡土树种发展,绿化部门要对绿化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核,坚持“乡土为主、引用为辅、新优稀特为点缀”的原则。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