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设论文发表之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如何进行植物配置
所属栏目: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3-09-06 10:47:36 更新时间:2013-09-06 10:52:36
园林建设论文发表期刊推荐《防护林科技》本刊是国内唯一以集中报道护林科学研究和生态体系建设的专业期刊。覆盖我国正在实施的六大生态工程,具体包括农用防护林、水土保持林、 草牧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海防林、退耕还林还草、湿地工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等。本刊立足防护林体系科学研究前沿,高举林 业生态大旗,宣传党的林业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而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步伐。
摘要: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提出了植物配置主要技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
1前言
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就是一门交叉的学科,涉及许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因此,我们做园林设计时要与农业、林业、水产养殖等行业,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生态园林不能是绿色植物的堆积,不能是简单的返朴归真,而是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艺术配置,是园林艺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园林的精髓,继承和发展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把生态学理论与园林景观艺术相结合在一起,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游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
2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能够美化环境,创造宜人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旅游、休憩的娱乐场所;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3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原则
3.1坚持植物多样性与整体统一性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佯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如果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也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太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就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绿化设计时,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基调树种种类少,但数量大,形成该城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则种类多,每种量少,五彩缤纷,起到变化的作用。乔木、灌木、地被合理配植,体现统一中求变化的原则。
3.2讲求对比突出整体协调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都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3.3力求均衡配置稳定的生态景观效果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比较顺眼一点。如色彩太浓重、体量太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减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无论是规则式均衡(对称式)还是自然式均衡(不对称式),都应充分考虑植物群落。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本、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形成稳定的园林生态景观。
4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几个具体方法
4.1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城市文化特征
(1)广泛应用市花市树,体现城市绿化特点。市花市树是适合当地气候特点,受到群众普遍喜爱的植物品种,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是地区文明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在植物配置时,重点地段,主要景点大量种植市花市树,与其他植物合理配置,对彰显城市文化气息和绿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注重乡土树种应用,突出地方特色。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
4.2注重科学性和以生态理论来指导
(1)生态园林建设设计中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再现自然,改善和维持生态平衡为宗旨,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充分考虑园林绿化的系统性、生物多样性、景观的自然和丰富性及城市园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遵循自然植物群落规律,充分掌握植物生物系特性,依据自然植物群落组成成分、结构、季相及相互关系进行合理配置,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植物造景和环境要求的统一。
(3)园林植物与环境资源价值利用,园林植物发挥美化环境满足城市居民观赏休憩需要的同时,具有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水土保持、减低噪音、吸收和排解污染物等作用,因此,同时具有环境资源价值。
5几个注意问题
5.1关于植物群落
每一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面积,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来表现群落的种类组成,规范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保证群落的发育和稳定状态,群落中组合不是简单的乔、灌、藤木、地被的组合,应从自然界或城市原有的、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中去寻找生长健康、稳定的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建立适合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工植物群落。
5.2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但另一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在配置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一因素。
5.3植物配置应突出地方特色
由于我们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要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
6结束语
现代的城市园林景观以园林植物造景为主,植物景观是人们感受最为直接的景致,也是惟一能使人们感受到生命变化的风景。其景观的丰富度,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园林及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并因为植物种类多样而被誉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即使在今天,它仍然因为具有“崇尚自然、辨证统一”的先进设计思想而受到世界的注目和国人的欢迎。
月期刊平台服务过的文章录用时间为1-3个月,依据20年经验,经月期刊专家预审通过后的文章,投稿通过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