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保护论文发表范文全文参考
所属栏目:水利论文
发布时间:2013-09-24 14:16:28 更新时间:2013-09-24 14:29:24
摘要:一直以来,松阳县政府重视饮用水源的保护;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总量以及当地自然条件的制约,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执法力度和管理手段也存在差别,缺乏统一的规划、保护和管理。因此,做好当地饮用水保护,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松阳县,饮用水,保护,措施
一、基本情况
东坞水库位于叶村乡中部,区域面积约7.79平方公里,属中型水库,正常库容1340万立方米,是松阳县城最主要的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为东坞水库全部库区及左右纵深至第一山脊线,引水隧洞沿线两侧100米,竹溪源吸入口—竹源水库1km及左右纵深100米,二级保护区为东坞水库库区上游4km,准保护区为引水隧洞入口上游4km及沿岸纵深500m。水库水量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库区周围涉及上游叶村乡的膳垄村、横坑村、斗米岙村、南岱村、岱头村、新处乡赤岩村、斋坦乡吊坛村;二是水库补给水源,在竹源乡可重旺村上游约200米处修筑一栏水坝,截引坝址以上的部分水源经2.12公里的引水隧洞至东坞水库坑下源库尾上游约1.8km处,经坑下源汇入东坞水库,涉及上游竹源乡周岭根村、黄下村、黄上村、燕庄村、泮坑村。
二、主要污染物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1、主要的污染物
东坞水库库区上游没有一家工矿企业,也没有规模养殖场。主要污染物有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尿,种植农作物的化肥农药污染。
根据有关资料测算,库区上游各类主要污染物产生量23136吨排放量19215吨。仅人畜禽粪便产生量折成有机质580吨,氮(N)34.7吨,磷(P2O5)31吨,钾(K2O)23吨。
2、产生的原因分析
①环保卫生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卫生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的根本原因。部分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村民环保和卫生意识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而对自身破坏和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②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乡镇环保力量十分薄弱。
③村民落后的生产、生活、卫生习惯根深蒂固。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卫生习惯。比如缺乏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倒;村居立地条件差,畜禽污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前茬秸杆影响后茬,就一烧了事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卫生意识在村民身上根深蒂固,因而污染现象十分普通,难以一时根治。
④农村环境卫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环保卫生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机构乡镇一级没有人员,缺乏有效手段解决农村环境卫生建设问题。
⑤农村养殖业管理不规范,重效益、轻卫生。大多数养殖户养殖条件简陋,设施落后,许多甚至连建设沼气池的场地也没有,环保卫生措施不力,产生大量废水废物,随意排放,严重影响村民的生活质量,恶化农村生活环境卫生,同时还严重污染生活水源。
三、做好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鉴于东坞水库库区是我县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库区上游涉及四乡、十二个村,污染源面广复杂,综合整治东坞水库区上游污染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生工程,涉及部门多、牵涉面广,政策处理复杂,工程投入大,因此要切实做好东坞水库饮用水源的保护,主要措施有:
1、加强领导,强化东坞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建议县政府建立东坞水库饮用水源保护领导小组,宣传、财政、环保、农办、农业、下山移民办、水利、林业、卫生、建设、国土、交通、文化广电、电视台等部门和有关乡政府领导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协调东坞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各有关乡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常抓不懈。
2、加强宣传、正确引导。有关部门应多形式大力宣传《畜牧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等,使村民提高环保卫生意识和公共道德意识。在领导干部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同时在乡村领导干部中要克服两种错误认识:一种是认为老百姓收入高了环境卫生自然会好,因而在工作中不把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放在心上;另一种是认为农民“脱不了土”;农村不可能长期干净整洁,工作不积极主动。
3、建立下山移民小区。要想迅速彻底解决东坞水库库区上游污染问题,只有引导村民下山移民一途最实在。库区上游十二个村常年外出人口本来就多,有许多人常年在外就业并在外买房安家。走访过程中,许多村干部反映有许多村民也有在外地置家下山移民的意愿,但整体搬迁,一次性下山的难度较大。因此建议四个乡政府分别选择下山移民点,本着“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尊重意愿、政策扶持、整体搬迁、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如叶村乡可选择库区外的麻寮等地择点落实下山移民脱贫安置点。县政府对东坞水库库区上游十二个村的下山移民除享受现有的下山移民政策的同时,可考虑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扶持和优先安排落实。对已搬迁县城或外地买房安家的村民,在拆除其老家原有住房等情况下也享受这一政策,建议国土部门优先安排建设用地。
4、强化植被林木保护。林业部门加强植被、林木保护,尽可能把上游林地列为生态公益林,防止水源涵养林的破坏和水土流失,提高水体净化功能,同时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5、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在东坞水库及上游严格控制交通等工程项目,禁止审批一切规模养殖场和有污染的工业企业。
6、加强饮用水源监测:为了加强东坞水库水源保护,东坞水库、竹溪源水库饮用水源监测频次从原来的每2个月一次提高到今年开始的每月一次。卫生、水利、建设(自来水公司)都要加强监测监管,加强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县水量水质监控管理体系。
7、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立户收、村集、乡运、县集中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采用“门前三包,统一收集,专人负责,就地分类,生态处理,综合利用”的工作思路,由有关乡政府统一把垃圾运送县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炉焚烧。
8、推广实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用无动力厌氧处理,户用生态净化沼气,人工湿地,阿科蔓生态塘处理等模式。
9、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加快户用沼气推广。要加强圈养管理,凡养猪、养牛的农户一律要求做户用沼气池,否则不得饲养。同时要加强沼液管理,防止出现二次污染。
10、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开展农民新技术培训,推广无公害生态农业新技术,综合利用有机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11、巩固省级生态县的成果,着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县是践行科学发展的品牌象征、综合实力提升的荣誉奖章和正确政绩观的最高绿色奖杯,是反映一个县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的金字招牌,今后松阳县要进一步做好水源整治,把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作为重要目标。
12、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水源保护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建议县政府制定政策,对库区上游村民下山移民搬迁,农村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改厨改厕,农村垃圾处理,户用沼气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饮用水源保护等进行资金扶持。
13、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和饮用水源保护的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环境、饮用水源安全依法进行认真查处。
14、部门联动,整合资源,优先落实。现在各个部门的计划、项目、资金等分头按排,各自落实,造成浪费和不协调。因此县政府宜组织涉农和有关部门整合计划、项目、资金,优先落实库区上游十二个村,以便更好地对该十二个村优先进行农村综合整治,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更好地保护饮用水源,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15、建立生态补偿资金。根据《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需要,县政府宜筹集资金,建立生态补偿资金,对东坞水库库区上游十二个村村民建户用生态净化沼气池除享受现有政策外,考虑其山高路远,经济困难等原因给予相关的补助。考虑到十二个村村民经济收入低,村集体经济困难,许多是空壳村等情况,以村为单位,每年补助建立垃圾长效保洁机制再进行补贴。
参考文献:
[1]徐晓峰,冷菁.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11)
[2]李清浮.浙江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黄河.2009(11)
[3]张学峰.我国水资源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水系污染与保护.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