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山井下测量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所属栏目:矿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3-01-31 09:48:43 更新时间:2013-01-31 09:16:43
摘要:煤矿井下测量作为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实现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测量工作对生产矿井非常重要,对煤矿搞好生产技术管理,和煤矿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煤矿测量工作的特点,并重点就井下测量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煤矿;测量;问题;对策
1. 概述
矿山测量工作是指导和监督安全生产的基础,为采矿一线服务及平衡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项目增加,内容日趋复杂,其对测量工作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矿山测量是矿山基建和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基础工作。包括矿井联系测量、井下控制测量、井巷施工测量、井巷贯通测量、矿块施工和采场验收测量、矿区路线测量、采剥工程测量及矿山移动的观测等。
2. 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特点
煤矿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煤矿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煤矿生产建设、改造和编制长远发展规划等技术工作的基础。煤矿井下测量工作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地面和井下测量的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为各种不同的井下测量工作提供相关的可靠数据,对于地面系统:要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对地面设施的建设进行相关测量;对于井下系统,在煤矿生产的每一个井下环节,对井下的环节根据国家的规定进行监督;利用测绘资料,解决在煤矿生产中的相关问题,并为煤矿灾害的预防、救护提供有关的测绘资料,建立有关地表、岩层和建筑物变形方面的观测平台,方便分析矿井表面的地形情况,从而完成矿井表面的地籍测量工作。井下的测量工作,是对井下巷道进行测设、标定,收集信息资料就是要测绘各种煤矿井下相关测量图,满足煤矿企业在井下的生产需要;根据矿区的地表状况,设计和修改各类煤柱,完成井下的各种测目标,分析并解决井下工作的相关问题,并且要参与煤矿企业的长久生产发展的工作制定[1]。
3. 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常见问题
3.1在井下遗漏工具。在井下开展测量工作的时候,有时因为粗心大意,会将自己的测量工具忘在地面办公场所,例如,可能会忘记垂球、记录本、笔、工具袋等这些体积比较小方便随手携带的物件,到达井下工作点后,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完成测量工作,因此必须返回井上拿回工具,这样就会耽误施当天测量进度,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另外一种情况,再井下完成测量任务后,把棱镜、三角架、工具忘记带,落在工作地点或载人车上,造成测量工具的丢失。
3.2观测员读错、记录员听错数据。观测员是施行测量工作的主体,认真谨慎的态度在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在工作时应该时时刻刻保持,记录员应认真细心听取读数,他们较小的失误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他读错的时候往往会发生在整度上。如弯道标定时,其中前视读数为180°整,此时度盘刻画线179°和180°两个数正好卡在游标线的两端。仪器操作员错把180°,读成了179°,方位正好错了1°,用这个错误的结果进行标定,最终造成测量错误。目前我矿井下测量所用大部分是电子仪器,井下潮湿和重金属都容易造成仪器不工作,导致测量误差的出现。在井下测量记录时观测员和记录员之间不互相确认听到和记录的数据,就很有可能产生误差,案例:观测员在施测时转角度,转角读数为180°00′46″,而两者不回数转成180°46′00″,造成偏差2米。
3.3选择测量点时出现误差。测量人员在进行实地测量时,有时候为减少工作量和图方便,将自己的测量点选择在木棚或比较破碎的顶板上,虽然这样定点速度很快,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木质顶板和易碎顶板会被腐蚀,或者在放炮爆破岩石的时候,顶板上的定点都有可能被震掉;因此,这种图方便的定点方式容易导致较大的误差,不利于以后的测量及复查定位。
3.4数据的遗漏。尽管测量工作中有规定,并且长期以来工作习惯,必须认真谨慎,但是测量人员难免有时会遗漏,造成一些失误;在地面记录数据时遗漏记忆方位角、边长,导致不能进行解算,妨碍了按时标定;有时井下作业数据丢失,使测量的结果不准确不完整,例如遗漏前视点高、仪器高、巷道高度、点距两帮的距离等等。尤其是在测量前视点高的时候,总是有测量人员忙着标定,却忘了记录相关的数据,致使无法计算巷道标高。
3.5复测不到位。由于施工进度快,工作量大,使井下复测跟不上,出现测量遗漏现象,造成工作面偏差,工程项目不能及时完成,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损失。例如:我区一个矿有一个工作面在开口时,进行了标定,由于施工进度过快,在进行复测时工作量较大,漏测了开口时的两个拐点,在工作面施工1200米贯通时,发生近20米的偏差,导致工作面偏离较大,不能按时回采,只能重新施工了一条巷道,给工作面衔接和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给测量工作和开采工作带来被动。
4. 针对测量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4.1下井前注意检查工具。下井工作前,由组长或主要测量人员先检查自己的测量工具比如笔、线、起始数据、钢钉、坡度规、垂球、皮尺、钢尺、红漆等是否齐全,也可以安排测量人员相互检查,认真清理,核实对方的测量工具,保证测量工具齐全后下井工作;还可以选定比较细心的后勤管理人员管理测量工具,下井前,直接由后勤管理人员清点后交给测量人员,这样可以防止忘带测量工具的现象发生。
4.2加强员工培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测量人员素质,使每个测量人员多学多练,加强责任心,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地面对算时认真核对起算数据、检查井下测量角度、核对各种资料,做到准确无误;在井下进行测量时,前后测量人员尽量在测量点周围清除各种影响测量结果的干扰因素,组长或主测也应该亲自核实测点及前后视测点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用错测点。
4.3准确使用测量工具。在对井下巷道进行测量时,很多测量人员由于不细心可能将南北方向弄反,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发生,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量以前,一定要保持认真的态度,运用手罗盘确定准南北方向。此外,记录人员记录数据的同时,也要同时绘制测量草图,这样可以方便检查方位测量结果,如果以后发现方向弄反,可以在原来的测量方位上加上180度,纠正误差。测量坡度的时候,测量人员和记录人员都要注意角度的正负值,一旦测量人员读错数据,记录人员要及时指出错误。要正确使用手罗盘,这样才能使测量结果不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4定位好测量点。测量人员进行井下测量时,在顶板上选择导线点时,应选择顶板比较牢固地方,防止导线点脱落。此外,为了避免导线点因为震动等原因出现移动,最好将导线点固定在顶板岩石稳定或者淋水少的顶板,这样可以防止定点发生移动而导致的测量误差。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若发现方位角与设计巷道的实际方位出入在5分以上,而测点基本上都在巷道的同一个位置上;在直线巷道的延线中,水平角出入在10分以上。此时,应对此水平角进行复测检查,若无误方可继续进行测量。另外要保持测量数据的对算原则,增强数据互检。
4.5严格遵守测量规程。严格执行《煤矿测量规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及时复测,并逐点测量起始点至巷道施工导线点,并认真进行内业整理对算,如果误差较大则需重新复测;在井下现场标定时,要求测量人员认真对起算数据进行核对并互算,确保无误,方可标定。
参考文献:
[1]刘长发.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
[2]赵萍.悬挂罗盘使用方法及其应用现状[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
[3]杜保义,袁霞.测绘新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J].黄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