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扩散理论的应用
所属栏目:市场营销论文
发布时间:2013-02-17 09:42:12 更新时间:2013-02-17 09:15:09
摘要:当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外部不经济,企业为了维持获利,会向要素成本低,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进行转移。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具有着其他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主要依据产业集聚与扩散理论,通过对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政策建议。
关键字:产业集聚;产业扩散;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顺应时势发展的。一方面是因为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产业的发展优势在减弱,以往的低要素成本等优势已快消失殆尽。另一方面是因为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具有廉价劳动力和较好的环境承载力。而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在皖江城市带,是因为这一区域综合优势与中西部其他地区更明显。这一地区区位优势明显,是长三角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
根据经济学理论,产业空间集聚规模伴随时间推移呈倒U型曲线,产业集聚的边界由促进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阻碍产业集聚的“离心力”所共同决定。在起始阶段,由集聚效应所带来的知识的外溢效应、前后向的产业关联与市场关联、特殊技能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使得“向心力”的作用相对较强,但随着地区间一体化的进一步提高,由集聚所产生的“离心力”效应开始显现。因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集聚地生产要素价格以及土地价格的升高、运输成本的增加、竞争的加剧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等,往往超过了引向集聚的向心力,将会抵消集聚所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业需要进行重新布局,于是产业开始向外围城市转移。
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为迁入地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依据。美国学者刘易斯(wAhur,Lewis, 1984)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认为两类不同国家非熟练劳动力熟练程度的差异是产生该类产业转移的根本原因,非熟练劳动力较高熟练程度是发展中国家承接该类产业的动因。基维奇(Pete:Gourevitch,2000)对计算机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要素成本、集聚经济效应、政府公共政策是国际承接产业转移的三个动因。
皖江城市带在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这是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所具有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在以下内容中主要依据产业集聚与扩散理论,对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予了政策建议。
二. 产业集聚与扩散理论及其应用
产业聚集是发端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时的产业分散状态,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到某一临界值,则聚集力开始优于扩散力,于是原先较为分散的产业便开始产生聚集一旦聚集力占优,聚集力就会不断地自我增强,这种自我增强机制内生地促使产业进一步加速聚集,直到产业完全聚集到一个区域。
当产业聚集发展到一定程度,区域内企业间的竞争会使劳动、资本、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从而出现外在不经济现象,造成企业的生产成本迅速上升,特别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耗能产业将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企业的利润逐步减少,被迫进行产业转移,将产业转移到区位优势更好的地方。
沿海地区原有的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的集聚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劳动力成本增加、低价过高以及供给和需求结构变化等因素会出现集聚不经济的现象。为保持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实现外部规模经济,获取利润,就要求在原集聚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寻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而原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要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使之逐渐转移到有接受能力的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以充分利用其充裕的原材料、廉价劳动力、广阔的资源。皖江城市带地处中部,与中西部其他地区相比,距离东部沿海地带最短,相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劳动、资本、土地、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要素的价格比较低,并且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三. 皖江城市带概况
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 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 共59 个县( 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 。由于紧邻我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 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 因此, 皖江城市带又被称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经过多年发展,皖江城市带工业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拥有马鞍山马钢、芜湖奇瑞汽车、合肥江淮汽车、马鞍山星马汽车、铜陵有色金属、安庆石化、海螺水泥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这一区域集中了全省80%的汽车企业、83.1%的钢铁企业、71%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企业、92.3%的家电生产企业,汽车、钢铁、有色金属、家电等优势产业在全省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现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2011年皖江示范区八市(不含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28.6亿元,增长14.4%,比全省高0.9个百分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49.9亿元,增长2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8.2亿元,增长18.4%;财政收入1685.7亿元,增长27.7%,占全省64.3%;进出口总额279.8亿美元,增长27.3%;固定资产投资8495.1亿元,增长27.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安徽,依托皖江,融入长三角,连接中西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探索科学发展新途径,努力构建区域分工合作、互动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的优选区,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引导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在产业结构方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明确把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并以现有的产业园区为基础,推动园区的规范、集约、特色化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制约,在皖江沿岸适宜开发地区高水平地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以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
四.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1. 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皖江城市带的主要城市都在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半径内, 是长三角向中部地区转移产业的最近区域,以省会合肥为例,合肥距离上海仅550 公里,到南京仅180 公里,到武汉仅460 公里。目前, 皖江城市带通往东部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 这一区域距离长三角最远的城市安庆, 到上海也只有3个多小时, 随着宁安城际铁路、800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成, 将进一步改善皖江城市带的交通条件, 实现与长三角交通的网络化对接, 让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 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 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更加凸现。
2. 要素成本优势明显
首先,皖江城市带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安徽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000 余万人,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1/2~1/3;随着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对农民工培训力度的加大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兴起,可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稳定、高素质的劳动后备军,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未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皖江城市带将重点吸收来自本土的劳动力,从而缩短劳动力迁徙的距离和成本,从宏观上减少了此区位的运输成本。
其次,皖江城市带拥有丰富的水岸线资源、矿产资源和较好的环境承载力。皖江城市带的一级和二级岸线总长近300公里,占总岸线的近四成,特别是巢湖、安庆、池州等地分别拥有数十公里的深水宜港岸线, 具备发展重化工业的环境资源,这些行业正是下一步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同时,皖江城市带是国家重要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已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铁、铜、硫及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已规模化开采并形成了冶炼和深加工基地,还靠近全国首个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为大规模承接资源型产业转移提供了能源保障。此外,皖江城市带南临广阔的皖南山区,背靠大别山区,周边地区森林覆盖面广、碳汇量大,土地广阔,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最后,此区域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一批大学和国家级科研院所, 安徽全省70%的科教资源在这里集中, 年高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以上, 能够为产业转移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3. 产业基础好
皖江城市带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综合配套能力,这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提供必要条件。合肥的汽车、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制造业,芜湖的汽车及零部件、建筑材料制造业,马鞍山的钢铁、化工与机械业,铜陵的有色金属、化工行业,安庆的石油化工业都已经拥有较为坚实的基础。目前, 皖江城市带已经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在与长三角经济圈的长期融合中, 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共生圈, 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 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70%左右来自长三角。与此同时, 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承接平台也更趋完善, 共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 65个省级开发区, 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工业园区。合肥、芜湖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 承接国内外高技术项目的优势更加凸显。
4. 政策支持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不仅为安徽省经济跨越发展提供机遇,更主要肩负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体现了国家战略目的。为此,国家会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在基础项目建设方面会给予一定支持。为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2010 年4 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从十个方面提40条政策意见,涉及产业承接载体建设、产业创新升级、建设用地、税费优惠和价格政策、金融、环保、人才、内外贸、社会建设和就业服务、政务服务环境等10 个方面,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2010 年7 月安徽出台《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激励政策比照合芜蚌。安徽省科技厅等五部门围绕“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皖江创新21 条”。以上政策意见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五.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配套能力较弱。皖江城市带作为中部地区发展重心,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基础设施仍不够健全,交通网络也不够发达,产业配套能力与转移企业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虽然皖江城市带的主要城市都有工业园区, 各县(市)也建设了一批工业集中区, 但规模都不是很大,还没有真正形成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强大磁力场。
2. 区域间竞争态势激烈。皖江城市带处在同一政策条件下,导致示范区城市之间竞争态势加大,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些“挖墙角”现象可能会出现。加上区域间产业结构相似度高,主导产业导向重复,产业特色不明晰,区域间竞争多于合作。目前合肥、滁州、芜湖都同时将家电制造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芜湖、宣城、巢湖、马鞍山也在大力发展水泥业;合肥和芜湖同时也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和动漫产业。这种区域间无序竞争会导致新的重复建设,会产生更大程度的资源浪费,从而影响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集群效应的形成。
皖江城市带与其它中西部地区也存在着竞争。中部省份目前三次产业结构大都处在同一层次,并且支柱产业部分雷同,加上资源禀赋和区位相似特点,会导致中部省份在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中竞争更加激烈。
3.产业集中度不够高,产业层次低。尽管皖江城市带在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方面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主导产业链条不长,生产集中度不高,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有效支撑制造业持续发展、引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优势产业相对不足,没有形成带动力很强的主导产业,产业层次较低,整体竞争力薄弱,制约了整体经济发展。
4. 第三产业发展不够完善。安徽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第一产业一直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 随着产业布局的调整,皖江城市带虽然基本实现“二、三、一”的产业布局,但工业化率仍不够高,且对于发展经济起到重要辅助作用的物流能力、金融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不够成熟。
六. 结论及政策建议
产业集聚与转移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针对皖江城市带现状,制定合理的政策,能够使各产业得到合理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对于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根据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所给出的建议。
1.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及软环境建设。
皖江城市带的配套设施仍不够健全,需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公路、铁路、海运港口建设,打造全面、立体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电力、水力、通讯等公共设施的保障能力,实现城市综合。在政府服务上,政府职能要逐步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政府行为,简化审批程序,着力营造“亲商、扶商、和商”的投资环境。在市场建设方面,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坚决打击不合法经营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
2. 优化产业布局,防止区域间无序竞争、重复建设。
针对区域内竞争的问题,应遵循错位发展原则,围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合理布局生产力,实行差异化发展,防止无序竞争、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围绕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示范区十个地市设计专项规划,加快编制产业发展、城镇体系、物流、土地利用、生态保护、产业集中区等方面的专项规划。在与其他中西部地区的竞争中,应突出自身区位与资源的比较优势,突出自身的产业发展重点,制定相应的招商优惠政策。
3. 提高产业的聚集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应在政策上大力支持该区域的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这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着重吸引这类企业的转移,使这些产业的聚集度进一步提高。为这类产业制定一系列的投资、税收、和金融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吸引这类企业来皖江城市带投资建厂或者开设公司分部。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项目上,应在规划编制、审批核准及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等产业转移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为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信贷支持。
4. 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可以为转入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如金融、保险、人才和管理等,解决转入产业的发展的后顾之忧。皖江城市带要积极引进世界500 强企业和全球行业龙头企业,鼓励在示范区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采购中心和产业基地。鼓励在华外资金融、保险、会计、审计机构在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外资并购示范区内企业,参与区内企业改造。引导和鼓励海内外优秀人才到示范区创业、投资。支持区内企业广泛承接服务外包,建设合肥、芜湖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帮助企业境外上市和融资。
总而言之,皖江城市带的进一步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要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加快产业集聚与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峰. 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J]. 学术界,2010(1):137-142.
[2] 孟丽,潘理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SWOT 辩证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10):53-58.
[3] 范圣然.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相关问题探讨[J].区域经济,2011(11):16-18
[4] 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2).
[5] 丁家云,雷勋平.皖江城市带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策研究———以铜陵市为例[J].皖江区域经济,2010(02):54-57
[6]谢培秀,殷君伯. 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路与对策[J]. 铜陵学院学报,2009(1):65-67.
[7]程宏志. 对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考[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32-36.
[8]张华,梁进社.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2):21.
[9]张寅,刘庆广.皖江城市带区域发展条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01.385-387
[10]安琥森,新区域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