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期刊中国论文网站推荐论文
所属栏目:建筑施工论文
发布时间:2013-09-10 14:15:22 更新时间:2013-09-10 14:19:22
中国论文网站建筑期刊推荐《中华建设》杂志1994年创刊,曾用刊名:《湖北建设》、《长江建设》。本刊由国家建设部主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建设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优秀 期刊。是全国建设行业的核心期刊。本刊为国家级期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2316国内统一刊号CN42-1732/TU, 邮发代号:38-307。《中华建设》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在行业内拥有权威而广泛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大。面对巨大的环保压力,低碳城市的构建势在必行。在众多的耗能项目中,建筑耗能尤其突出。而且园林景观艺术水平的好与坏对城市发展前景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我国建筑耗能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建筑节能的意见,以统筹低碳城市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低碳,城市发展,园林景观艺术
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有平均资源严重不足,生活环境也越来越恶化。现有资源总量和需求的资源量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这种旧的发展模式迫使各个行业都在寻找一条节能和环保的出路,以保证人类的生存和自身发展,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和低碳行业的兴起推动着低碳城市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过去耗能严重的行业,在建设低碳城市的总规划下,也正在积极寻找节能及环保的低碳道路。目前我国建筑物能源消耗量比较大,因此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有巨大潜力。本文对我国建筑行业的耗能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几点建筑节能的意见,以图更好促进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
一、节能建筑和低碳城市的概念
(一)节能建筑的概念
节能建筑是指依据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群体和单体、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能耗较低的建筑。
(二)低碳城市概念
低碳城市是指以城市空间为载体,以低碳理念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导向的城市。实际上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综合应用。
目前中国正处在能源快速损耗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发展阶段,低碳城市正是这个阶段导出的城市发展模式。它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同时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保证。
二、我国建筑耗能现状研究
(一)建筑物体型系数较大
我国建筑物的体型系数普遍较大,然而体型系数越大,建筑物的总体传热量也随之加大,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我国建筑物节能设计很不合理,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窗户和外墙的导热系数高出3-4倍,而外墙的建筑耗能却是西方国家的4-5倍,这种高耗能、高浪费的建筑模式,严重浪费了我国本就有限的能源储备。以寒冷地区为例,见表一
(二)我国建筑物数量庞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改善,极大促进了建筑行业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最近的十年里,每年我国房屋建设总量高达20-40亿㎡,其中竣工的房屋建筑量为16-22亿㎡,建筑面积以8-10%的年增长率增长,截止2008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约为30㎡。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住宅和公共建筑的需求持续增长,这给我国建筑物的节能减排带来巨大的考验。根据预测,本世纪的前20年里,我国建筑规模会继续增大,建筑行业仍会快速发展。预计截止2020年底,全国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656亿㎡,是2000年的两倍之多。①
(三)节能潜力巨大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物的节能水平仍然很低,建筑的气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较差。随着建筑面积的不断增长,空调和采暖设施的使用率加大,我国建筑物的耗能持续增大。加上我国节能技术的发展起步晚,节能水平不高。我国建筑围护构件能耗较大,如表二
因此,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巨大,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有50%的节能空间。
三、我国节能建筑发展对策分析
(一)政府制定经济扶持政策,加大建筑节能改造投入
对于建筑节能的设计、研究、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依靠充足的资金才能对新技术、新建材进行研究和推广,纸上谈兵不能真正的促进节能建筑改造的切实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创新投融资体制,想办法筹措开发建筑节能的资金。制定可行的经济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例如减少营业税或者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等,不断研究建立建筑节能的发展基金,多元化手段筹措建筑节能资金,加大对建筑节能资金的投入,保证建筑节能的资金运转流畅。
(二)先进技术的支持,推动低碳建筑发展
建筑节能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开发节能材料、新的建筑技术,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建筑的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要。在维护室内适宜的物理环境同时,新开发的建筑材料还必须能够降低能源消耗,使整体建筑达到既环保又舒适的效果。例如,可以开发利用太阳能技术来给建筑内提供稳定的生活热水供应、制冷与采暖以及电力供应,对于那些有条件的建筑企业,还可以根据外界气候条件变化开发能随时改变材料物理性能的产品,如让太阳能通风采暖技术能全自动的运行,这样就保证在无人居住时,也能保持很好的室内环境水平。这种使建筑节能向低碳道路发展的基础技术,必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主流产品。②
(三)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
政府应该加大建筑节能的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宣传工具,广泛的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节约资源,人人有责。同时国家两部两委发布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切实施。要把建筑节能当作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来抓,我国能源储蓄少,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四、园林景观艺术可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
五、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更好地宣扬城市的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
六、结语
低的能源储备量、不科学的发展模式要求我们必须走低碳城市的发展道路,而建筑作为我国高耗能行业,其节能减排关系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否顺畅。因此必须加大经济扶持、开发新的节能减排技术、加强建筑节能宣传,促进低碳城市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君.浅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2、赵雁鸿.探讨新时期我国绿色节能建筑的低碳之路[J].建筑节能,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