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师职称论文市政排水方向范文
所属栏目:水利论文
发布时间:2013-10-08 14:23:35 更新时间:2013-10-08 14:57:33
摘要:市政给排水的施工作业在整个城市规划的工作中占有这重要地位,所以排水施工工作能否做的好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排水工作中遇到的几个典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市政排水,排水管道,施工,病害产生
市政排水管道是将城市内雨水、污水组织有序排放,其基本任务是保护环境免受污染,以促进城市发展和保障人民的健康与正常生活。市政排水工程的建设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市政排水工程建设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可能导致城市局部被雨水淹、城市道路地面沉降、污水下渗污染城市地下水等严重后果。本文论述了市政排水工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及相应解决方法,以供实际施工中作为参考。
以在排水管道施工存在的以下两个典型问题为例,究其原因,分析各个病害,可得以下相应解决方案:
一、管道因测量放样差错,施工误差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从而在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1.1该现象产生原因可分为三点:①测量放样偏差、错误,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平面、立面上产生位置偏移;②未按施工图纸、相关规范施工,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高差导致积水甚至反坡现象;③由于市政工程地质较复杂,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避让构筑物也易产生位置偏移、积水和反坡现象。
1.2造成的病害有:①排水管道位置偏移对后续市政管道维护、返修,管养人员无法准确定位开挖,探挖过程中易损坏管道,且在管道周围若增加地下设施时因管道位置偏移极易损坏管壁。②管道积水处易淤积大量杂物、淤泥,使得管道排水不畅,汛期、雨季也易产生淤塞、道路雨水口反水等现象。③管道反坡使得管道内汇水无法汇集到相应雨水井,无法保证排水通畅。
1.3解决方案:防止施工和测量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①施工排水管道前,技术人员要熟悉图纸,核算图纸排水管道坐标、高程是否正确,若有疑问需及时向设计单位汇报,确定图纸无误后方可放样施工。②工作人员施工作业前必须要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工作。③施工放样的工作要密切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相关规定放样,而且施工人员必须做好复测检测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④严格按照放样来进行沟槽的挖掘,并且要作好沟槽和平基的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二、管道因回填方法、压实机具、填料质量、含水量控制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
2.1该现象产生的原因:①回填材料不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回填过程中未按图纸、规
范要求进行回填;②回填压实机具不适合相应要求;③已回填的管道未做防护措施,大型机械在其上或附近行驶致使回填范围下沉;④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因工期紧迫,每层回填材料厚度、压实遍数远远达不到规范要求致使压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引起的沉陷。
2.2造成的病害有:①管道回填因未按图施工、回填材料、选择机具出现的沉陷,对后续道路路面结构层将产生影响,道路会因管道回填的不均匀沉降反射到路面,路面会出现裂缝、局部沉陷等现象,影响行车舒适度和安全。②回填后的管道因施工机械在其上长期、超载行驶产生的沉陷,因其管道上及周围覆盖材料厚度达不到要求易使管道产生位移、开裂等现象,将影响排水管道的正常排水和使用寿命。③因工期影响或其他人为因素,管道回填未按要求施工,回填厚度过厚、压实遍数过少,或因回填从一侧填土致使回填土产生侧压力等导致的压实度不足的在道路成型后,经过几个月或1~2年后管道覆土将沿管道位置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并逐渐向上反射到道路面层而产生裂缝。以下为某市政工程
雨污水管道回填后出现的沉陷现象。
2.3解决方案:若出现沉降,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①不影响其它构筑物的少量沉降可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沥青路面上可采取铣刨局部填补以免积水。②如造成其它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③如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
三、市政给排水工程混凝土管道接口密闭处理的施工方法
本施工工艺的核心技术是采用胶、水泥、微膨胀剂等防水材料,其配比为水泥:901胶为5:2,约一袋水泥(50KG)与20KG的901胶配比(可根据需要添加少量微膨胀剂)。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管道接口处黏结性水泥浆填充密实,涂抹均匀、表面平整,使其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连续弹性防水涂层。在管道接口处防水密闭处理完成后,应对其进行洒水养护,等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闭水试验。在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顶回填。在闭水试验过程中如出现渗漏,应及时针对渗漏处进行处理,待处理完毕后,再次进行闭水试验,直至合格为止。该工艺能够保证接口处密封层常温下处于较高弹性、密封性,耐水性、并具有足够拉伸强度及低温抗裂性等综合性能。
具体施工工序如下:
1、施工前准备
开工后及时组织好所需机械、材料、人工、降水设备等进场,根据设计资料掌握地下水位及地下管线情况,并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开挖之前必须充分降水,一般采用井点降水,地下水位降至沟槽底50cm以下。然后进行沟槽开挖至设计标高。立好侧模,待符合要求后,开始浇注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进行洒水养护。
2、铺设钢筋砼管平基混凝土及时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才可下管,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使用前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下管时,吊点应设在管子的重心处,用拦腰起吊的方式起
吊,或采用专用吊具。禁止采取钢索穿管吊管的方法,在吊运管时,要防止管节接口受损。将管节平稳吊下,平移到管子的接口处,调整管节的标高和轴线,然后用紧管设备将管子的插口慢慢插人承口,在承插管子的过程中,管节仍需悬吊着,以降低紧管时的拉力,管节拉紧后,调整管子的轴线和标高,然后将管子顶到位,用铁钎调整到位保持直顺,顶管时应当采取保护措施,比如垫一层旧轮胎或木板以免破坏管口。安管前清除平基上的杂物,包括泥土、混凝土浮渣等,再将管节的承口内表和插口的外表用钢丝刷把油污杂物清除干净,按管径规格选用相应的橡胶密封圈,在橡胶圈上涂一层黄油起到润滑作用,并套入插口槽内,要求做到四周均匀、平顺、无扭曲,其中,橡胶圈使用前必须逐个检查,不得有割裂、破损、气泡、等缺陷。
3、砌筑检查井管子下放后开始砌筑检查井,检查井的砌筑高度要超过混凝土坎肩高度,砌筑时砖块表面先用水湿润,并保证做浆饱满。在砌筑混凝土管道与检查井接口处时,一定要保证管道与检查井之间的砂浆均匀、饱满,厚度不能低于1CM。浇筑的混凝土坎肩,要符合混凝土规范要求,在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粉刷检查井。抹面完成后及时洒水养护。
4、立模、浇注管座砼支管座模板时一定要直顺、支撑牢靠,支撑之间的距离不能太
长以防炸模,浇注混凝土时必须振捣密实,特别是管道接口处和检查井位置的振捣时间要长一些,水泥浆要振出来才能达到密实。
5、配制黏结性水泥浆、进行抹带施工(配比)首先进行黏结性水泥浆的配制工作,按水泥:901胶为5:2的比例将其拌合均匀(不要加水),然后进行抹带施工,因为大部分管道渗漏都是发生在管道接口处,所以,抹带部分施工至关重要。首先,将管口洗刷干净,刷一道普通水泥浆,然后将拌和好的黏结性水泥浆用抹子填满管道接口缝隙,填充时要均匀、密实、表面平整,确保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连续弹性防水涂层,待粘结性水泥砂浆初凝后分三遍抹普通水泥砂浆,每层初凝后随即进入下一层,最后一层水泥砂浆与管道大头应平齐,且至少与管子小头搭接5CM以上。对于管径大于等于600MM的管道大头接口内壁也要用水泥浆刷一道,再用粘结性水泥浆填充管道接口缝隙,待初凝后按上述工序抹水泥砂浆。
6、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抹带完成后,用渗水土工布覆盖接头处,并及时洒水保湿养护,土工布的长、宽度必须保证能覆盖抹带,一般为60CM宽,长度达到管座。
7、闭水试验在抹带养护期满,强度达到设计后才可以做闭水试验,将试验段两头砖砌封堵,检查井的预留口粉好不能漏水,从上游检查井灌水超过管顶内壁2米,检查管道24h渗水量,应不大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Q=1.25Di姨式中Q-每1KM管道长度24h的允许渗水量(m3)Di-管道内径(mm)总之,本施工工艺能有效的防止了因管道渗水而造成的道路沉降,避免了因闭水试验不合格而造成的人力物力的反复浪费,提高了闭水试验通过率,缩短了工期等特点。且适用较为广泛,其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管道接口及有抗渗要求的构筑物等密闭处理工序,能有效防止管道与管道或管道与检查井之间因密闭不符合要求而造成的渗漏。
四、市政排水管道施工常见问题防治
4.1在施工前期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来避免施工问题的发生。施工过程中多开展质量学习活动,做好施工质量预防与治理、检查与验收工作,持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更上一层楼。
4.2对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沉陷、井盖位移、坠落防治拟采取的措施和设想:
①定期检查井周边填料,并采用小型压实机械进行碾压作业,压实度不得小于结构层压实度的要求。②检查井基础处理满足承载要求,井身砌筑时候灰分饱满,收口砌筑时收口量不超过标准要求。③必须加强井框盖质量的检测工作,认真检查井框盖是否能与井身的联结牢固。④在进行摊铺井框周围沥青混凝土面层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检查井室周围的混凝土压实度否以与与井框齐平。⑤在设计上面如针对雨污水问题时,要求各类管线检查井的设置应尽量重点避开公交站台和路口渠化段。
五、结语:在日常施工中,面对各类病害现象,由于市政地理环境复杂,排水管道在开挖过程中施工难度较大,并且安全风险大,并且给排水管道工程属隐蔽工程,其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保证其施工质量。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中,要避免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给排水问题,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这就要求在施工中,一定要注意施工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给排水中的问题,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我们学会要积极应用新型施工工艺,应用新型的施工工艺将较来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03-90.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1997.
[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4]浅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福建建设科技.2002.(1).
[5]浅谈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及质量通病防治[J].江苏建筑.2004.(3).