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干部宪法思维及重要意义
所属栏目:思想政治论文
发布时间:2013-02-02 16:28:31 更新时间:2013-02-02 16:56:30
摘 要: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宪法教育也是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领导干部宪法思维的内涵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宪法思维;内涵;意义
胡锦涛在纪念宪法公布施行20周年时指出,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切实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这对于推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他还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权威,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一体遵行。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宪法,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各级党校和干校都要开展宪法教育。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和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国务院于2010年10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要求“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而领导干部运用宪法思维执政,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地位。
1领导干部宪法思维的内涵
宪法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对宪法本身的认识来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宪法思维以宪法为媒介,以宪政为取向,是最重要的法律思维。他不同于宪法精神、宪法价值、宪法文化、宪法信仰、宪法意识、宪法观念。他是法律思维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是人们思维的一种方式。宪法思维是人们在长期的法律职业中自觉,更多地是不自觉地形成、持有和应用的思维方法。
领导干部的宪法思维,指领导干部运用对宪法本身的认识来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作为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是否能够从宪法层面思考问题,是否具有适用、遵守宪法的自觉性。他是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按照宪法的逻辑及所体现的正义标准,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是领导干部特有的宪法意识,领导干部的宪法思维是其他社会公众和群体所不具有的。探讨领导干部宪法意识不仅仅限于探讨领导干部如何看待宪法、如何看待宪法对自身地位作用的规定,更重要在自己的履行公权力行为中落实宪法的意识。
2领导干部宪法思维的特点
与法律思维相比,领导干部宪法思维具有基础性、纲领性、根本性、系统性与宪政性等特点。其中,基础性侧重从宪法地位及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上讲,同时,也可以从宪法思维是法律思维的基础来理解,纲领性、根本性、系统性则依基础性而生,宪政性则是宪法思维的内容及结果。具体来说,领导干部宪法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2.1领导干部宪法思维以民主政治基础。宪法以人民主权为逻辑起点,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同时,宪法规定国家的民主制度,明确人民的民主权利,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法律基础。宪法思维要求执政党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人民的意志,通过合乎民主的方式执政。
2.2领导干部宪法思维以宽容文化为导向。宪法不仅是有形的制度,也是无形的文化。宪法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为多元文化的表达和繁荣提供制度空间。宪法思维要求执政党尊重多元文化,努力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文化氛围。
2.3领导干部宪法思维以和谐社会为归宿。宪法是制宪过程中人民共识的产物,是社会各阶层相互妥协的结果,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并为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提供渠道。运用宪法思维执政,要求执政党合理疏导社会矛盾,重视各社会阶层的利益要求,充分顾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通过制度安排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
3领导干部宪法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个古大德曾经非常英明的指出,我们就是我们观念的产物。而宪法观念、宪法意识离不开宪法思维。宪法思维的水平决定宪法观念、宪法意识的水平。领导干部宪法思维是指领导干部运用宪法及其基本理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他以宪法为出发点,依托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立足国家发展和民族前途的重大问题,并从宏观上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为国家的决策提供宏观思路和战略性意见。领导干部的宪法思维对于公民的宪法思维有引领作用,因为它的行为体现了国家的公权力。正如列宁所说,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在干部。而宪法的落实与实施离不开领导干部的宪法思维。宪法思维是法律思维的基础,研究领导干部宪法思维,不仅有助于宪法学的深化,而且有益于丰富法律思维的理论。此外,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思维具有重大意义,表现在:
3.1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思维执政,是我们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这就要求我党必须遵循现代政治的一般规律,而现代政治首先是宪法政治。宪法是现代政治的基石,它要求全部政治行为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宪法既是政治行为的基本规范,也是对政治行为进行评判的主要标尺。同时,现代政治也是政党政治,政党是现代政治的重要主体。宪法政治与政党政治相结合,要求政党以合乎宪法规定的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执政党而言,即运用宪法思维执政。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确定的治国方略。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党要“依法执政”,这标志着我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强调“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运用宪法思维执政,是顺应我党执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3.2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思维有助于国家尊重并保障人权。宪法的主要作用是保障人权。也就是说,宪法是通过约束政府权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而宪法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宪法实施。实施宪法离不开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宪法思维的水平与宪法意识的高低关系密切。在我国,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依宪治国,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与政府的推动。党和政府的职责要求其对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切实负责,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依宪治国,都把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作为重要目标或者标准。这就说明,党和政府推动的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使其陷入一个两难境地。所以,领导干部的宪法思维有利于党和政府推动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无论是依法治国,还是依宪治国,都以尊重并保障人权为目的。所以,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思维有助于国家尊重并保障人权。
3.3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思维有助于宪法权威落实。“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维护法律权威首先要维护宪法权威,宣传法律知识首先要宣传宪法知识,增强法律意识首先要增强宪法意识。这是由宪法本身的作用和地位决定的,也是由我们自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而领导干部的宪法思维对于增强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具有决定意义。
领导干部要做遵守宪法的模范,提高遵守宪法的自觉性,无论是履行工作职责、还是在平常的生活中,都时刻牢记宪法赋予广大人民群众的神圣权利,时刻对照条文思考是否符合宪法的规定,做到违宪的话不说,违宪的事不做,敢于与一切违宪的言论和行为作斗争; 其次要做宣传宪法的先锋,要利用一切时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观念,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本质相统一的观念,增强公民对宪法的忠诚和信仰,提高公民守法、护法的自觉性。总之,领导干部应当具有宪法思维、宪法自觉有助于宪法权威落实。
3.4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思维有助于党依宪执政水平的提高。依宪执政是党执政为民及依法执政的必然要求。宪法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制定的,而且是党和人民意志与利益根本的、集中的体现。贯彻落实宪法就是贯彻落实党和人民的根本意志和利益。党的宗旨要求党执政为民,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就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众所周知,领导干部宪法思维是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按照宪法的逻辑及所体现的正义标准,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思维,有助于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按照宪法的逻辑及所体现的正义标准,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有助于贯彻落实宪法。因此,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思维有助于党依宪执政水平的提高。
3.5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思维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郑成良教授曾经指出:“法治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他还进一步阐述道:“法治固然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条件,然而就其最直接的条件而言,必须存在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思想方式,即只有当人们能够自觉地而不是被动地、经常地而不是偶然地按照法治的理念来思考问题时,才会有与法治理念相一致的普遍行为方式。[1]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有许多条件与标准,其中,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前提,没有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而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离不开完善的宪法及其实施,如果没有宪法思维、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宪法思维,完善的宪法及其实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领导干部树立宪法思维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
[1] (郑成良《: 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年第4 期。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